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速度干到30年前的120倍,為什麼電池容量還是3000mAh?
這兩天,vivo 在微博發布自家的 120W 超級快充,據說 13 分鐘就能充滿一台 4000mAh 的手機。
在蘋果還在堅持五福一安,一生平安的今天,vivo 的充電速度已經突破天際,達到 iPhone 60 倍了?
要知道目前市面上充電速度最快的手機,是搭載 50W 快充的的 OPPO Find X 蘭博基尼版本。
但它賣 9999 元,還是限量發售。
所以嚴格來說,市場上在售的,充電速度最快的手機,應該是搭載 44W 快充的 iQOO ,也是 vivo 旗下的。
這下 vivo 把「量產機最快快充」和「實驗室最快快充」都給包圓了~
但看到這項技術的同時,不少網友卻還是不理解。
「充電速度這麼快,電池就不能更大點嗎?」
28 年過去,手機都從黑白的屏幕變成摺疊屏了,英特爾都從奔騰跑到酷睿了。充電功率已經是當年的 120 倍了。
可電池技術就像小說《三體》里,被智子封鎖的人類基礎科學一樣,愣是沒什麼進展。
為什麼現在手機、電腦、甚至電動車,用的都是鋰電池?
難道電池技術就沒法突破了?
就像我們高中化學實驗,水果插上貼片就能發電一樣,能發電的材料在這個世界上非常多。
但問題就是,新技術時時有,但要找到一個適合大範圍使用到手機、電腦、電動車上的……
這個,真沒有。
前兩年,三星宣布成功研發石墨烯電池,根據報道,石墨烯電池容量會高出普通電池 45%,而且充電速度是其他電池的 5 倍。
聽起來很美好,真想用石墨烯電池代替鋰電池,那就是扯淡……
要知道石墨烯價格甚至是金價的幾倍,用石墨烯電池,手機就跟鍍了金一樣。
更何況石墨烯的穩定性、壽命都不如硅材質,甚至目前石墨烯的電容量只是硅的十分之一。
三星吹牛逼說電池容量高出 45%,可穩定性不說,電池的體積說不定是同等級硅電池的 2 倍。
這也是為什麼新聞出來兩年,市場上還沒有任何石墨烯電池設備的原因。
而且除了石墨烯電池,這些年世界各地科學家還研發出鎂電池、鋰硫電池、液流電池、氧電池。
這些電池相比鋰電池,都有自己的優勢。
鋰硫電池、氧電池的能量密度更高,而鎂電池的重量更輕。
然而吹捧優點的同時,媒體往往不會聊到這些電池的缺點——要不太貴、要不製作太難、要不耐用性等特性更差。
決定材料能否大規模使用,需要考慮到成本、材料屬性等要素,還要結合使用場景綜合考量。
所以在特斯拉為電動車和飛機上的黑匣子上,用的都是鉛酸電池。
鉛酸電池從發明到現在,已經經過了 120 年,這個傻大粗的造型,我們多少應該見過。
因為這種電池成本更低,而且更耐造——零下 20 度還能正常使用,而且安全度極其高,更適合用在電動車或者飛機上。
所以直到現在,外賣小哥的座駕用的也是鉛酸電池。
鋰電池也是一樣。
科學家們研究來研究去,發現從功率、壽命、成本、安全和能量這五個維度上,鋰電池好像是綜合素質最高的。
它的壽命夠用個五六年、成本很低、而能量密度和功率都不錯、安全性是唯一的短板,但也不是最差。
幾個維度綜合一看,合用在汽車、手機上的只剩它了。
這就是為什麼要有 120W 快充的原因。
鋰電池沒法換,手機廠商只能另闢蹊徑,找別的路子提升續航:
1、讓充電速度更快,降低電量消耗過快的影響,雖然會消耗電池壽命,但比起手機壽命來說,還算可以接受的範圍,目前來看最靠譜。
2、通過優化手機屏幕、處理器的功耗,提升續航,但這需要靠技術的發展
3、還有廠商選擇提升電池容量,不過會讓手機變得更厚、更重,勁量曾經出過一款電池容量 18000mAh 的手機,結果就是手機比你的充電寶還厚。
人們都說,現在的電池容量制約了科技的發展。
殊不知這已經是天才的科學家們權衡之下,最適合我們的電池材料。
我們當然希望能有一周一充的 iPhone,但是目前還很艱難。
那麼能用上 120W 快充,讓充電變得不再那麼煎熬,好像也挺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