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商品視覺識別公司最後都去做了智能貨櫃?
近兩年廣受追捧的計算機視覺在應用上有幾個重要的分支——識人、識車和識物。
其中,應用最廣泛的人臉識別幾乎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根據用戶年齡和長相推薦商品、刷臉支付、人臉抓逃等等。車輛識別技術也已經在交通卡口、停車場、收費站等場景相繼落地。
奇怪的是,雖然基於計算機視覺的商品識別技術理論上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場景,比如拍照購、貨架陳列分析、流行趨勢預測等等,但這個領域的企業不管從哪個方向切入,最後似乎都落在了智能貨櫃這個點上。海深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第一次轉型:從技術到產品
海深科技的創始人兼CEO戴劍彬在創立這家企業之前,跟零售行業並沒有太多交集。畢業於清華大學的他在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獲得了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人工智慧的核心領域——深度學習以及優化演算法。博士畢業後他曾先後任職Oracle、Yahoo!等國際知名企業,負責基於大數據的廣告等相關業務。
戴劍彬創立海深科技,更多是源自於他2013年加入百度矽谷研究院後的職業經歷。任職百度期間他發現,百度有很多的圖片資源,也做了以圖搜圖等創新嘗試,但卻一直沒有找到好的變現模式。於是他開始思考能否讓圖片直接鏈接到商品,用戶拍攝照片或上傳圖片,就可自動識別圖片中的鞋子、包、衣服等商品,並顯示商品購買鏈接。
在這個想法的驅動下,2017年7月海深科技推出了商品圖像識別搜索引擎GEEWOO極物,並獲得了第一個客戶——小紅書。隨後,2017年9月海深科技從眾多競標商中以識別率高出第二名50%的絕對優勢脫穎而出,與京東合作推出京東拍照購,正式打開局面。
但瓶頸也隨之而來,戴劍彬很快發現,電商是一個相對集中的市場,大大小小的平台加起來就那麼多。而且有些平台——比如阿里,自己也在做以圖搜商品方面的技術研發。海深科技要獲得更大的發展,就必須突破自己的業務邊界。
在做了貨架陳列分析等嘗試之後,戴劍彬意識到,雖然商品視覺識別的想像空間很大,但前提是能識別足夠多的SKU,而這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還很難做到。相比之下,智能貨櫃等相對封閉且SKU數量有限的場景,可能更適合這項技術的落地。
恰好這時智能貨櫃正處在風口上,產品供不應求。許多客戶找到海深科技,希望它們能夠提供相關的技術。內部討論後,戴劍彬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方向,於是在2018年初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智能貨櫃產品G-BOX。海深科技也就此完成了從技術到產品的第一次轉型。
現階段靜態識別仍是最佳方案
海深科技的這次轉型可以說是順風順水,今年一月份海深科技又和海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獲得了後者硬體生產和渠道能力的加持。
今年2月底,海深科技發布G-BOX二代,將可以售賣的產品擴展到了包括生鮮水果、乳製品、烘焙在內的全品類;在保證識別準確率不低於99.8%的前提下,可以做到一秒內完成識別,五秒內回傳賬單。而這款產品也在海信集團內部獲得了立項批准,將作為其正式產品對外推廣銷售,這對於海深科技來說無疑是如虎添翼。
戴劍彬介紹,G-BOX二代採用的仍然是靜態識別方案。他表示,雖然理論上動態識別具有非常多的優勢,比如空間利用率更高、對商品擺放的限制更少,但實施起來也非常困難。動態識別本質上是對視頻流的分析,當前4G網路下的網速和帶寬難以支持將視頻流上傳至雲端分析。如果在本地分析,則對貨櫃的算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且不說最後準確率如何,光是萬元以上的成本就令商家望而卻步了。
利好消息是,隨著5G商用的到來,其強大的網速和低時延等特性允許智能貨櫃將更多的算力放到雲端,讓終端在更輕量化的同時還能執行更複雜的任務,未來動態識別貨櫃的成本有望大幅下降。戴劍彬表示,海深科技目前也在探索動態識別方案,不過5G網路的普及還要多長時間,目前還很難說。綜合方方面面來看,靜態識別或許仍然是目前的最佳解決方案。
第二次轉型:從產品到運營
2018年初,海深科技進入智能貨櫃領域時行業正處於鼎盛時期,客戶趨之若鶩,展台上亦是人聲鼎沸。然而不過短短一年時間,熱度已經悄然退去。如今,行業看起來多少有些冷清,有些企業早已不知去向,行業內也很久沒有聽到融資的消息了。
戴劍彬表示,目前行業已經進入了深度整合期,今年年底之前還將有一大批企業會被淘汰。
正在這樣的背景下,不久前海深科技十分難得地獲得了聯合基金領投的4000萬元A輪融資。這筆融資不僅讓海深科技在接下來的淘汰賽中有了更多籌碼,無疑也給行業的未來增添了更多信心。
戴劍彬認為,行業之所以會走到今天的局面,一方面是因為早期過熱誕生了大量渾身摸魚的企業,一方面也是因為智能貨櫃的落地本身面臨著不少困難。
他說道:「智能零售櫃或者無人店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戰是商業落地。真正幫助品牌商、運營商去降低成本,提高銷售額是商業成功的基礎。只有我們的客戶下游企業能夠受益,上游公司才會有生存機會。」
面對行業困境,今年年初海深科技因勢利導吹響了第二次轉型的號角——從產品到運營的轉型。
戴劍彬指出,智能貨櫃之所以落地難,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它的產業鏈非常長:上游是設備和方案商,中間是運營商,下游還有品牌商和物業。作為連接產業上下游的關鍵節點,運營商實際處在非常弱勢的地位。尤其是一些小型運營商,一沒資金二沒技術,連設備都要靠融資租賃,能不能活下來完全看經營效率。而且他們的經營方式也非常傳統,完全憑經驗,成功的概率非常低。
因此,海深科技希望能夠成為智能零售終端的平台運營方,品牌方通過入駐或者競價的方式參與商品供應。「我們公司的價值在於整合上下游的資源,結合場景找到合適的消費需求,通過精細化數據運營來篩選商品的品類和品牌」,戴劍彬對雷鋒網說道。
在他看來,智能貨櫃並不是無人貨架的延伸,而是一個離用戶距離更近,運營成本更低的小型移動便利店,具備更大的想像空間。
海深科技接下來的計劃是多鋪設點位,探索智能貨櫃在不同場景下的商業模式。「比如我們在浦東軟體園鋪了不少柜子,有些賣水果,有些賣烘焙乳製品,目前跑下來數據都不錯。我們後續希望能通過這些經驗,特別是一些數據方面的服務給運營商們提供指導,幫助他們獲得更好的收益。」
嚴謹謙遜的工程師團隊
戴劍彬坦言,自己在這個領域也是新人,還需要不斷的嘗試和探索。其實不久之前,海深科技還是一個純技術團隊,「我們第一個市場人員是今年2月份才加入,第一個銷售人員更是今年3月份才加盟」。
可以說,海深科技過去的所有客戶都是投資人或朋友牽線搭橋,戴劍彬親自一家一家跑出來的。結果就是,除了客戶,即使很多業內人士也是直到這輪融資才第一次聽說海深科技的名字。對此,戴劍彬非常淡然,「我們是To B型企業,人家看重的是你的技術,而不是你在市場上的聲量」。不過他也表示,隨著公司向運營端轉型,未來會招募更多市場和運營型的人才。
「目前我們也只是在嘗試,未來還有很多的不確定性」。採訪里,戴劍彬的這份嚴謹和謙遜幾乎貫穿始終。他幾乎每發表一個觀點都要補充一句,「這是我的觀點」或者「在我有限的認知里是這樣的」。或許正是這樣的嚴謹和謙遜讓海深科技在行業最火熱的時候能夠靜下心來修鍊內功。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這份嚴謹和謙遜能夠在行業面臨的困境下,幫助海深科技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雷鋒網雷鋒網
※5G,智能貨櫃的「引爆點」
※Redmi K20 Pro K.O.了誰?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