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華為網路能源:建設綠色數據中心,打造智能進化底座

華為網路能源:建設綠色數據中心,打造智能進化底座

眾所周知,伴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雲、5G等新技術的迅速推廣和應用,數據中心越建越多,規模越來越大,能耗同樣也「水漲船高」。

數據顯示,以一個10MW規模的數據中心為例,10年的生命周期內,用電成本約佔數據中心整體運行成本的60%以上,而目前中國數據中心總量已超過40萬個。因此,傳統數據中心的建設和運維模式已經走到了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轉型和變革「刻不容緩」。

不僅如此,今年2月份,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能源局三部門聯合印發的《加強綠色數據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中,也明確提出:「到2020年,數據中心能耗基本可比國際先進水平,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的電能使用效率值(PUE)要達到1.4以下。」

毫無疑問,如何藉助新技術進一步降低數據中心運營成本?如何有效減少能源消耗,打造綠色節能的數據中心?顯然成為了當前眾多數據中心用戶亟待解決的課題。

在此大背景下,日前在「智能進化 預見未來」為主題的華為網路能源中國行2019·杭州站上,華為分享了自身在全球數據中心的建設和運維經驗,以及和生態夥伴的共同創新故事,為用戶打造高效、智能、可靠的綠色數據中心,真正提供了重要的「底座」支撐。

從實踐中沉澱出的能力

華為在全球數據中心的建設,始於2000年左右,在此之前華為的數據中心相對比較分散;但隨著華為在全球業務的發展,華為數據中心的建設也初步實現了全球化的布局。

在中國市場,華為完成了五大核心數據中心的布局,這也是華為規模最大,建設標準最高的五個數據中心大型基地,包括以北京、廊坊為中心的華北區域、以上海、蘇州為中心的華東區域、以深圳、東莞為中心的華南區域,以及低成本、高算力的烏蘭察布和貴安數據中心。

華為雲數據中心管理部總監喻茂萍表示,華為十幾年在全球數據中心的規劃、選址、建設與運維的經驗,需滿足敏捷交付、可靠性、經濟性和易管理等一系列指標,並且在多年的實踐和驗證中,也總結出了「多、快、好、省」的四字訣。

第一,多是指要讓數據中心PUE值不斷降低,那麼能源的供給就要盡量多的給到IT設備,同時IT設備通過平台化、虛擬化的融合,實現算力資源盡量多地給到用戶,讓用戶的業務把數據中心的算力資源填滿,這樣就能打造服務化、標準化、可視化和自動化,由此提高數據中心的競爭力,並不斷降低能源的消耗。

第二,快是指數據中心的交付要具備敏捷性,快速滿足用戶業務的需求。傳統數據中心的建設,往往需要3-5年的時間,但這種速度顯然滿足不了業務擴展的需要,為此華為研發了第三代數據中心解決方案Fusion DC,通過模塊化的方式縮短數據中心的建設周期,幫助用戶減少了資金占用,避免了擴建的「盲目性」。

第三,好是指數據中心一定是安全、可靠、易運維的。安全方面,根據數據中心承載業務重要性的不同,華為劃分了五層防護體系,並採用人防與技防相結合的模式,在保障數據中心物理和信息安全的同時,也保障了基礎設施和業務的安全。同時,在可靠方面,華為從選址開始到設計、建造到運維,甚至到流程、組織方面也都做了全方位的保障。在易運維方面,華為自研了「SMART IT」的智能管理平台,讓數據中心的管理和運維得以更加高效和可靠。

第四,省是指數據中心不僅要實現建設中的CAPEX的省,也要完成運維中的OPEX省,更要達到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的TCO省。基於此,華為在數據中心選址,數據中心架構設計,乃至數據中心毛細血管級的運維管理上,都大膽的展開了探索與創新,讓CPU、內存、機櫃、U位都能發揮最大價值,最終為業務帶來貢獻。

「平台 AI 生態」實現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還積極踐行「平台 AI 生態」戰略,通過和生態夥伴之間的共同協作和創新,實現了「使能」綠色數據中心的建設目標。

在華信諮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馬德看來,隨著各地要求綠色數據中心的PUE值不斷降低,未來整個市場對於節能技術的需求明顯,因此最大限度提升能源的使用率,降低能耗成為了當務之急。

機房空間、空調製冷和動力之間的三者平衡,是建設綠色數據中心的基礎。在此之前,大部分數據中心的建設,都希望盡量多的利用自然冷源的方式,實現節能降耗,但這種方式實現起來有很多客觀條件的限制。

為此,華信諮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和華為通力合作,在間接式蒸發冷卻溫控方案(FusionCol)領域進行了大量的探索與實踐。華為FusionCol間接式蒸發冷卻系統內置高效換熱晶元,高效利用外部自然冷源,通過間接式換熱,有效避免外部空氣質量干擾;一體化模塊化設計,大幅節約佔地面積,同時降低了部署難度及周期。

此外,FusionCol還支持多種製冷模式,包括干模式、濕模式和混合模式,按需自動切換,由此讓數據中心的PUE大幅度降低,減少數據中心後續的能耗和運維成本。

光通天下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雲安全服務和雲計算基礎設施服務的國家高新科技企業,隨著業務的快速發展,其運維壓力也越來越大。基於此,該公司也引入了華為DCIM 解決方案。

華為DCIM 解決方案,通過在數據中心部署智能自動檢測、智能數據分析、智能決策執行等智能化手段,使數據中心實現了有效的「監、管、營、控」,最終達成穩定運行和最大化的使用率。

據該公司總裁助理徐劍介紹,華為DCIM 解決方案解決了公司運維人員過去面臨的很多「痛點」,例如統一的可視化監控,監控整個園區、建築物、樓層、機房、機櫃,甚至U位,讓運維人員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

更重要的是,DCIM 解決方案還帶來了兩大好處:一方面是巡檢質量效果明顯提升,運維人員能夠實現有效快速、有質量地去完成巡檢工作;另一方幫助公司建立了更全面的端到端的運維能力,同時也健全和完善了公司的管理流程,並推動了運維人員的轉型,將其從傳統的「高級開關師傅」的角色當中解放出來,發揮利用現代化管理工具和信息系統的能力,真正為企業實現節能增效。

徐劍表示:「通過DCIM 解決方案,我們有信心把數據中心的PUE值降低到1.37,未來累計節約用電相當於600多萬度,節約電費700多萬元,節約標煤6400多萬噸,這讓政府、企業和社會形成了多贏的局面。」

打造智能進化的新底座

在綠色數據中心這場前所未有的轉型與變革中,華為為數據中心未來的智能進化提供「底座」支撐,具體而言:

首先,華為過去十幾年在全球數據中心的最佳實踐,對建設綠色數據中心的「痛點」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認知,可以為數據中心用戶,提供更多的參考和借鑒價值。

其中,華為廊坊雲數據中心在沒有增加硬體成本的情況下,通過一系列的智能化創新技術,結合華為自研的能效最優的溫控產品,打通IT負載到製冷系統再到整個外界環境之間的數據聯動,把已建好的數據中心PUE降低了0.1,每年可節約數百萬的電費,實現了大型數據中心從「製冷」向「智冷」的轉變。

其次,華為一直以來在研發投入上的深度和強度,保證了華為在數據中心領域的技術領先性,真正讓數據中心實現快速部署和上線,運維和管理,讓智能化帶來的價值儘快發揮出效果。

最新發布的華為智能微模塊3.1@AI解決方案在硬體方面實現了讓硬體更簡單、更靈活;在軟體方面使數據中心更智能、更節能,不僅可以加快數據中心的快速交付及實現分布投資,減小初期的投資壓力;同時智能化的加持,又可以保證數據中心實現更高效的運維,以及更加綠色、節能和安全可靠。

最後,是華為堅持以「平台 AI 生態」的戰略,堅持「黑土地」的定位,提供從L1到L4層的全套解決方案,並主動開放合作生態圈,實現了客戶 夥伴 華為的全產業鏈共贏。可以預期,基於華為的開放平台,華為未來還將與更多生態夥伴展開聯合創新,為綠色數據中心的建設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相信華為多年來基於自身在全球數據中心建設的實踐和經驗、持續創新和投入,以及由此構建出的主動開放的產業生態圈,華為一定會引領數據中心真正完成「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的進化和迭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申耀的科技觀察 的精彩文章:

POLARDB全線標配「傲騰」,英特爾有何神奇魔力?

TAG:申耀的科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