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柴達木有23373塊會「搖頭」的玻璃鏡:猜猜我是幹啥的

柴達木有23373塊會「搖頭」的玻璃鏡:猜猜我是幹啥的

現代快報訊(記者 常毅 文/攝)6月20日中午,柴達木盆地腹地,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德令哈附近,23373塊明晃晃的大鏡子整齊地排列在戈壁灘上。它們齊刷刷對著太陽,接著23373束陽光聚集到場地中央3座高塔頂端,在那裡發出炫目的白光……

這科幻似的場景,發生在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的發電場內。和常見的太陽能光伏發電不同,這些方方正正的鏡子並不是光伏板,而是真正的高清玻璃鏡。

樊玉華是這家公司的總工程師。他指著鏡子「叢林」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是中國第一座、全球第三座投運的塔式熔鹽儲能光熱電站。」他打著比方,給這套「負責」的發電系統做了番通俗的解釋。「就像小時候我們玩的,用鏡子反射太陽光。」

佔地3.3平方公里的發電場,共有1135塊20平方米的大鏡子和22238塊2平方米的小鏡子。它們被安裝在支架上,分布在三塊場地,分別包圍著一座高塔。每座高塔的頂端都有一個大圓罐子,裡面裝滿了高溫熔化的鹽,兩根粗大的管子接在罐子下面。

「就像家裡用的太陽能熱水器,冷水上去,熱水下來。這兩根管子就好比熱水管和冷水管。」樊玉華說,在塔的地下有個巨大的冷鹽罐,儲量最多的達一萬噸。「冷鹽」並不真的冷,而是有280到290攝氏度,它通過「冷水管」輸送到塔頂的罐子里。在那裡,成千上萬的鏡子把陽光聚集過來後,讓冷鹽接受炙烤,溫度會上升到565攝氏度,再通過「熱水管」下來。在地下經過一系列複雜的轉換後,熱能轉化為電能。完成這一輪使命的熔鹽又循環回到冷鹽罐里,準備接受下一輪的陽光炙烤。

相比太陽能光伏發電,熱發電有一個優勢,就是可以儲存熱能,目前電場最長可以儲存達7個小時。這意味著,可以在夜晚繼續發電。並且,熔鹽是循環利用的,所以運行成本很低。

2018年12月30日,總裝機容量50MW的塔式光熱發電站成功併網發電,年發電量近1.5億度,與同等規模的火電廠相比,年可節約標準煤4.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2.1萬噸,可為8萬餘戶家庭提供用電。「德令哈全市有十來萬人口,我們給全市提供家庭用電綽綽有餘。」

不過,這看似簡單的背後卻是科研人員的努力付出。為了打造這一項目,他們耗費近10年心血。「技術和裝備都是企業自主研發的,關鍵裝備也是全部國產化設計和製造的。」

為了讓成千上萬塊鏡子實現高精度聚光,科研人員研發出高精度智能跟蹤定日鏡裝備,讓每片鏡子都能跟蹤太陽的軌跡「轉頭」,每隔幾秒就轉動一次。

鏡子需要保持清潔,給這些鏡子「洗臉」的活就交給了清潔機器人。每次機器人出發前,鏡子每隔一排就會轉過身,面對面「站」好。機器人從兩側同時噴水,一趟走過去,兩排鏡子就乾淨了。

「柴達木光照時間長,又有廣袤的戈壁灘,是建設光熱發電的理想區域。」樊玉華說。

(編輯 周冬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現代快報 的精彩文章:

胎兒先露出雙腳已青紫腫脹,40歲的產婦卻百般不配合

TAG:現代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