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Libra,他們在怕什麼?
加密貨幣Libra本周橫空出世,儘管目前Facebook只公布了白皮書,項目尚未有任何公開進展,不過這已經足夠引爆全球範圍的討論。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更是緊急宣布,要在7月16日召開對這一項目的聽證會。
究竟Libra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討論熱度?它是17億無銀行賬戶人士的救世主,還是滿載邪惡的潘多拉魔盒?雷鋒網AI金融評論特此將各方解讀和監管態度匯總如下,以饗讀者。
Q1:Libra就是一種區塊鏈貨幣嗎?Calibra、Libra Association又是什麼?
Libra:一是指區塊鏈網路Libra, 二是指在此區塊鏈基礎上推出的加密貨幣。
Calibra:Facebook新成立的子公司,圍繞Libra網路開發金融服務和產品。
Libra Association: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成員制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
Q2:Libra歸Facebook管嗎?
真正的管理者是Libra Association,旨在協調和提供網路與資產儲備的管理框架,並牽頭進行能夠產生社會影響力的資助,為普惠金融提供支持。協會擁有最終決策權。協會成員系統由運行Libra區塊鏈的驗證者節點網路構成。
不過,Facebook 將保有領導角色至2019年結束。
Q3:除了Facebook,還有哪些機構加入其中?
所有首批參與Libra協會章程擬定的企業均被稱作「創始人」,要求有1000萬美元的准入資金。目前有27家公司已經簽約確認成為創始節點,分別是:
支付服務商:Mastercard, PayPal, PayU(納斯達克旗下子公司), Stripe, Visa
技術和交易平台:Booking Holdings(酒店旅遊預訂平台), eBay, Facebook/Calibra(FB旗下子公司), Farfetch(電商平台), Lyft, MercadoPago(南美電商平台), SpotifyAB, Uber Technologies, Inc.
電信業: Iliad, Vodafone Group
區塊鏈: Anchorage, Bison Trails, Coinbase, Inc., Xapo Holdings Limited
風險投資: Andreessen Horowitz, Breakthrough Initiatives, Ribbit Capital, Thrive Capital, Union Square Ventures
非營利組織、多邊組織和學術機構: Creative Destruction Lab, Kiva, Mercy Corps, Women"s WorldBanking
白皮書表示,希望到2020年上半年時,Libra協會的創始人數量能夠達到100左右。
「相關的不同類型的公司的參與會非常有助於穩定幣的推廣,協會的設計顯然就是要保證決策公平性。」前華泰聯合證券信息技術副總監谷燕西認為,在初始會員中,一些行業的直接競爭對手都參與了這個協會,如 Visa 和 Mastercard、Uber 和 Lyft,一開始就確定了協會在接納會員方面的包容性。
Q4:Libra想做什麼?
白皮書指出,Libra旨在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
「無論用戶的居住地、收入、職業狀況如何,全球範圍內的資金轉移都該像發簡訊傳照片一樣輕鬆、划算,甚至更安全。金融生態系統的產品創新和新參與者都將有助於降低每個人獲取資本的難度,同時為更多人提供流暢無縫的支付體驗。」
Q5:Libra和比特幣有什麼不同?對其他數字貨幣有影響嗎?
Libra以各國中央政府所發行的貨幣作為背書,這是與比特幣最大的不同。
火幣大學校長於佳寧就把Libra理解為一個升級版的比特幣,「在支付方面更好用、更安全、更可靠的電子現金」。
他表示,比特幣的本意是要成為一個電子現金系統,但是經過十年的發展,實際上並沒有成為支付工具,而是一個價值存儲工具,也就是「數字黃金」。由於幣價波動較大、轉賬速度較慢、使用難度較高等因素,比特幣無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電子現金,無法在支付場景落地,而Libra的設計試圖解決這些問題。
「對BTC中短期利好,但ETH 和 EOS 肯定會受到競爭。」CSDN副總裁孟岩說。
孟岩解釋稱,長期來說,Libra 會帶動一類新的數字資產,以及一套以債權和利息為主要形式的激勵體系,慢慢會把暴漲暴跌的傳統激勵模式邊緣化。但在傳統的這些數字貨幣中,BTC 受到的衝擊最小,因為它足夠簡單和基礎,就是個數字黃金。
他認為,「 ETH 和 EOS主要是流量比不過 Facebook。如果開發商發現在你這裡只能掙1000塊,在 Libra 里能夠掙 5000 塊,肯定有很大的動力轉去 Libra 了。」
Q6:Libra是公鏈還是私鏈?
火幣大學校長於佳寧解讀稱,Libra暫時採用了聯盟鏈的方式。
「如果採用公鏈的架構,速度方面是跟不上的。Libra招募了一批驗證節點,將基於技術的信任和對大公司的信任相結合,但是仍然非常努力讓這個項目並不由某一個公司主體所控制。這種小規模的『去中心化』是一個暫時的妥協,是為了尋求技術能力、組織形態、應用需求、金融邏輯的最優化平衡,未來隨著技術的突破將轉向公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去中心化』。
從目前的區塊鏈技術演進邏輯來看,它的時間表是比較現實的。Libra項目提供了一個比較現實而且有效的方式來解決數字貨幣無法落地於真正支付場景的問題。」
他強調,主要是要價值與現實經濟錨定並保持相對穩定,並解決支付速度、用戶和吞吐量、跨國使用、資產獨立性等問題。
Q7:為什麼說Libra是穩定幣?
首先,穩定幣指的是一種具有穩定價值的加密貨幣,來連接數字貨幣世界與法幣世界,例如之前錨定美元的USDT。
白皮書指出,「我們的目標是讓 Libra 與現有貨幣並存。由於 Libra 將是一種全球貨幣,因此協會決定不制定自己的貨幣政策,而是沿用籃子所代表的中央銀行的政策。」
據悉,Libra會錨定多國法幣組成的一籃子貨幣,相關機制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類似。不過目前尚未公布Libra錨定的法幣和具體數量。
Q8:對穩定幣來說,Libra意味著什麼?
「Libra大概率會成為穩定幣最終得以確立的標誌性轉折點。」人大金融科技研究所所長曹彤這樣判斷。
他解釋稱,之前穩定幣已經較為活躍,但還是缺乏一種大的應用場景,穩定幣需要使用時,還是要轉換成法幣再用於支付,轉換成本比較高,而且操作體驗也沒那麼好。但是Libra的橫空出世,對各個應用場景的整合能力大大提高,全球的影響力和認知力也大幅提升,Libra的使用將由於其便利性和體驗性,而不再是種資產保有的過度機制,持有資產與使用資產將會合二為一,因此,用戶保有Libra的意願可能會發生質的改變。
「這很有點像當年Apple手機對各個應用場景的整合,產生APP的全新物種,這種物種一旦出世,將是一種代際的跳躍。」曹彤說。
CSDN副總裁孟岩則認為,Libra是「事實上的鑄幣權」。他表示,短期來看,Libra 會是以法幣債務抵押方式發行;長期來說,Libra 會採用一種混合模式來實現對鑄幣權的事實掌握。Facebook也正是希望通過 Libra 項目升級為數字經濟世界裡同時掌握鑄幣權和信貸權的超級銀行。
「這種錨定方式意味著,Libra會按貨幣籃子確定的比例儲備一定量現金,作為抵押發行數字貨幣,這是最簡單的方式,也是最謹慎、最能為監管所接受、而且憑藉 Facebook 的能力足以辦到的方式。
多年以後,人們信任Libra的價值,不再是因為它可以方便地兌換為法幣,不再是因為有任何第三方資產的支撐,僅僅因為在整個 Facebook 社交網路和無數的二級市場中有二十幾億人願意主動用自己的資產、現金、產品與服務為 Libra 承兌。
到了這一步,就意味著流通的 Libra 當中,很大一部分,甚至是絕大多數,只在 Facebook 數字經濟生態內循環,根本不會被兌現。Facebook 仍然會提供一個兌現承諾,但實際上並不需要承擔兌現義務,這就給了它一定的權利,可以通過購買或者交易各種資產來增發 Libra。」
Q9:對國際貨幣來說,Libra意味著什麼?
曹彤從國家主權貨幣國際化的角度切入,「我們現在熱衷於討論的人民幣的國際化,這是在二戰後國家主權貨幣演繹維度上的視角,當全球社會對國際貨幣的認知和關注轉換到數字貨幣或Facebook的Libra維度後,國家主權貨幣的國際化慢慢不再會是主要矛盾。」
他預計,國際間個人之間的結算貨幣、公司之間商品貿易的結算貨幣、全球金融資產交易的計價貨幣、儲備資產選擇的貨幣,都會不同程度的「數字貨幣化「或者」Libra化「,即使美元的地位都會受到衝擊,其他崛起中的主權貨幣也同樣會面臨跨維度的挑戰。
孟岩認為,Facebook 之後,還會出現一些新的跨國、超主權的數字貨幣。未來每一個用戶在日常支付中,都需要從若干個貨幣當中選擇一個來進行,貨幣競爭直接在原子交易層面展開,這對於現有的一國內貨幣壟斷的局面將形成極大的衝擊。
Q10:對Facebook自己來說,Libra意味著什麼?
「Libra 穩定運行若干年之後,Facebook 網路內將建立繁榮的電商、遊戲、服務、金融等數字經濟生態,大量產品和服務直接以 Libra 計價和支付。全球 Facebook 用戶將逐漸建立對 Libra 本幣的直接信任。」CSDN副總裁孟岩說。
直布羅陀證券交易所(GSX)團隊成員Daniel Evans就撰文提出了以下幾種可能:
宣傳噱頭。也許Facebook希望將注意力轉移到對隱私侵權,政治操縱和審查等骯髒行為的指責上,以及轉向崇高和社會上令人愉悅的企業?也許Facebook想要恢復它十年前的形象:很酷,新穎,充滿活力。
搜索新收入。也許Facebook正試圖彌補其不斷下降的老齡化用戶群?
把行業競爭扼殺在搖籃里。Facebook可能會受到越來越多的小型社交媒體和消息平台的威脅,這些平台可以像Minds,Kik或Telegram一樣準備加密,它們可能會繼續削弱Facebook和WhatApp的用戶群,並威脅到他們的地位?
……
Q11:對互聯網公司來說,Libra意味著什麼?
「長期來看,對互聯網巨頭騰訊、蘋果、阿里等影響較大,Libra以支付入手打造全球無摩擦的金融服務平台,是對傳統互聯網的降維攻擊。」區塊鏈公司Nervos聯合創始人王博表示。
他說,Libra本質上是一個公有用戶許可鏈,要資源有資源,要用戶有用戶,要商戶有商戶,「說它是迄今為止最靠譜的POS也不為過。對現今所有基於POS系統影響最大。」
他強調,數字貨幣一旦能夠單獨產生,便會擁有生命力,成為獨立的貨幣單位。因此Libra的金融屬性比「支付功能」遠遠廣泛得多,目前在法律和觀念上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對Google、Amazon等國外互聯網巨頭來說,孟岩認為,它們的壓力沒有那麼大,短期內不會發幣。
「但如果 FB 把雷趟了,不僅沒死,還活得更好了,那問題來了,如果 Google、Amazon 這時候再來發幣,還來不來得及,能不能跟 FB 體系對抗?我判斷他們肯定得上,不上的話,他們都成了 Facebook 的下級部門了。」
Q12:產業各方怎麼看Libra?
「技術都很成熟,並不難。就看監管是否允許而已。」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在朋友圈裡這樣評論。
美團創始人王興認為,Facebook 推 Libra 的策略很清晰,「柿子撿軟的捏,先把全球 200 個國家中的弱國的貨幣系統逐步替代掉,碰到極少數強國當然是該低頭就低頭,該合謀就合謀。」
協會成員之一Visa,其亞太區副總裁則表示,加入Libra更重要的一點是信任、安全和創新,必須保證他們是可靠、負責任的,能夠融入整個體系當中。
花旗銀行首席執行官Michael Corbat被問起是否會加入Libra時表示,花旗內部會研究一下。「不過,他們在推出該計劃前並未聯繫我們。」
彭博社也報道稱,美國幾家大銀行或有機會參與Facebook的加密貨幣項目。Libra團隊正在和幾家銀行展開對話,但未告知具體是哪些銀行。
Q13:各國監管部門對Libra是什麼態度?怎麼管?
目前,加密貨幣在美國是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實行監管但監管範圍僅涵蓋被視為證券的資產。如果Libra被美國政府視為一種新型貨幣,就可能免受SEC監管。
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Maxine Waters稱,目前沒有「明確的監管框架來為投資者,消費者和經濟提供強有力的保護」,因此她建議項目暫停,並要求舉行聽證會。
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上月已就該項目運作和處理用戶數據的細節致信Facebook,不過對方尚未回應。該委員會表示,Facebook過去曾利用過用戶數據,「我們不允許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從瑞士銀行賬戶(或指Libra Association)中運行風險新的加密貨幣。」
Facebook將在7月16日接受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聽證會,聽證會不僅會討論Libra數字貨幣項目,可能也會提到數據隱私問題。負責Facebook區塊鏈項目的David Marcus預計將出席聽證。
相比之下,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態度相對緩和:「(金融科技行業的)創新太多了。在Libra能夠在全世界通行之前,Facebook必須還要解決其他問題。這裡有潛在的好處還有風險,特別是可能具有大量應用的貨幣。如果他們決定向前推進,我們將從安全、穩健和監管的角度出發,抱有很高的期望。」他表示,Facebook曾就此事與美聯儲有所接觸。
法國財長Bruno Le Maire就擔心Libra取代傳統貨幣,他強硬地表示「Libra被允許成為主權貨幣」這件事不可能,也絕不能發生;並呼籲G7集團為今年7月的會議準備一份關於該項目的報告。
德國議員Markus Ferber也反對該項目,稱這可能讓擁有超過20億用戶的Facebook成為「影子銀行」。
英國央行行長Mark Carney對此卻持開放態度:「全球支付系統目前在很大程度上確實是不平等的。但這可能會受到全球監管的「最高標準」的制約。英國央行將「非常密切地」審查這一計劃。」
IMF市場部主管Tobias Adrian則更傾向於將這種「穩定幣」視為「電子貨幣」領域的一部分,這一領域規模已相當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一項名為「2019年禁止加密貨幣和官方數字貨幣」的監管法草案在4月份得到了經濟事務部、中央直稅委員會、中央間稅和海關委員會以及投資者教育和保護基金管理局的支持。
Coindesk報道稱,印度IT法案第79條規定,Facebook已經有義務「盡一切努力」確保其網路或平台不被用於加密貨幣交易等非法活動。該法具有域外管轄權,這意味著即使跨國公司也可以被送上法庭。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一機千面」到「千機千面」,車企與供應商的車聯網系統新故事
※華為成最大黑馬,蘋果的可穿戴霸主地位受到挑戰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