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唐最著名將帥父子 父親堪比郭子儀 但差點當和尚的兒子更有名

中唐最著名將帥父子 父親堪比郭子儀 但差點當和尚的兒子更有名

(說歷史的女人——第820期)一提起「將門出虎子」或者「老子英雄兒好漢」這兩句話,大家也許首先想到的是宋朝的楊家將和岳家將,由於演義小說的渲染,楊業和楊延昭,岳飛和岳雲,是古代歷史上最著名的將帥父子了。不過也確實如此,在其他朝代,這樣知名度的將帥父子確實罕見。像群雄爭霸的三國時期,也就曹操父子和孫堅父子可以同楊家將或者岳家將媲美,其他如劉、關、張、趙等,其後代似乎並不強勢。

而在名將輩出的隋唐時期,頂級的將帥父子也不多見。李淵父子大概是算不上的,因為李淵主要被定義為一個政治家;而像秦瓊、程咬金、李靖、李勣、尉遲恭等名將的後代似乎也不怎麼行。唐朝的另一個階段,即安史之亂時期,也是名將如雲,然而不管是郭子儀、李光弼,還是李嗣業、僕固懷恩等一干名將的兒子也並不突出,所以還是難以找到能跟楊家將和岳家將相比的將帥父子。那麼在人才濟濟的大唐果真沒有很厲害的將帥父子了嗎?

答案是,有,肯定有!不過不在名將雲集的唐朝開國時期和安史之亂時期,而是在中唐,即安史之亂之後。

在唐朝中期,大唐出了一對著名的將帥父子,其武力值和軍事謀略,以及為國家立下的功勛完全可以和楊家將和岳家將相比,堪稱中唐最著名的將帥父子,父親堪比郭子儀,但差點當和尚的兒子更有名!那麼這對將帥父子是誰?他們究竟有什麼赫赫戰功?兒子為何差點當了和尚?欲知詳情,本期分解。

這對著名的將帥父子中,儘管父親功比郭子儀,對大唐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由於教科書的原因,兒子更加有名氣一點。咱們就先從兒子說起。

一、文武全才,自幼以孝著稱

這對將帥父子中的兒子名李愬(773年-821年),字元直,洮州臨潭縣(今甘肅省臨潭縣)人。史載李愬除了有兩個姐妹外,總共弟兄15個,他排第八,也就是說,他有7個哥哥,又有7個弟弟,比楊家將牛多了。即便在演義上,很誇張了,楊家將也只是號稱「七狼八虎」,比李愬家還是差得好遠。

李愬15兄弟中頗有幾個有才幹的,但李愬還是最優秀的。他有勇有謀,並且從小就以孝道著稱。他因生母早逝,由後媽王氏撫養長大。後來王氏去世時,李愬的父親因為他不是王氏的親生兒子,命他穿緦麻服(同死者關係相對較遠者所穿的喪服)為王氏服喪。李愬哭著不願意,他認為王氏對自己有養育之恩,應該像對親媽一樣為之行孝子之禮,父親被他感動了,因此讓他穿齊衰服(為生母所穿的喪服)服喪。

後來父親去世時,當時20歲已經成為朝廷命官的李愬和二弟李憲,在墓邊搭個棚住著守孝,唐德宗李適怕他們傷了身體,下詔命他們回家。但過了一夜,李愬光著腳又去了。德宗知道不能改變李愬的意願,就允許他服滿喪期再回朝。到喪期滿後,李愬被任命為右庶子,又出京任坊、晉二州刺史。因其政績優異,又獲光祿大夫等職。

二、李愬雪夜襲蔡州,為大唐再統一立下大功

李愬有勇有謀,治軍有方,奉己儉約,善待將士,還特別重用降將,一生為大唐的平叛和統一立下赫赫戰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平定淮西叛軍時的雪夜取蔡州一戰。

唐朝自安史之亂之後,元氣大傷,但後來經過幾代帝王的苦心經營,也得到了一定的恢復。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唐憲宗李純打造的「元和中興」,使分裂的大唐實現了再統一。當時各地節度使各自為政,對朝廷構成了嚴重威脅,有不少藩鎮甚至起兵叛亂,其中最著名、最囂張的就是淮西節度使吳元濟。唐憲宗元和九年(814年)八月,淮西節度使吳少陽去世,其子吳元濟隱匿吳少陽死亡的消息,徑自接掌軍務,擁兵自立。十月,一向有志於削平藩鎮的唐憲宗決定對淮西用重兵,討伐吳元濟。

815年,吳元濟在唐軍的四面圍攻下負隅頑抗,並派人向成德王承宗、 淄青李師道求援。王、李一面出兵策應淮西,派人燒毀朝廷儲藏的糧草物資,一方面又十分囂張地刺殺了力主討伐叛軍的宰相武元衡。唐憲宗大怒,擢升武元衡的副手裴度為宰相,令其主持征討叛軍。

但是期初,由於各路唐軍缺乏最高統帥,難以協調行動, 被叛軍逐一擊破。特別是西路唐軍大敗於鐵城(今河南遂平西南)後,朝廷為之震驚。於是唐憲宗決定重鎚出擊,派出李愬為西路軍統帥,繼續進軍。

到了征討叛軍的第四年,民力睏乏,朝廷再也拖不起了。817年,七月,唐憲宗任命裴度兼領彰義軍節度使、淮西宣慰招討使,親赴前線督戰。唐軍之前之所以不能取勝有一個重大原因是,軍中多使用不懂軍事的宦官當監軍,裴度到達後,立即上書朝廷,把宦官監軍換下來,李愬才得以自由地發揮其卓越的軍事才能。

李愬抵達唐州(今河南泌陽)後,採取了種種措施為戰爭做準備。首先,他親自慰問將士,安撫傷病員,以穩定軍心。同時,他又故意向叛軍示弱,作懈惰之狀以麻痹敵軍,使叛軍對西路唐軍不再嚴加防範。李愬為動搖、瓦解淮西軍的士氣,他還採取了優待俘虜,大膽重用降將的政策。他在俘獲淮西驍將丁士良、李祐等後,不僅未加殺戮,反而讓其擔任要職。

817年九月,李愬見時機成熟,決定攻取叛軍吳元濟老巢蔡州(今河南汝南)一舉拿下叛軍。

十月初十,風雪交加,李愬認為敵軍在惡劣天氣時必放鬆警戒,於是命李祐率敢死隊3000人為前鋒,自己與監軍將3000人為中軍,命李進城率 3000人殿後,開始向蔡州進發。唐軍在夜間冒著大風暴雪強行軍70里,終於在四更時,到達蔡州城下,守城者當然沒有發覺。李祐、李忠義在城牆上掘土為坎,身先士卒,登上外城城頭,殺死熟睡中的守門士卒,只留下巡夜者,讓他們照常擊柝報更,以免驚動敵人。

然後李祐等便打開城門,迎納唐軍。接著,唐軍又襲取內城。雞鳴時分,大雪漸止,李愬便進入至吳元濟外宅。此時吳元濟還在睡大覺呢,一看大軍如從天降,不得不降。

李愬這次夜襲蔡州的戰役在古代戰爭史上非常經典,是孤軍深入,置全軍於死地而後取得勝利的代表性戰役之一。

討平淮西之亂後,憲宗任命李愬為鳳翔、隴右節度使。適逢平盧節度使李師道再次反叛,憲宗又命令李愬前去平叛。他與叛軍連戰十一次,俘獲叛軍將領五十名,俘殺叛軍上萬名,經過數月大戰,又平了李師道叛軍。

李愬平定淮西等地後,各藩鎮恐懼不安,紛紛上表歸降朝廷。至元和十四年(819年),朝廷又挾平定淮西之聲威,收復淄(今山東淄博南)、青(今山東青州)等十二州。藩鎮割據的局面因之暫告結束,唐朝又恢復了統一。

821年,李愬準備發兵征討幽州等地的叛軍時,突然發病,沒有成行,於同年十月,在洛陽去世,享年四十九歲。當時在位的唐穆宗聽說後非常悲痛,追贈其為太尉,謚號「武」。

李愬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功績卓著,不愧是大唐一棟樑之才,歷代名人學士對他都有極高的評價,比如明代羅貫中就以這樣的詩句讚譽他:李愬能分聖主憂,天兵赫赫下神州。平生報國心如火,不斬樓蘭誓不休。

說完李愬,再說他父親。有這樣的兒子,那父親自然也是很厲害的了。李愬的父親也是大唐赫赫有名的功勛統帥,曾被譽為堪比郭子儀的人物。他名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是唐代著名的軍事家。他因爵封西平郡王,故世稱李西平。咱們先來看看歷代名人對李晟的評價。

陸遊對李晟的評價: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東海騎長鯨;猶當出作李西平,手梟逆賊清舊京。

文天祥對李晟的評價:李公文武孰能傳,勛業聲華遍九州。一片忠心照日月,萬方民社奠春秋。

羅貫中是這樣說的:李晟推功於下,而引咎歸已,此固哲人之所為,而晟能之。

而北宋名臣李惟清對李晟的評價更直接:漢有衛青、霍去病,唐有郭子儀、李晟,西北望而畏之。

眾名士都大讚李晟,可見李晟之英明。那麼李晟終究有何被後人稱道的事迹呢?

三、萬人敵李晟,威震吐蕃、河朔

李晟出身軍伍世家,他身高六尺有餘,善於騎射,勇武絕倫,十八歲便投身軍旅,曾為河西節度使、大唐名將王忠嗣的部下。

李晟隨王忠嗣征討吐蕃時,曾遇到一吐蕃猛將殺傷大批唐軍。王忠嗣大怒,欲找一位善射的士卒去拔掉這顆釘子。於是李晟當仁不讓,他張弓搭箭,一箭射死那蕃將,三軍為之振奮。戰後,王忠嗣對李愬厚加賞賜,並撫其背贊道:「你真乃萬人敵也!」

廣德元年(763年),李晟被鳳翔節度使高升召入鳳翔軍,他平定了疊州羌、宕州連狂羌叛亂,累功升至左羽林大將軍。後來,李晟又討伐党項羌,因功加授特進、光祿卿等職。

769年,吐蕃進犯靈州(治今寧夏靈武西南)。李晟時為鳳翔右軍都將,率一千士卒兵出大震關(在今陝西隴縣西),直奔臨洮。他屠滅吐蕃定秦堡(在今甘肅臨潭),生擒堡帥慕容谷鍾,迫使吐蕃解除靈州之圍,被授左金吾衛大將軍、涇原四鎮北庭都知兵馬使。

773年,鳳翔節度使馬璘被吐蕃軍圍困於鹽倉(在今甘肅涇川西北)。李晟率部橫擊吐蕃,在亂軍之中救出馬璘,因功獲封合川郡王。他威名遠振,被召入京中為宿衛,擔任右神策軍都將。

779年,唐德宗繼位,吐蕃、南詔聯軍進犯四川劍南。德宗任命李晟為太子賓客,率神策軍四千人,與左金吾衛大將軍曲環一同援救劍南。李晟取道漏天(在今四川雅安)、連取飛越、肅寧等城,橫渡大渡河,擊破吐蕃軍,斬首一千餘級。吐蕃退走。李晟又窮追吐蕃軍至大渡河外,與各路唐軍會合,大敗蕃詔聯軍,斬首六千級。此戰導致吐蕃、南詔聯軍有近十萬人被困山谷,因饑寒墜崖而死。

李晟又在781、782、783年,三次率軍在平定魏博節度使田悅的叛亂中,大破敵軍。

四、收復長安,再造大唐,功比郭子儀

李晟一生最大的功勛是平定涇元之亂,收復長安,恢復大唐江山。

783年十月,涇原鎮士卒因朝廷犒軍不到位等問題,在長安嘩變,擄掠京師,唐德宗倉皇逃奔奉天。梟雄朱泚趁機稱帝,史稱涇原兵變。這是大唐王朝自安史之亂之後最為嚴重的一次災難,幾乎面臨亡國的危險。

當時,李晟本來準備出兵征伐吐蕃,他接到朝廷的求急信後,立即率兵趕來救援。但他遇到了不少麻煩。因為當時的局勢很微妙,安史之亂才結束20年,唐王朝一方面元氣大傷,還沒有恢復國力;另一方面,皇帝棄城而逃,朱泚已經稱帝,這就意味著天下很可能要大亂。因為當時各地節度使都對朝廷虎視眈眈,頗有一些有野心的人,想仿照朱泚奪取天下。如果沒有力挽狂瀾之人出來控制局勢,天下勢必會再次陷入大動蕩,甚至會出現諸王爭霸的亂局。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這時一代豪傑李晟出現了。不過開始他並不順利。當時,勢力雄厚的朔方節度使李懷光也自河北前來勤王。此人也是一位梟雄,有覬覦天下之心。所以他只是駐軍於咸陽,並不發兵,持觀望態度。與之相比,李晟的軍力自然小很多,而且缺乏糧草,他與李懷光合兵,欲讓其發兵收復長安,但李懷光拒絕發兵。

李懷光狼子野心終於顯出,他駐軍咸陽八十餘日,以等待戰機為借口,不但不出兵討賊,反而暗中勾結朱泚偽皇帝,準備謀反。李晟不但沒有勸說成功李懷光攻打叛軍,反而自己的軍隊也面臨被李懷光吞併的危險。所以他又想辦法脫離李懷光。但脫離之後,他又成了孤軍。以至於德宗皇帝都很擔心,李晟能不能取勝。

李晟率領孤軍處於朱泚與李懷光之間,內無糧草、外無援兵,處境極為險惡。他一方面儘力穩住李懷光,另一方面,又徵調京城周圍的賦稅,以維持軍隊所需。李晟集合全軍鼓勵將士:「國家多難,我主流亡,目睹危難,為節義而死,是我等份內之事。你們此時不殺匪首,立功博取功名,談何英雄豪傑乎!」於是三軍將士皆被感動,願效死命。

之後,其他勤王軍隊趕到,李晟聯合駱元光統領的華州軍、尚可孤統領的神策軍,韓游瑰統領的邠寧軍等,開始了對叛軍的猛攻。

後來李懷光被朱泚猜忌,雙方沒有合作,在李晟的怒斥之下,李懷光率軍撤走,保持中立。

當時,李晟與許多神策軍將領的家屬都在長安城中被朱泚當作人質。有人提起此事,李晟流淚道:「國難當頭,我現在如何能顧惜自己的家庭呢?」李晟與部下一起同甘共苦,以忠義激發軍心,決心同叛軍決一死戰,重整大唐河山!

李晟先領兵攻打長安通化門,叛軍不敢出戰。次日,李晟從東渭橋移營到光泰門,以大軍直逼都城,大敗朱泚部將張庭芝、李希倩部。

當時華州軍營在北邊,兵力較少,叛軍集中進攻。李晟率精兵前去援救,兩破敵軍,乘勝進入光泰門。次日,李晟再次出兵,乘勝追擊,把全軍召集到光泰門,令王佖、李演率領騎兵,史萬頃率領步兵,進抵皇苑北面。

李晟派人先在夜裡拆毀二百步長的皇苑圍牆,作為進兵通道,他親自督戰,唐軍入城。李晟身先士卒,親率百餘騎兵,英勇衝殺,叛軍大潰。朱泚率領敗兵逃離長安。李晟又在叛軍首領張光晟的策反配合下,全殲敵軍。

唐軍終於拿下長安,李晟駐軍在含元殿前,並命長安、萬年縣令,分頭慰問城內居民,軍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李愬的治軍也得到了後世歐陽修的高度評價:至師入長安而人不知,雖三王之佐,無進其能,可謂仁義將矣!

捷報傳到已經逃往梁州的德宗處,皇帝激動的淚如雨下……

收復長安後,李晟考慮到軍事重鎮涇州(今甘肅涇川北)治理不善,多次發生兵禍,他主動奏請前往涇州。於是,德宗命李晟兼鳳翔、隴右、涇原節度使、改封西平郡王,進駐涇州。李晟數次擊敗吐蕃軍,使吐蕃人對他極為畏懼,大相尚結贊對他尤為忌恨。他認為唐朝的名將只有李晟、馬燧、渾瑊三人,於是想實施反間之計謀害李晟。

793年李晟去世,終年67歲。德宗得知後大痛,命百官弔唁,並追封他為太師,謚號「忠武」。

唐德宗李適對李晟評價很高:「晟有興運之略,有匪躬之誠,有定亂之勛,有禁暴之德。國危能安,軍勝能整,古所謂衛社稷者,晟其當之」。德宗還曾在公元789年將李晟位列凌煙閣。

李晟、李愬父子為大唐立下不世之功,不愧是最著名的將帥父子。詩人白居易也對李晟父子十分推崇,曾說他們「父子之功,書於甲令,俱為第一,焯(闕)當時」。但說來蹊蹺,名氣更大的李愬當年還差點當了和尚。

五、李愬兄弟為何差點當了和尚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李晟遭小人嫉妒,在所難免。據《資治通鑒》記載,李晟性格耿直,常以諫臣魏徵為榜樣,在朝議事經常直言不諱地向皇帝諫言。唐德宗曾想提拔張延賞當宰相,李晟有不同意見,唐德宗就作罷了。如此他就得罪了張延賞。

但後來張延賞還是當了宰相。前面說到,吐蕃人因害怕李晟,就想方設法離間李晟與其他戰將以及同朝廷的關係,再加上張延賞在朝中百般詆毀李晟,於是德宗皇帝聽信讒言,罷免了李晟的兵權。

古代有地位的男子都是妻妾成群,當然李晟也不能免俗,他也是個愛美女之人。有次他在風月場上看中了一位歌妓,便把她帶回了家中。張延賞得知後,便派人從李晟家中搶走了那個歌妓,並向皇帝奏了一本,說李晟道德敗壞,違反朝規,私自帶歌妓回家,建議朝廷對之嚴懲。於是德宗皇帝就宣李晟來朝問情況。李晟害怕極了,這事說大也不算大,但說小也不算小。如果皇帝真動了氣,滅你九族都是可能的。問題是,張延賞這人是當朝宰相,他什麼話不能跟皇帝說啊?

李晟越想越擔心,恐怕被滅門,他接到聖旨後,便連夜把十幾個兒子都送到廟裡去當和尚了。按當時的規矩,出家為僧的人,不受俗世法律約束。他安排好後自己到了京城,痛哭流涕地請求皇上念及自己為國立過戰功的份上,只處理他自己,不要殃及兒子們。幸虧德宗是個明白人,不會隨便給功臣治罪,他聽了李晟的乞求後哈哈大笑,免去了他的罪責。然後李晟的兒子們也就從寺廟裡出來了。所以說,李愬當時也差點當了和尚,要真如此,大唐可就損失了一位名將了。(文/一米暖陽)

參考資料:《舊唐書》《資治通鑒》《李愬雪夜襲蔡州》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說歷史的女人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讓關羽鎮守華容道有3層用意,第三層才是諸葛亮的真實目的
父親和兒子 哪個更重要?楊廣長女給出答案,被光緒皇帝高度認可

TAG:戲說歷史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