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俄羅斯出土一座千年宮殿,主人卻是中國人,俄專家:他是個大英雄

俄羅斯出土一座千年宮殿,主人卻是中國人,俄專家:他是個大英雄

1940年,此時的蘇聯正忙於東部與法西斯德國的戰事,因此也是舉國上下大生產力圖支援前線的戰事。俄羅斯哈卡斯的阿巴坎地區也不例外,他們正在這裡修建一座農莊,然後隨著挖掘工作的進展,一座古代造型的宮殿卻逐漸顯出了原型。

俄羅斯考古專家聞訊立刻趕往施工現場進行了系統的挖掘和探索,隨著挖掘工作的進行和文物的相繼出土,以及專家對古籍和歷史資料的核對,推測出這座阿巴坎宮殿的真正主人不是古代歐洲人,也不是游牧居住在這裡的匈奴人,而是來自中國的大英雄——西漢名將李陵。因為這其中出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特殊文物——瓦當。

瓦當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瓦當在別的朝代比較一般,但是在漢代極為流行。而阿巴坎宮殿出土的這一批瓦當中,上面刻有「天子千秋萬歲常樂未央」十個漢字,而未央宮正是西漢的正宮。也正是這一批瓦當,正式確認了阿巴坎宮殿是漢朝時期的宮殿。

而結合匈奴地區的歷史,漢朝時期匈奴單于任命漢朝降將李陵為右校王,管轄堅昆地區,而阿巴坎地區剛好在古堅昆地區中。因此,這阿巴坎宮殿,正是當時作為堅昆國王的李陵將軍和他的匈奴妻子的住宅。

這位李陵將軍,直到阿巴坎宮殿的出土,世人發現,這位史書上記載的「屈辱」投降匈奴軍隊的「懦夫」漢朝將軍,原來並不完全是歷史上描述的那樣。

李陵是西漢著名將領李廣的長孫,根正苗紅的名將之後,然而當李陵長大時,家中爺爺和父叔一輩都已經先後去世了,李家也已經開始敗落。

李陵始終以重振李家為己任,因此每次打仗時,李陵都身先士卒率領部下殺敵,直到他作為「漢軍」的最後一戰,他帶著五千名士兵去抵擋匈奴數萬名鐵騎的追擊,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敗。

李陵為了尋求機會逃回大漢,只好假意投降匈奴。他投降的消息傳回朝廷後,漢武帝誤信別人的傳言,以為李陵為匈奴練兵,於是下命滅了李家三族。被滅族的李陵只好留在匈奴,並接受了匈奴單于的封地。

但是李陵選擇了離匈奴首都最遠最偏僻的堅昆地區,只希望躲的遠遠的自成一統,不用被單于召兵進攻漢朝。

十多年後,當年抄他滿門的漢武帝已經去世,而後一任的漢昭帝覺得李陵可能另有隱情,於是派出使者邀請李陵再次歸順漢朝。但是李陵再三思考之後,覺得既然已經投降過匈奴,家人也都被殺光了,就算重新歸順漢朝,恐怕也是會被世人加上懦夫、降將的罵名,便婉言拒絕了。

但是,即使遭遇滿門抄斬,李陵仍然以漢朝為歸宿。自封地堅昆地區之後,他再沒有與漢朝作戰過,只是把對漢朝的思念深藏在心中,寄托在代表了家鄉建築的這一片片瓦當之中。

李陵一直教導他的後代他們是漢人,也希望他們能找機會重回中原。數百年後的大唐盛世,李陵的族人後裔,真的派出使者從遙遠的西北跨越了幾千里昭告自己李氏後人的身份,而唐太宗也欣然接受了他們。此後直到唐朝滅亡,這個當時已經被稱為黠戛斯的部落都一直忠心的駐紮在大唐的西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間微服私訪 的精彩文章:

魯迅子孫現狀如何?兒子成高官,曾孫女當明星,坦言對魯迅不熟悉
雷峰塔倒塌77年後,專家在塔下發現密室,出土兩件國寶轟動世界

TAG:民間微服私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