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襲來,華為的安防布局
作為新一代通訊技術,5G自開始建設以來,便備受矚目。
高帶寬、低延時、高並發等特點,使得5G相對於前幾代通訊技術更具變革性影響。
而將目光投放到5G在安防場景中的應用,5G能帶給安防的是什麼?
安防領域,具有海量監控視頻需要傳輸。智能化浪潮的襲來,又為其提供了更多維的數據和智能分析,對分散式多節點連接,以及在邊緣端的實時處理的要求也隨之提高。
從數據量上,在安防領域,當前全國攝像機有近2億個,如此多的攝像頭意味著巨大的視頻圖像數據量,對網路通訊技術的傳輸有更高的要求。而5G的高帶寬,則能更好解決這一問題。
另外,5G網路架構在設計過程中在軟體層面採用了大量的雲和網路虛擬化技術,從而能更好解決視頻物聯網應用面臨的,多感知節點連接的複雜通訊傳輸問題。
在時延上,5G能滿足毫秒級的端到端時延要求,更好解決安防前端實時分析處理各種數據的問題。
而作為5G方案的提供商,華為在去年7月發布的《5G時代:十大應用場景白皮書》中,也指出智慧城市建設下,5G能輔助智能視頻監控進行更好的傳輸和應用,並簡化流程。
一方面,邊緣智能正在不斷發展,基於邊緣的視頻分析,基礎的視頻演算法和軟體將越來越多的部署在攝像機側,如火警和運動檢測等。
另一方面,在伺服器端,基於伺服器的視頻分析,元數據提取,AI會進一步根據數據進行監控和學習。
「隨著雲和移動邊緣計算的推出,電信雲計算基礎設施可以支持更多的人工智慧輔助監控應用。攝像機則需要7×24小時不間斷地進行視頻採集以支持這些應用。(5G)無線視頻監控能夠拓展更多有用的應用場景,同時簡化系統的部署。」華為白皮書中寫到。
面對5G市場,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表示,2019年要抓住5G第一波商業機會。其在相關產品研發和技術上已有了大量儲備,例如覆蓋2G至5G的刀片式基站、5G終端基帶晶元巴龍以及終端處理器晶元麒麟980、5G商用終端CPE Pro等。
劍指安防,華為的平台和生態在華為作為安防攪局者的角色中,5G還只是其中一環。
自去年8月起,華為打響沖往智能安防市場的第一槍,就顯示出其基於自身在通訊方面的基礎,打造一個完整平台和系統的野心。
華為從2012年踏入安防,其基於海思晶元的優勢,圍繞「公安」的監控系統、平安城市等都有所涉獵。其時,安防市場還呈現比較碎片化的特徵,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帶來的智能化浪潮並沒有興起。因而,華為也無意「苦戰」。
但隨著安防智能化浪潮的興起,智慧城市建設的方向的也越來越清晰。定位於」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的華為,開始發力。
從去年8月,華為正式進軍智能安防市場,發布了針對人臉、人體、車輛和車牌的30多款新型星系列攝像機,以及一個輕量雲解決方案。並正式將「安防」提升為「華為的戰略業務」。
今年,華為又在合作夥伴大會和智能安防新品發布會上,多次強調自己的「平台+生態」戰略。
華為提出,未來的安防系統會提升為一個雲化架構、開放解耦、全網智能、前後端聯動的智能化體系。同時,提出了「一片雲海」的智能視頻雲建設理念,以全雲化架構實現視頻管理、視頻解析功能的快速分散式部署和統一管理;並通過開放的數據湖實現多維數據碰撞與深度應用使能。
華為還尋求合作夥伴,提出全面開放端、邊、雲,如華為軟體定義攝像機、視頻雲平台,合作夥伴可以按需實現演算法與應用的選擇,快速給客戶提供最佳解決方案,及提供「黑土地」。
安防「黑土地」,5G加持,華為志在智慧城市
華為進入安防以後會怎麼做?
智能安防產品線總裁段愛國拋出了這個問題。
在上月的華為智能安防生態聯盟同略會上,段愛國自己的回答是,未來應該是「無所不在的人工智慧,5G構建萬物互聯,雲計算和大數據解構世界」。
隨著,雲計算、AI逐漸賦能安防,安防的邊界也在不斷延伸,展示更廣闊的前景。
因而,基於在通訊領域的優勢,華為紮根安防,同時也是將安防作為一個跳板、切口,將鏈條延伸到視頻物聯網和公共安全領域,並且結合既有的雲服務、大數據方面的優勢,布局到智慧城市。
從邊緣,到傳輸,到上雲,提供城市級的平台和應用,華為想將整個鏈條打通,提供一個閉環,為城市數字化轉型提供數字化的「底座」。
因而,華為的更大願景是在智慧城市,5G既是其作為通訊廠商關注和擅長的點,另外,5G的建設還能在其安防領域,為更多靈活的部署邊緣和雲端智能,輔助AI賦能提供能力。而「5G、人工智慧、雲和大數據」這些技術布局,加上涉足安防的廣闊場景,正是為其在智慧城市的戰略布局,一步步鋪開道路。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CCF-GAIR 智能商業論壇:看清 AI 零售三大勢力的走向丨CCF-GAIR 2019
※Q1營收16.312億,獲百億人民幣投資,蔚來是喜是憂?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