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李濟仁、張舜華辨驗集治痹證經粹

李濟仁、張舜華辨驗集治痹證經粹

中醫診斷的痹證與現代醫學的風濕性疾病內涵基本一致,是一組以疼痛為主要癥狀,病變累及骨、肌肉、關節、皮膚、血管等組織的疾病。目前,西醫對此類疾病的治療有一定的局限性,療效也不是很確切,中醫藥治療痹證具有悠久的經驗積累和較明顯的效果,故風濕病也被認為是中醫藥治療的優勢病種之一。

國醫大師李濟仁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一帖醫學」傳承人張舜華教授,行醫皆 60 余載,他們在內科、婦科、兒科等眾多疑難雜病的臨床治療上經驗頗豐,尤擅痹證等頑疾的治療。兩位教授對於痹症的認識和治療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遣方用藥常以新安醫理為指導,屢獲良效。筆者作為二老的學術繼承人,長期聆聽教誨,受益匪淺。現將兩位教授對痹證的治療經驗及特點總結如下:

1 痹證的病因病機

痹證的病因始見於《內經》、《素問·論篇》中提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強調了外邪致病的重要性。二老根據多年的臨床觀察認為,痹證除以上致病因素外,其發病機制還與脾虛外濕易侵、血虛外風易感、陽虛外寒易入、陰虛外熱易犯、正虛外邪易干有關。內風、內寒、內濕、內熱痰濁、瘀血等,亦可留於經絡、停滯關節、閉阻氣血而發痹證。

此外,尚有部分痹證發病時並無外感,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骨質疏鬆症、痛風、骨性關節炎、骨質增生症等疾病,多與勞逸失調、飲食失宜、七情所傷、脾胃虛弱、水濕內停,或痰飲內生有關。另外,肝腎不足、筋脈失養,或外傷內瘀使氣滯血瘀,亦可引發本病。李教授認為,痹證可生於內,亦可發於外,如飲食失宜致痹,長期飲酒可致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嗜食動物內臟、肉類、魚蝦類食物等可誘發關節痛,就是很好的例證。張教授認為,不論哪一種類型的痹證,大都有關節肢體腫脹,故都離不開濕邪。濕留肌膚,可見肌膚腫脹疼痛;濕留關節,則腫痛不已;若痰濕瘀久,還可致關節腫脹變形。因此,兩位教授認為痹證病初以邪實為主,病位在肌表;病久以虛實夾雜偏多,病位在經絡;進一步還可累及臟腑,表現為心氣不足、脾胃虛弱,或肝腎虧損、氣血凝滯,或痰瘀互結的病理現象。

同時,李教授還十分重視痹證的病因、病機與絡脈之間的關係,認為風寒濕熱等外邪反覆、夾雜侵犯肢體關節,襲入絡脈,以致絡脈痹阻或絡脈空虛,而招引內邪,即無形之虛邪(血虛生風,陽虛生寒,陰虛生熱)同氣相求,合併侵犯,激發機體反應,從而正邪交爭並用,絡脈瘀阻,引起以下的病理演變:寒、熱諸邪侵入絡脈,填塞阻逆,蘊而為毒。

如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所謂:「寒入絡脈,氣乘填塞阻逆。」寒毒、熱毒郁滯膠結於絡脈,損害肢節,耗傷機體,同時邪毒為有形之病理產物,亦可阻迫絡道恣行。「毒」可視為外邪(風、寒、濕、熱、毒等六淫時邪)、無形之虛邪、內生之邪(痰、濕、瘀)等的綜合病因病理。毒邪侵襲、潛伏體內,可致臟腑、經絡、營衛、氣血關係失常,引起陰陽偏盛、偏衰而罹病,且常為纏綿難愈。

2 痹證的診斷與分型

對痹證診斷,兩位教授認為痹證的寒、熱、風、濕等具有病因、病理、癥狀屬性等多方面重要意義,其中寒、熱的代表性以及特徵性更為明顯,並可致痰、瘀,可致虛損。對痹證的辨證應從病因入手,辨別標本,著重以寒、熱分證論治。常是以風寒濕熱的偏勝、兼夾、錯雜、轉化為分證依據,分為風濕熱型、風寒濕型、寒熱錯雜型等。

3 痹證的治療

李教授認為,痹證難在短時間內完全治癒,故治療時應以某方為主,大法基本不變,輔葯隨證加減,以體現變中不變、不變中有變的規律,守法守方相當重要,切不可主方、大法變動不休,並針對痹證的每一證型,確定了大法和主方。

治療上,除針對性的治法外,多兼以祛瘀、化痰、通絡、扶正法為主。此外,根據痹症的臨床特點,李教授在國內還提出了治療早、中期類風濕的「寒熱三期新療法」,即:主要針對類風濕早期、活動期的寒性療法(清熱解毒,活血通絡);針對類風濕早期、緩解期的熱性療法(補益肝腎,溫陽益氣);對於類風濕中期病情複雜、病勢遷延的患者,採用寒熱並用療法(臟腑、氣血、寒熱並治)。張教授對於痹症的治療,除內治法外喜配合外治法,常用的有巴豆飯敷法、止痛擦劑、熏洗法等,還用一些按摩、針灸等方法。痹病多四肢關節筋脈,外治藥物可直接對病灶發揮舒筋、活血、止痛的作用,且此類葯辛溫香竄,可加強局部氣血活動,又有助於內服藥物作用的發揮。常用的外治法藥物包括:透骨草、川芎、肉桂、附子、川烏、草烏、尋骨風、老鸛草、當歸等。

寒痹:其主症為關節肌膚觸之不溫,疼痛部位較深,喜按打叩擊,關節活動障礙,特點是畏寒,關節疼痛得熱則舒,伴納少便溏,舌淡苔薄,脈沉弦緩。偏風者,惡風,遇風刺痛,疼痛走竄不僅限於骨節間,還在關節周圍肌膚,舌淡苔薄白而干,脈緩;偏濕者,見骨節皮膚酸脹疼痛,疼痛部位以肌肉為主,舌淡苔薄白而膩;單純寒型者,無偏風、偏濕癥狀,而出現一派純寒之象。總的病機為寒凝絡脈、絡脈淤阻、不通則痛。治療以桂枝附子湯為主。偏寒者加巴戟天、補骨脂、仙靈脾、片薑黃等;偏風者用桂枝附子湯合蠲痹湯加減,其中必備川芎、當歸、丹參;偏濕者用桂枝附子湯合防己黃芪湯加細辛、蒼朮、白朮、山藥等。

熱痹:其主症為關節肌肉紅腫熱痛,痛及皮、骨,輕按重按均不可耐,運動障礙,特點是關節疼痛得冷則舒,舌質紅,苔黃厚而干,脈數。偏風者,骨節間似風走竄,病變累及多關節,惡風,汗出,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偏濕者,多見關節腫大,按之劇痛,下肢為甚,活動障礙明顯,舌質嫩紅,苔薄黃厚膩,口渴飲水不多,口黏口淡;單純熱型者,無偏風、偏濕癥狀,而出現一派純熱之象。此乃濕熱之邪壅於絡脈,絡脈瘀阻,則見局部紅腫熱痛。治療以自擬清絡飲為主,其組成為苦參、青風藤、黃柏、萆解等,偏熱者多用清絡飲加地骨皮、丹皮、丹參;偏風者加羌活、獨活、防風、川芎;偏濕者加防己、澤瀉等。

頑痹:頑痹是對痹證屢發不愈,形成肢體關節變形,難以屈伸,步履艱難,甚則卧床不起,身體羸弱者之稱。其病機主要為病久痰瘀膠著於絡脈,絡脈不和,則病久難已。李教授對頑痹的治療常從虛、從瘀、從痰辨治,如合併痿證者則痹痿同病,從肝腎論治,用此四法辨治,取效頗佳。

4 用藥經驗

對寒痹的組方,兩位教授認為附子、川烏、草烏是不可缺的,但此三味葯峻猛且有毒性。附子辛溫大熱,有毒,走而不守,性烈力雄,有補火回陽、通經散結之功,善治一切沉寒痼冷之證,為祛散陰寒的首選藥物。川烏、草烏的作用基本相同,均具有明顯的鎮痛和局麻作用。對熱痹的組方,李教授重視應用苦參一葯,認為苦參有清熱燥濕、祛風解毒之良效。以苦參治療痹證,與《聖濟總錄》中治療肌痹之「苦參丸」屬意相近。同時,常配用功擅祛風除濕、舒筋活血、通絡止痛的青風藤諸葯。李教授在痹證治療中,還十分重視引經葯的應用,對痹證起效有很大作用。如上肢疼痛,常用片薑黃、桂枝;下肢疼痛,常用獨活、懷牛膝、宣木瓜、五加皮;腰背疼痛,加川斷、杜仲、狗脊、功勞葉;骨節疼痛,加威靈仙、補骨脂;肌肉疼痛,加雷公藤等。「擇時施治」是李教授治療痹證的又一重要特色。他認為痹證的服藥時間最好在早晨與夜睡前各服 1 次,因痹證患者活動以晨起為甚,其疼痛夜間加劇。晨、晚分服中藥,意在疾病發作前及時截治,有利於藥效的發揮,控制病情發展。同時,注意環境的冷暖,防止外邪侵襲,還應長期進行功能鍛煉,以防關節攣縮、變形,加快功能的恢復。痹證的常用中藥,雷公藤被公認為是有效藥物,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消腫止痛的作用。李教授認為,雷公藤對緩解肌肉、經脈疼痛的效果優於骨關節間疼痛。

5 小結

兩位教授根據 60 年的臨床經驗提出:痹證的發病是因正氣不足,外感寒濕熱,或因外傷、勞逸,或因飲食失宜,或七情所傷而致;內風、內寒、內濕、內熱(火)、痰濁、瘀血均可留於經脈、停滯關節、閉阻氣血而發痹證,其既可因外而發,又可因內而病。李教授認為,痹不離濕,痹不離虛,痹不離瘀,痹不離痰,對痹、痿同病從肝腎辨治。對痹證的辨證治療,李教授將痹證臨床分為熱痹、寒痹、頑痹及相應偏風、偏濕六型,辨證精闢,選方準確,用藥靈活,效果獨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靠譜中醫 的精彩文章:

兩掌一合,氣血自來
人體好比一間房,昇陽益胃湯使之寬敞明亮

TAG:靠譜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