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滅亡後,故宮的深井裡有那麼多珠寶為什麼沒人去撿?不敢嗎

清朝滅亡後,故宮的深井裡有那麼多珠寶為什麼沒人去撿?不敢嗎

清朝是我國封建歷史中的最後一個朝代,在1912年隨著《退位詔書》的發布,意味著清朝的滅亡。我們都知道紫禁城歷時明清兩代皇帝,其中的寶物自然是不計其數,但清朝滅亡後,故宮的深井裡有那麼多珠寶為什麼沒人去撿呢?是不敢嗎?

據統計,故宮內的水井大概為七十多口,經歷了兩朝皇帝的「坐鎮」,裡面被遺棄或者是私藏的寶物應該有很多。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住在紫禁城中的人除了皇帝就是后妃,可以說都是有錢之人,這些擁有至高無上權利的人,難免會有耍性子的時候,尤其那些皇子、皇女們。

當這些皇子、皇女們脾氣上來時,有時就會隨手抄起身邊的東西泄憤,扔到井裡的可能性自然是極高的,這些皇族子女秉著「我得不到,別人也別想得到」的想法,投入井中毀之也不無可能,所以,故宮井中的珠寶應該是有一定概率的。

另外一些太監、宮女都是伺候后妃的宮人,有時候會「順帶」一些寶物而無處私藏,怕被查到而投入井中,也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最關鍵的一點,在八國聯軍進北京的時候,慈禧帶著光緒外逃時,肯定帶不走全部的財寶,那可是積累幾百年的財寶,哪能說帶走就帶走,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便把一些珠寶投入到井中藏起來。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的話,那麼慈禧與光緒帝回來後,即使派人打勞財寶,也應該有「漏網之魚」。通過以上這個推測,完全可以說明故宮的深井中應該有珠寶存在,但為什麼沒人去撿呢?

首先,宮女、太監對於深井中的財寶,即使有覬覦之心,一是沒膽量,二是沒工具。沒膽量自然不用過多解釋,井中有死人,在明清時期的後宮,深井往往是宮斗最佳的殺人滅口的地點,那個年代的人多少都有些迷信,自然不敢去「挑戰」這樣的極限。即使有這膽量,被人發現也是身首異處的結果,錢與性命來衡量,肯定是後者重要。

之所以提到「工具」方面,是因為故宮中的深井井口都非常狹小,甚至有的井口連人都難以下去,這些人既然想「撿」珠寶,大張旗鼓的可能性極小,除非做一些破壞性行為才能「撿」到,所以有珠寶沒人撿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了。

其次,故宮內的深井是相互連通的,與地下河連成一體。假使水井中投入了珠寶,肯定那些珠寶會隨著河流被衝散到各處,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很難判定哪口井有珠寶存在,如果有挖掘的必要,那是要大費周折的,因此而沒人撿珠寶,畢竟這概率相對較低,肯投入巨大本錢的人還在少數。

最後,紫禁城內的主人「監守自盜」。慈禧逃亡後回宮,還有最後一任皇帝溥儀,完全有可能已經把能打撈的深井「排查」過了一遍。之所以這樣說,慈禧在逃亡回來時,必然會把藏在井中的財寶打撈出來,有這樣的機會,之前那些疑似有珠寶的深井也必然會被逐個「排查」。

再就是溥儀在紫禁城內時,過得並不景氣,在他寫的《我的前半生》中就有表明,經常由於財政不支而變賣文玩珠寶等,溥儀自己都這樣干,下面的太監肯定也不會「消停」,但凡有機會都會想撈一把,那時候的紫禁城管理已經非常鬆懈,即使有珠寶,也應該被太監「撿」得差不多了。

綜合以上的種種可能性與不確定性,可以推斷出,以現在的情況沒人撿故宮深井珠寶的原因,完全是以大博小,退一步說,就是大興土木地去「撿」不一定存在的珠寶,是非常不划算的,因此也就任之由之了。

參考資料:《我的前半生》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吐槽 的精彩文章:

李自成首席軍師被俘虜,清軍盤問時他只說了4個字,就立馬被放了
萬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究竟是權術還是昏庸?從屍骨檢測得到答案

TAG:歷史大吐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