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姜夔這首小詞,僅31字卻能夠引起無數遊子的共鳴,別有風致

姜夔這首小詞,僅31字卻能夠引起無數遊子的共鳴,別有風致

下面這首《憶王孫》是著名的南宋詞作家姜夔(白石)的一首作品,這首詞之下還有一個小序:鄱陽彭氏小樓作。鄱陽,是地名,在今天的江西省境內,是姜夔的故鄉。而彭氏,是宋代鄱陽著名的名門望族,宋神宗時一度官至寶文閣直學士,一時顯赫無比。這一年秋天,姜夔來到彭氏小樓之上,登高懷遠,自傷漂泊零落,於是寫下了這首小詞。

這首詞僅有三十一字,卻寫得十分生動,讓人讀完大有共鳴之感,這是姜夔的功力使然。南宋之後的詞人,學白石者甚多,有「遠祧清真,近師白石」的說法,可見其影響力之廣。

憶王孫

姜夔

冷紅葉葉下塘秋。長與行雲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兩綢繆,料得吟鸞夜夜愁。

小註:綢繆[chóu móu],纏綿,連綿不斷,情意殷切等意。

首句寫景,「冷紅葉葉下塘秋」,點名時節。冷紅,泛指楓葉,秋天楓葉緋紅,遠遠看來,在秋風中一葉葉的向池塘飄去,這種肅殺之感,一下便烘託了出來。以「冷」字來形容凋落的楓葉,十分凄涼,古人經常有悲時傷秋之感,這很正常,正所謂「一葉落而知秋」。

姜夔寫詞,似乎十分喜歡用「冷」這個字,他的很多詞作中都使用了這個字。比如說,在《揚州慢》中有「波心蕩,冷月無聲」之句;在《念奴嬌》中有「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之句;在《踏莎行》中有「淮南皓月冷千山」之句。皆以「冷」字形容,大有悲身世凄涼之感。此處亦同。

次句「長與行雲共一舟」,寫得十分新穎。姜夔這裡有一個十分清新的比喻,即將「行雲」比作自己的身世,不僅恰當,而且不落俗套。要知道,姜夔一生飄零輾轉,未嘗在一處寧居,正所謂「行雲徘徊,游魚失浪」。浪跡江湖的人,舟行到哪裡,天上的白雲似乎就跟到哪裡,正是「共一舟」。創意出奇,「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跡」。

下一句緊承上意,「零落江南不自由」,點名地點。同樣是說自己身不由已,姜夔一生不仕,零落江湖,窮困潦倒的知識分子為生計所迫,只能寄居人下,或處處輾轉,怎能有長久的安身之地?只「不自由」三個字,便將那種「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辛酸表現了出來,淺淡之中蘊含無限深情。

結尾寫情,「兩綢繆,料得吟鸞夜夜愁」,孤獨的遊子,總是在落寞的時候,想起自己的親人和戀人,所以這兩句,也寫得情意綿綿,讀完令人感動,更加突出了相思之苦和良夜孤寂之情。

姜夔的羈旅漂泊之詞,很具有自己的特色,他不注重對於旅途的具體描寫,而是通過營造一種孤寂、感傷的氣氛,調動讀者的情緒,正如這首三十一字的小詞一樣,顯得含蓄而又動人,別有風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話詞風 的精彩文章:

柳永最著名的一首蝶戀花,被王國維引為人生的第二重境界
純白描的手法,高度凝練的語言,賀鑄這首《夢江南》美到令人窒息

TAG:史話詞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