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圖說蘇聯分而治之政策,蘇聯將摩爾多瓦的出海口劃給了烏克蘭

圖說蘇聯分而治之政策,蘇聯將摩爾多瓦的出海口劃給了烏克蘭

摩爾多瓦乃是一個位居東南歐的小國,絕大部分的國土介於普魯特河、德涅斯特河之間。摩爾多瓦的存在感比較低,這主要是因為其是一個經濟發展水平低、工業基礎薄弱的內陸國,其與黑海德涅斯特溺谷的距離不足兩公里,與多瑙河的接壤長度也只有一千米左右。可以說,地理上的封閉式制約著摩爾多瓦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那麼摩爾多瓦相對封閉的版圖是如何形成的呢?這乃是蘇聯分而治之政策的結果。而要明白蘇聯的分而治之政策,還要從比薩拉比亞的歷史變遷說起(比薩拉比亞指的是普魯特河、德涅斯特河之間的區域)。

圖說蘇聯分而治之政策,蘇聯將摩爾多瓦的出海口劃給了烏克蘭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比薩拉比亞地區長久以來都是大國之間博弈的舞台,其就像討價還價的籌碼,默默承受著強權政治和秘密外交的玩弄。可以說,比薩拉比亞的任何一次易主都與大國利益息息相關。

比薩拉比亞曾為羅馬帝國達契亞行省的一部分,公元十一世紀左右處於基輔羅斯統治之下。後來隨著土耳其人的北上和沙俄的崛起,比薩拉比亞的歸屬開始受制於國際格局的變化。

1)沙俄強佔。沙皇俄國最夢寐以求的事情是「在伊斯坦布爾的廢墟之上建立沙皇格勒」,而比薩拉比亞是其進軍伊斯坦布爾的必經之路,由此東斯拉夫人鐵騎揮舞著戰刀數次向南狂奔。1806年末,第七次俄土戰爭爆發,結果根據戰後簽訂的《布加勒斯特和約》(1812年),沙俄如願獲得比薩拉比亞。

2)回到羅馬尼亞。二十世紀初,執掌俄國權柄三百餘年的羅曼諾夫王朝土崩瓦解以後,比薩拉比亞人民在1918年根據民族自決原則選擇與羅馬尼亞合併。其實這是羅馬尼亞趁俄國混亂之際以武裝干涉的方式促成的。巴黎和會上,各大國將比薩拉比亞視為反蘇前沿基地而贊同其與羅馬尼亞合併。

圖說蘇聯分而治之政策,蘇聯將摩爾多瓦的出海口劃給了烏克蘭

3)蘇聯強佔。二十多年後,在納粹德國掃蕩西歐,羅馬尼亞喪失盟友之際,蘇聯開始實施重奪比薩拉比亞以構築「東方戰線」的計劃。1940年6月26日,蘇聯照會羅馬尼亞,要求其歸還比薩拉比亞,同時移交烏克蘭人占多數的布科維納北部,作為羅馬尼亞佔領比薩拉比亞22年的賠償。此時,已無外援的羅馬尼亞只得屈服,6月30日,蘇軍進駐上述地區。

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與德日僕從國簽訂的和約,羅馬尼亞疆界被限定在1941年1月1日時的狀態。可以說,二戰後根據均勢原則構建的雅爾塔體系降低了各方動武的機會,亦保障了蘇聯對比薩拉比亞的所有權。

而蘇聯在得到比薩拉比亞(4.45萬平方公里)和北布科維納(約6000平方公里)以後,為了防止它們再次脫離掌控,實施了包括分而治之、民族遷移等一系列政策,具體內容如下:

圖說蘇聯分而治之政策,蘇聯將摩爾多瓦的出海口劃給了烏克蘭

1)將北布科維納、比薩拉比亞北部的霍廷地區劃歸烏克蘭,組成切爾諾夫策州;將比薩拉比亞南部的伊茲梅爾地區併入烏克蘭的敖德薩州;而比薩拉比亞的剩餘部分則與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區一起組成摩爾達維亞加盟共和國。這樣,昔日的比薩拉比亞地區被一分為三了。

2)將德涅斯特河左岸打造為摩爾達維亞加盟共和國的中心。

摩爾達維亞加盟共和國(1990年改稱為摩爾多瓦加盟共和國)共3.37萬平方公里,65%的居民為摩爾多瓦人,其中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區面積為4163平方公里,大部分居民講俄語,且集中了摩爾多瓦大部分工礦企業。1990年,德涅斯特河左岸貢獻了摩爾多瓦GDP的40%、發電量的90%。這使得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區成為蘇聯牽制摩爾多瓦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砝碼。時至今日,摩爾多瓦雖然已獲得獨立地位,但其仍無法控制相對實力更強的德涅斯特河左岸。

圖說蘇聯分而治之政策,蘇聯將摩爾多瓦的出海口劃給了烏克蘭

3)切割比薩拉比亞與羅馬尼亞的聯繫。

在蘇聯時代,作為民族政策的一部分,比薩拉比亞數以萬計的羅馬尼亞族裔被放逐到西伯利亞和哈薩克,與此同時,大量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遷居到該地區,並佔據大中城市。這導致摩爾多瓦的上層文化、官方文化出現俄羅斯化傾向,進而導致民族認同感發生了變化。

在上述分而治之等政策的影響之下,摩爾多瓦在脫離蘇聯後並未選擇與羅馬尼亞再次合併,其獨立之時的版圖也並沒有囊括以前劃歸烏克蘭的部分。這使得摩爾多瓦在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處處受限,只能通過一個瀕臨多瑙河的港口溝通浩瀚的海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明號 的精彩文章:

趣味講堂——進入21世紀後,已經有10個國家更換了國旗

TAG:大明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