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圈子,早已決定了你的人生和命運|心理學解釋圈子定律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在萬物迅速更迭的時代里,金錢與利益交織的社會中,火了那麼一句話「你的圈子,決定了你的命運」很多功利主義者將其視為名言警句尊崇於心,如何理解這句話呢?
圈子定律
心理學家認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動物。」積極的暗示能催人奮進,消極的暗示則可以使人鬥志全無。
正如「鄧巴數字」理論里的圈子定律:——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圈子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
圈子不大,暗示卻不少,比如,一個人的影響力不可小覷。李世民帶領唐朝走向錦繡盛唐;梁思成揮手一圈才使今天京都名古屋繁華依舊;詹姆斯參與的節目直接決定美國電視台收視率……和誰在一起的確重要,周圍人的感染力或多或少可以改變你的生活軌跡。
連《陋室銘》里劉禹錫都興嘆「往來無白丁」,可見環境的好壞對人心理的塑造。哪怕陋室,談笑有鴻儒的圈子亦能使人忘記硬體的優劣。
同樣,「孟母三遷」的故事,除了母親對孩子的濃濃深情,更是對未來的精打細算,對圈子影響一個人的深度認識。故而,圈子對人命運的影響可見一斑。
人類本性:趨利避害
圈子,是類似的人構成的穩定融洽的領域。
爛熟於心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古以來人類趨利避害的本性一代傳一代。而「你的圈子,決定了你的命運」彷彿是其升級版本,字裡行間透露出你要是想改變命運,就得接近更高更好的圈子,頗有一種趨炎附勢的意味。
不過趨利避害是人類本性,是遺傳的心理特徵,屬於被迫行為,然而趨炎附勢則不同,屬於主動阿諛奉承。但是,一味地諂媚真的能進入高一級的圈子,真的能改變命運么?
答案並不否定,生命的走向就是由我們的舉動構成的,但是,刻意跳出自己的圈子,絕對不會長久地讓命運按自己的想法走。
原因在於,圈子說到底就是物以類聚,相似價值觀、世界觀的人才會形成穩定的格局,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故而大大小小的圈子是處於穩態的。
想要進入所謂更高級的圈子,捷徑莫過於接觸認識圈子裡的人,以一種討好者的姿態進入他人的圈子。最後,得到的也只是諂媚過後的奴性,不過是禁錮思想的產物。
不屬於自己的,再怎麼苦苦追尋也無法得到,你的思想高度早已確定,那就是最適合你的圈子。
和勤奮的人在一起,生命的每分每秒都包含著衝勁;和積極的人在一起,靈魂的每一處都浸透了陽光;和智慧的人在一起,腦中的每一處細胞都吸吮著新鮮事物的奧秘;和頹廢的人在一起,恐怕只有喪喪的心情。
圈子,不要我們費盡心機去爭取,只要我們將學到的東西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思想的格局隨之而變,圈子亦隨之而變。與其說圈子決定命運,不如說圈子暗示著命運、指示著未來的走向。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
《積極心理學》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是夫妻之間親,還是兄弟姐妹之間親?答案引人唏噓,細想的確如此
※外形焦慮研究|女人的外貌和身材,暴露了她的社會層次和地位
TAG: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