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護國愛國傳統(二)
佛教的護國愛國傳統
紀華傳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釋迦牟尼的時代,當時印度大國之間戰爭頻繁,釋迦牟尼在反對此類戰爭,大力宣揚慈悲濟世的和平教義。在《中阿含·雨勢經》等經典里,提出富國的方法。在《中阿含·七法品城喻經》中講述一個國家要具足「邊城七事」和「四食豐饒」,才能不被外敵所破。「邊城七事」就是要在邊境地區修造堅固的防禦瞭望樓,開鑿深廣的護城池,修建開闊平坦的道路,訓練象軍、馬軍、車軍、步軍四種兵力,預備弓、箭、鉾、戟等各種兵刃,有勇敢智謀的守衛大將、修築高峻牢固的城牆等七項保衛國家的措施。「四食豐饒」就是要邊城多儲備水、草、樵木,稻穀、畜麥,秥豆和大小豆,以及酥油、蜜、甘蔗、糖、魚、鹽、脯肉等生活食品。釋迦牟尼的這些主張,在二千五百年前的古印度,對於國家的自我防禦觀念已相當完備。可以看出,這些防禦措施的提出,完全是出於對自己祖國的真切熱愛。
根據史料記載,釋迦牟尼經常游化五印各國,積極倡導和平,教化當時各國國王,努力熄滅戰爭。在《仁王護國般若經》中,釋迦牟尼專門為波斯匿王等十六國王宣講救護和保衛國家的道理,指明護國應採取的措施。釋迦牟尼認為,仁慈之心是護國的根本,有了仁慈之心,人人安居守道,國家就會和平富強,天下才能太平。《中阿含經》說「以欲為本故,母共子諍,子共母諍,父子兄弟親族展轉共諍。……以欲為本故,王王共諍,民民共諍,國國共諍。彼因共相諍故,以種種器杖轉向加害:或以手叉,或以石擲,或以杖打刀斫」。慾望是造成家庭、社會、國際間爭鬥的重要原因,所以釋迦牟尼認為,只要人類的慾望得不到扼制,內心得不到凈化,世界就沒有真正的和平。當時的波斯匿王、阿闍世王、頻婆娑羅王、優填王等,無形中受到釋迦牟尼人格與道德所感化,在政治上出現和平安寧的景象。據《長阿含·遊行經》記載,摩竭陀國阿闍世王準備討伐鄰國跋祗族,派遣雨勢大臣拜訪佛陀,佛陀藉此機緣說服並阻止了這場戰爭。在《雜阿含經》卷四十六中也記載,一次摩竭陀國阿闍世王與憍薩彌羅國波斯匿王發生了戰爭,結果波斯匿王軍隊大敗。釋迦牟尼因此而說法,指出:「戰勝增怨敵,戰敗卧不安,勝敗兩俱舍,卧覺寂靜樂。」這是釋迦牟尼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重要思想。在佛教經典中,有很多內容是對和平思想的闡述和對國王的教導。後來的馬鳴、龍樹等人以書信的形式,留下了若干篇論述政治的文章。這些內容都是教導國王要憐恤人民,使人民生活安樂,決不能與他國發生戰爭。(待續)
TAG:河北大華嚴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