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可口可樂登陸中國,卻因譯名奇葩無人問津,懸賞350英鎊求譯名

可口可樂登陸中國,卻因譯名奇葩無人問津,懸賞350英鎊求譯名

早在1886年時,可口可樂就已經誕生了,它誕生的地方是美國亞特蘭大。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如今的可口可樂儼然已經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飲料之一,據說它在中國每天能賣出1.5億杯,全球每天有17億人都喝它,它每秒的全球銷量是一萬九千多瓶。

可口可樂公司在1912年開始進軍亞洲,1927年才開始進入中國,當時他們在中國有兩家工廠,一個在天津,一個在上海。最初進入中國,可口可樂的銷量並不好,這不僅僅是因為它獨特的刺激性氣泡,棕褐色的顏色,還因為它的奇葩名字——蝌蚪啃臘。

蝌蚪啃臘,不知道那位大神給起的這個名字,真的也太隨意了,光是想想那個蝌蚪啃臘的場面,都會讓人有膜拜他的衝動。可口可口公司一想,這麼下去可不行啊,於是他們就在報紙上登出懸賞公告:如果誰能給我們的飲料起出一個漂亮的名字,我們就贈予他350英鎊。說實話,這有點少了,要是擱到現在,起碼得上個百萬美金,外加終生全家暢飲。

最終,一位上海教授——蔣彝先生,為「蝌蚪啃臘」翻譯了一個完美的譯名:可口可樂。可口是指生理上的好喝,可樂指的是心理上的快樂,又符合音譯的標準,還傳達出了比英語更好,更深層的意思,是世界廣告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彩商品名翻譯案例,多年來一直被奉為經典。48年,上海成為可口可樂在海外第一個銷量過百萬標箱的城市,這當然也和「可口可樂」這個精彩的譯名分不開。

蔣彝是江西九江人,身兼畫家,作家,書法家,詩人數職,是哥倫比亞大學的終身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除了翻譯可口可樂外,他還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上有很多的貢獻。蔣彝先生是個愛國者,當年他在美國留學,由於作品出色,被認為是個日本人——因為西方人認為中國人寫不了這麼好。蔣彝便常常身穿長袍馬褂出現於各種公共場合,宣布自己是真正的中國人。在美國那段時間,他常常憂心於祖國的抗戰事業,而面對外國人的質疑和不了解,他也曾寫了很多文章來介紹新中國取得的一系列成就。

1977年,蔣彝回國定居,他說自己決不能空手回來,他要拿兩件禮物作為對祖國的獻禮,75歲的他籌劃著要寫《中國畫記》和《中國藝術史》這兩本書。可惜回國不到一年,蔣彝就因病去世,死後他被葬在八寶山,這也算是落葉歸根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 的精彩文章:

在日本頗受尊敬的四屆首相安倍晉三,能超越日本名相伊藤博文嗎?
位置得天獨厚、國土廣袤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為何不是世界強國?

TAG:麻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