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窗下休言命,場中莫論文,老祖宗的人生哲學,在理嗎?
俗語:窗下休言命,場中莫論文,老祖宗的人生哲學,在理嗎?
很多人面對一些困難的或者有挑戰性的事情時,經常會抱著「聽天由命」的態度,可是在當前這個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若自身不付出努力,那麼所謂的「聽天由命」不過是自己偷懶和逃避的一個借口。
在古代,科舉考試算是一樁大事,特別是對於那些想要改變自身命運、家族命運的貧困考生而言。而我們的老祖宗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窗下休言命,場中莫論文」,這句話翻譯後的意思是窗下要苦讀,不要寄希望在命運上,科舉場中應考時卻要看文章中不中主考官的意。
其實它告訴我們的付出努力和聽天由命的先後順序,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經常將這個順序顛倒了。
在科舉考試之前,我們最需要做的是發奮圖強的學習,儘可能地豐富自己肚子里的墨水,這樣到了考場後,面對這些未知的考題,我們才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而在考試過程中要放寬自己的心態,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靜下心來好好作答,而不是去想著自己能不能考好,因為當下已經沒有機會再讓你去翻書或者複習,可以說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已經沒有任何可以改變的機會了。
若這個時候將時間花費在擔憂上,那麼最終影響的是自己考場上的正常發揮。
其實這句話也在告訴我們,考試這種東西也含有運氣成分,恰好考試的題目正是你比較擅長的,又恰好主考官剛好比較欣賞你的文章風格,那麼你就能在眾多學子中脫穎而出,這就是一種幸運,而且是同等水平的考生所沒有的幸運。
放到現在來說,每個人在學習方面都有短板,但是一張試卷的內容是有限的,它並沒有辦法一次性將所有的知識點都考到,所以在人生的一些重要節點的考試,比如說高考,剛好你不擅長的知識點在那次的考試中都沒有出現,反而卷子中都是你擅長的,那麼對你來說,這就是幸運,也算是你的命運比較好。
但是運氣是建立在努力的前提上,若是一個人在學習上是放羊的狀態,總認為學習成績的好壞是註定了,自己本身就不是一個讀書的料,經常用聽天由命作為反駁父母和老師讓他好好讀書的理由,殊不知,只有盡人事才能聽天命,要是連努力都不曾去努力,那麼這個天命也不用聽了,因為我們自己就可以預料到,它就是顯而易見的失敗。
「窗下休言命,場中莫論文」的道理也可以引申到生活中的其它方面,比如在職場上,我們想要爭取更高的職位,那麼靠的不是命運,沒有誰生下來就是註定要當領導的料,除非這個企業是你們自己家開的。想要贏得更高的職務,那麼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平常工作中多學多問多總結。
讓自己的能力達到了可以獨當一面的程度,那麼當這個職位空下來的時候,領導自然會將你列為考慮人選。
而若是你每天都抱著應付的態度在上班,那麼就算有再好的機會,也輪不到你的頭上,這就是說想要得到一個好的結果,首先還要有一個個人努力的過程。
當我們在感慨別人很幸運的同時,別忘了看到這個人背後的努力,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白白掉下的餡餅,想要成為這個被餡餅砸中的人,首先要先具備能夠接住餡餅的能力。可是很多人經常忽視這點,眼裡看到的只有那塊餡餅而已。
大家有沒有覺得老祖宗的這句俗語所闡述的人生哲學很在理呢?
※俗語:不會做飯的看鍋,下一句才是精華,老祖宗的人生智慧
※三本古代奇書,現代科學也解釋不了,《易經》不在其中
TAG:鼓瑟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