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我國部隊所裝備的衝鋒槍,在戰場上的表現如何?
衝鋒槍是一種能夠連續射擊,射速快、殺傷面積大的武器,產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歐洲戰場上已經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在中國的抗日戰場上,也有部分衝鋒槍被用在戰場上,那麼這些衝鋒槍的表現到底如何呢?
在抗日戰爭爆發前,中國已經在形式上完成了統一,軍工生產能力也得到了較大的提高。但是,整體實力比起日軍的軍工實力來,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當時中國戰場上戰士所使用的步兵武器通常以漢陽造和中正式兩款步槍為主,而與其對陣的日本侵略者使用的則是鼎鼎大名的三八大蓋,射程遠,精度高。為了彌補火力的不足,我軍也使用了部分的衝鋒槍。大部分衝鋒槍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從德國進口了MP18衝鋒槍和MP28衝鋒槍,從美國進口了湯姆森衝鋒槍和M3衝鋒槍,從英國進口了司登衝鋒槍,在近距離的作戰中,殺傷效果非常好。由於衝鋒槍結構簡單,我國也進行了仿製,在抗日戰爭爆發前,當時的太原兵工廠就可以做到月產900把衝鋒槍的水平,南京和上海的兵工廠,甚至是四川的21軍武器修理所都能夠仿製衝鋒槍。但是在抗日戰爭爆發後,這些兵工廠將產能都轉向了步槍的製造,從而導致我國軍隊那時候所裝備的衝鋒槍比例比較小。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狀況,是當時的國情所決定的。一方面,衝鋒槍射速快,殺傷面積大,是近距離火力壓制和殺傷的利器,但當時的日軍與我軍交戰時,通常是在100米到400米的距離上開始射擊,在這個距離上,衝鋒槍的威力就不夠看了。只有在巷戰、森林作戰中這些武器才能發揮較好的作用,比如當年的中國遠征軍在緬甸使用衝鋒槍殺傷日軍的效果就非常好。第二個方面,即便在近距離上有如此好的效果,當時中國的經濟和軍事狀況,也不可能大面積裝備該武器。首當其衝的就是彈藥保障問題,衝鋒槍射速快,是耗彈大戶,當時中國的經濟實力根本不允許戰場上如此消耗子彈,也就是在特殊的戰場環境下,這些武器才能放開了消耗子彈。第三方面,跟日軍的戰術也有很大的關係,日軍在於我軍作戰時,通常先使用炮火覆蓋我軍的陣地,之後便是坦克開路,步兵緊跟在坦克後面,如果我軍大面積裝備衝鋒槍,子彈打完後,一旦日軍衝上陣地,拿衝鋒槍與日軍進行拼刺刀,明顯要吃大虧。
比較奇怪的是,我國當時未大量裝備衝鋒槍主要原因在於國力的孱弱,國力比較強大的日軍竟然也沒有裝備衝鋒槍,其使用步槍的思想根深蒂固,一直沒有發展衝鋒槍,在1935年,日軍在戰場上見識到了衝鋒槍的強大威力後。也開始嘗試製造衝鋒槍,在德國米P34衝鋒槍的基礎上,研製出了百式衝鋒槍,受日本武士道的影響,該衝鋒槍上竟然安裝了刺刀,可以說是世界上獨一份。不過,最終,日軍也未大量裝備衝鋒槍。
※為何納粹要大肆屠殺猶太人?看看當時猶太人做了什麼,就不奇怪了
※二戰日本怎樣對戰俘的?其中一點中國也有,第二種很讓人難以接受
TAG:畫中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