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齊國攻打楚國,陳軫獻計與秦惠王,秦國就能做到坐收漁翁之利!

齊國攻打楚國,陳軫獻計與秦惠王,秦國就能做到坐收漁翁之利!

當楚國和齊國絕交以後,齊國便舉兵討伐楚國。在這緊要的關頭,楚王便問計與陳軫。陳軫便把自己計策說給了楚王,楚王聽後,感覺很有道理,便派陳軫前往秦國。

當陳軫到了秦國後,秦惠王面對以前的老臣,深有感慨,同時也有些愧疚。寒暄了一番。秦惠王便向陳軫請教:「當前齊楚相鬥,秦國該如何去做,才能受到得到更大的實惠。」

陳軫便對秦惠王講了兩個很形象的故事,讓秦惠王喜形於色。

面對齊國的進攻,楚王便問計與陳軫。

陳軫便對楚王說:「大王您不如送給齊國一些土地,以求得齊國的諒解,然後,再與西方的秦國建立邦交,這樣做對楚國是很有利的。

陳軫謂楚王曰:「王不如以地東解於齊,西講於秦。」 《戰國策·秦策》

楚王感覺陳軫的話很有道理,便派陳軫前往秦國。

當秦惠王見到陳軫以後,是感慨頗深,說了一番很動情的話,陳軫也為之動容。

「子秦人也,寡人與子故也。寡人不佞,不能親國事也,故子棄寡人事楚王。今齊、楚相伐,或謂救之便,或謂救之不便,子獨不可以忠為子主計,以其餘為寡人乎? 《戰國策·秦策》

秦惠王的這番話,既充滿了因自己不夠英明,不能識才,以至於您離我而去的愧疚,同時,也希望陳軫看他(秦惠王)在以前善待他的面子上,希望陳軫能為秦惠王出謀劃策。

秦惠王所流露的真情,作為戰國時期最著名的策士陳軫,是能體會到的。

接著陳軫所將的兩個故事,即對秦惠王的愧疚和所希望得到的良策,做了委婉的回答,從中可以看出陳軫的才華橫溢。

陳軫曰:「王獨不聞吳人之游楚者乎?楚王甚愛之,病,故使人問之,曰:『誠病乎?意亦思乎?』左右曰:『臣不知其思與不思,誠思,則將吳吟。』今軫將為王『吳吟』。 《戰國策·秦策》

陳軫的回答可謂妙語連珠,才思泉涌。陳軫聯想到自己在楚國並得不到善用,所以通過吳國人到楚國做官的故事,形象的說明了自己當下的心情,通過自己想向秦惠王唱吳歌,來表達自己對秦國的思念之情和感謝秦惠王的知遇之恩。

陳軫同時也沒有辜負秦惠王的期望,說出了齊國舉兵討伐楚國,秦國所秉持的態度。

王不聞管與之說乎?有兩虎諍人而斗者,管莊子將刺之,管與止之曰:『虎者戾蟲;人者甘餌也。今兩虎諍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子待傷虎而刺之,則是一舉而兼兩虎也。無刺一虎之勞,而有刺兩虎之名。』齊、楚今戰,戰必敗。敗,王起兵救之,有救齊之利,而無伐楚之害。 《戰國策·秦策》

陳軫的計謀讓秦惠王心服口服,秦國不用費一兵一卒,還能做到坐收漁翁之利,並且還能贏得刺殺兩隻老虎的英明,陳軫表達的意思是直觀而且更具有說服力。

陳軫就是建議,兩虎相鬥,個頭小的,力氣弱的,一定是會因爭奪可口人肉的爭鬥中,便斗敗而死,而個頭大的,必然也會因全力爭鬥,以至於筋疲力盡。

你瞅準時機,就等著去刺殺那隻受傷的大虎,這可是一舉而殺兩虎的妙計呀。

其實楚國和齊國相鬥,是何其的相似呀。

陳軫為了感謝秦惠王以前的知遇之恩,也推心置腹的說了一番話,更讓秦惠王受益匪淺。

計者,事之本也;聽者,存亡之機。計失而聽過,能有國者寡也。故曰:『計有一二者難悖也,聽無失本末者難惑。 《戰國策·秦策》

陳軫就是希望秦惠王能夠時刻保持警惕,多聽從對國家有力的良計,因為這是關乎國家存亡的大事,計謀錯了,或者不慎聽從了錯誤的計謀,而能保住國家的君王是很少見的。

陳軫能夠用故事將重大的問題,解析得很透徹,並且能夠很貼切的講明了一切,意蘊深厚,耐人尋味。

參考文獻:

《戰國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霞綺江練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攻佔韓國的三川之地,甘茂讓秦武王明白,只要信任就已經足夠了!

TAG:霞綺江練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