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小科普——五種常見椒草

小科普——五種常見椒草

1

安納椒草

安納椒草,為澤瀉目、天南星科、隱棒花屬、南星系列挺水植物,原產於南亞越南北部。生長及繁殖速度較慢,屬於中小型水草,強光下葉背可轉為酒紅色,非常漂亮。

顏色分類:褐色、綠色

莖形分類:根狀

葉序分類:叢生

葉形分類:卵形

光照需求:中弱

生長速度:中慢

培育難度:較難

造景區域:中景

適宜溫度:23℃±3℃

酸鹼範圍:6.8±0.7(PH)

硬度範圍:9±5(DH)

種植方法:生長較慢,轉水適應期較長。轉水期水上葉不會很快在水中枯萎。水中草培育比水上草還要困難一些,生長更加緩慢。喜弱酸性軟水、CO2。可適應中弱至較強光照,但強光下葉面易長藻。

2

白椒草

白椒草,為澤瀉目、天南星科、隱棒花屬、挺水植物,原產地不詳。原為沼生植物,其實並非白色,有紅色系、綠色系。葉喜歡生於空氣中,因此常挺出水面生長。

顏色分類:紅色、綠色

莖形分類:根狀

葉序分類:叢生

葉形分類:帶形

光照需求:中強

生長速度:中慢

培育難度:較難

造景區域:中後

適宜溫度:25℃±3℃

酸鹼範圍:6.4±0.4(PH)

硬度範圍:4±2(DH)

種植方法:水上葉可直接轉為水中葉,但必須在強光下進行,且有一段適應期。適應能力較差,對水質變化相當敏感,偏硬偏鹼性水質培育困難。應避免經常移栽。

繁殖方式:側芽

3

邦加椒草

邦加椒草,別名貝氏椒草,為澤瀉目、天南星科、隱棒花屬、挺水植物,原產於南亞印尼蘇門答臘島的邦加和勿里洞。光照不同,葉色介於淺棕色和橄欖綠之間,葉背微顯紫紅色,葉面常有輕度的皺褶或泡狀隆起。

顏色分類:綠色、棕色

莖形分類:g根狀

葉序分類:叢生

葉形分類:心形

光照需求:中光

生長速度:中等

培育難度:中等

造景區域:中景

適宜溫度:25℃±3℃

酸鹼範圍:6.3±1.2(PH)

硬度範圍:9±6(DH)

種植方法:水質適應能力較強,但喜弱酸性軟水、CO2,不添加CO2也能正常生長。根莖匍匐生長走莖形成新株。

繁殖方式:走莖

4

波浪椒草

波浪椒草,別名波葉椒草,為澤瀉目、天南星科、隱棒花屬、原產地不詳。擁有獨特的姿態及美麗的外觀,但其培育難度令人生畏。

顏色分類:紅色、綠色

莖形分類:根狀

葉序分類:叢生

葉形分類:披針

光照需求:中強

生長速度:中快

培育難度:很難

造景區域:中景

適宜溫度:24℃±2℃

酸鹼範圍:6.3±0.5(PH)

硬度範圍:5±3(DH)

種植方法:對於水質、肥料濃度、光源強弱等環境變化相當敏感,任何一項有所變化都有可能造成溶葉。凈化能力弱,不喜太新的水質。施肥時應以基肥為主,液肥添加量宜少不宜多。液肥過多,水體滲壓提高,會造成葉脫水甚至枯萎死亡。光照不足時,葉片會呈綠色且地下莖會向垂直方向伸展,在水中則呈張牙舞爪狀。

繁殖方式:側芽

5

阿芬椒草

阿芬椒草,別名亞菲椒草、黃椒草、阿非椒草、紅綠雙色椒草、雙色阿芬椒草,為澤瀉目、天南星科、隱棒花屬、原產於南亞馬來西亞。挺性水草,水中葉較狹長,葉色則轉為鮮綠色或棕褐色,黃色中脈明顯,葉面略有褶皺。有很多變種:金線阿芬、紫線阿芬、紅綠雙色阿芬、黑阿芬等。

顏色分類:黃綠、棕色

莖形分類:根狀

葉序分類:叢生

葉形分類:披針

光照需求:中光

生長速度:中等

培育難度:中等

造景區域:中景

適宜溫度:25℃±3℃

酸鹼範圍:6.8±1(PH)

硬度範圍:9±6(DH)

種植方法:培育難度不大,水質適應能力較強,不喜強光,略硬水質中也可生長,但狀態欠佳。CO2可明顯促進生長。

繁殖方式:走莖_分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巔水草 的精彩文章:

我天!這景居然單手完成的?默默看了看自己雙手,額……
水草小百科—鹿角矮珍珠水草

TAG:龍巔水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