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跟隨湯湯渠水探尋二黃大荔灌區歷史遺址

跟隨湯湯渠水探尋二黃大荔灌區歷史遺址

當小編來到大荔總站,工作之餘,除了感受灌區濃濃的鄉土人情,還有就是探尋歷史遺址和歷史文化,了解了這些,才算看見二黃大荔灌區。

二黃大荔灌區東高塬村:西晉末年,因建村於魏長城以東的高地上而得名東高塬

1

魏長城遺址

據有關文史資料記載,戰國時期,魏慧王十八年(公元前353年),為抗強秦,築此長城,距今已2350年了。它起於華山北麓玉泉院西的朝元洞,沿長澗河西岸向北,穿過渭河、洛河進入大荔縣境,到馮村鎮黨川村,北上鐵鐮山到段家鎮東高塬村,又翻越鐵鐮山到段家鎮的長城村進洛河,再沿洛河東岸,穿越澄城、合陽、韓城等縣,直至宜川縣境內的黃河岸邊,蜿蜒三百餘里。現僅斷斷續續保存50餘里,大荔縣境內長城遺址保存較好的有12處,從馮村鎮黨川村到段家鎮長城村,南北7公里線上有長城遺址,保存最好最長的一段,是從東高塬村到長城村這一段,該段長2.1公里,寬16.25米,高2.2—11.4米不等。

跟隨湯湯渠水探尋二黃大荔灌區歷史遺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魏長城遺址是戰國時期秦魏河西之爭的歷史見證,屬國務院公布的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於研究戰國時期政治、軍事、經濟有著重要意義,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

跟隨湯湯渠水探尋二黃大荔灌區歷史遺址

2

古城堡遺址

古城堡位於段家鎮東高塬村西,是大荔縣境內保存比較完好的古代建築之一,對研究古代城堡建築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2008年9月,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堡坐北面南,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30米,東西寬80米,佔地面積萬餘平方米,堡牆黃土夯築,牆高8—9.6米。城堡四角築有馬面,防禦功能頗佳,堡內距北牆12米,現存一座清代磚木結構的供奉神像的大殿,硬山頂,五架梁。後因整理地表,出土了許多殘碑石刻,計有石質龜形碑座幾個,青石蹲立獅二尊,石質茶几五塊,茶几四周雕風火輪、飛鳥、團蒲等圖案。殘碑上字跡模糊,浮雕人物服飾為清代以前樣式,南牆正中辟有一門,建有兩層磚木結構門樓,外觀為磚卷洞,安置有雙扇木質大門。

跟隨湯湯渠水探尋二黃大荔灌區歷史遺址

大殿梁板有文字,其文云:「乾隆十年重修,道光十四年重修,光緒十年甲申桐月初二已時上樑吉祥如意」。據負責保護遺址的老人講,這段文字說明大殿在清代重修了三次,第一次是1745年,89年後的1843年第二次重修,50年後的1884年3月2日11時第三次重修上大梁。由第一次重修上溯到雍正元年僅23年,因此,可以判斷出這供奉關帝的神殿修建於康熙年間。

3

七月黃

二黃局通水20多年來,黃河水悄悄地改善著大荔縣段家鎮農業生態環境,產生著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形成了二黃水文化。

近年來,二黃大荔灌區東高塬村村民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改良柿子品種,充分利用二黃大荔灌區黃河水,改良和栽植柿子樹4000餘畝,近幾年規模仍在不斷擴大。主要品種是「七月黃」, 「七月黃」品質優表現在:果形好,個頭大,果面亮,色澤艷,甜度高,果汁多,口感佳,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每年七月份,全國各地的客商紛紛慕名而來,與果農簽約訂購。柿子成為當地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在東高塬村的帶動下,附近周邊也發展柿子產業,品種也越來越多。

市水務局局長宋曉彤2018年夏灌到灌區調研

跟隨湯湯渠水探尋二黃大荔灌區歷史遺址

央視熱播的《中國詩詞大會》引發如潮關注,似一股清流注入小編的心田。而在燦若星河的名篇佳作中與水相關的華美詩章,也不斷滋潤著小編的生命和心靈。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出自南宋朱熹《觀書有感》。釋義: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打開,清澈明凈,天光、雲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要問池塘里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河渠書》一章中記述先秦水利時,其中有言:「渠就,用注填閼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 這段話說明,當時的關中地區,有很多土地都是鹽鹼地,無法耕種,生態環境十分惡劣,而先秦則採用了「淤灌」的形式,即引高含沙的河水,灌溉鹽鹼沼澤地,利用泥沙的肥力改良鹽鹼地,從而收到灌水、肥田、改良鹽鹼地一舉三得的效果,在我國農田灌溉史上,這是一大創舉。

有厚重歷史的鄉村,鄉村未來生機勃勃!

有湯湯渠水的鄉村,鄉村振興願景可期!

文案:王成軍

編輯:王成軍

校核:王成軍

審核:辛建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