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別被投資中的「平均數」騙了

別被投資中的「平均數」騙了

在投資中我們常常會被「平均數」這個概念所誤導,從而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決策。這個市場的平均數誤導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自己的能力應該在平均數以上,但是作為一個群體,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從而引發了過度自信的問題。

第二,市場上到底其他人的收益率平均數是多少,我們不僅會高估自己,同時也會高估別人。

第三,這個市場長期的平均回報率,並非是正確的短期預期收益率,因為市場是波動的,大部分時間並不提供平均回報率。

我一定比普通人優秀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絕大多數人認為自己比普通人聰明。在投資中我們也往往覺得自己可以「割別人韭菜」。在1978年對於全美投資者的一次問卷調查中,有85%的投資者認為自己比市場平均水平聰明。你不需要是愛因斯坦就能發現,這個數字的加總是不對的。

許多人做投資喜歡博弈,高拋低吸意味著「割別人韭菜」,也意味著你需要比別人更聰明。博弈是一個零和遊戲,聰明的人賺了笨人的錢。可悲的是,零和遊戲也是一種「相對收益」的模式,你需要的不是聰明,而是比市場上大多數人都聰明。

事實上,這一點在普通散戶身上尤為明顯。 耶魯大學前企業投資委員會主席埃里斯(Charles Ellis)在掌管該校150億美元校產基金時曾表示:

「觀賞美式足球賽,目睹職業球員較自己勇猛強健,而且防衛和進攻的能力也都遠勝自己,你自然不願跟他們對壘。」

「至於股票市場,不但九成交易都由機構包辦,世上首五十大投資行又包辦其中五成生意。它們的交易團隊全情投入,訓練有素;好傢夥,個個又都英明神武,而且日以繼夜全力拚搏。說實話,我也不願跟他們較量。」

對於投資艱辛的殘酷現實,埃里斯這番話可說一語道破。不論是坐盤交易、互惠基金、對沖基金,抑或高頻交易,所有交易行都聘用大量專業人員,而且設備先進充足;由於管理資產龐大,動輒數以十億美元,對於任何有助於投資取勝之道,自然都不惜工本。

這些龐大的人力財力都是散戶投資者面對的強敵;單憑一部連接互聯網的個人計算機,只靠接收電視財經台消息,投資者在這場戴維與巨人哥利亞之戰中,根本難以匹敵

正如查理·芒格曾說,「生活中亘古不變的規律是,只有20%的人能躋身前五分之一。」

無人知曉的「平均收益率」

有人知道每一年真正的「平均收益率」是多少嗎?2015年大牛市大家到底取得了什麼樣的收益率,而2008年大熊市大家又到底虧了多少?我們發現,市場另一個謎團是,被注入水分的平均收益率。

富達基金的一項研究表明,在社會環境中,人們更願意分享他們成功的投資,而不是他們的失敗。59%的人與朋友和家人分享了他們獲利的交易;只有52%的人分享了他們的失敗。

人們非常喜歡分享他們在資本市場上的交易,以至於在1998年,有40萬美國人參加了投資俱樂部。這些人偶爾會聚在一起,談論他們購買的自上次見面以來翻了一番的股票,或者某小型生物技術公司獲得了新葯的批准,又或者某科技公司業績剛剛超過盈利預期。但是,從那時起,聚在一起談論投資的人數每年都在減少,到2012年已不到十分之一。

我們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在牛市中大家聚餐,各自分享自己看好的牛股。每一個股票打開K線一看,好像都是漲了好幾倍的。似乎一個牛市中,你沒賺5倍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再差再差,你翻個幾倍也是應該的吧?然後,如果有一個人加了10倍槓桿後賺了100倍實現財富自由,這種故事會被廣為流傳。

痛苦來自比較,我們嘴巴上說著佩服,心裡卻非常不快。憑什麼他能發財我不能,明天我也去搞個5倍槓桿吧。。。

曾經看到一個數據,說2007年大牛市中都有30%的人虧錢。不過我們並不真正了解市場上的「平均收益率」是多少。大部分人會知道兩個收益率:一個是巴菲特年化20%的收益率,也是絕大多數人看不上的收益率目標。另一個是隔壁老王,或者隔壁老王的朋友,或者隔壁老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一年賺了十倍甚至更多的故事。

即使有人真的因為某些因素,一兩年在股市賺了幾十倍的收益率。但是如果方法錯誤,這些人依然屬於「倖存者偏差」。長期來看,運氣是這個世界最不持續的因子。那些依靠運氣發家致富的人,最終也會均值回歸。

可惜的是,大部分人都「努力」成為那個運氣最好的人,而非能力最強的人。

長期平均回報率未必等同於今年回報率

許多人會錯把長期回報率當做預期回報率。這種行為差距是普遍存在的,因為業餘投資者被平均值欺騙了。他們看到的大量信息和文章表明,他們可以或應該期望獲得平均回報,他們將平均回報誤認為是預期回報。

過去幾十年美股的平均複合回報率在8-10%之間,但是如同霍華德馬克思在《周期》這本書說的,真正收益率在8-10%之間的年份非常少。美國股市在過去30年有大約13個年份上漲30%以上,也有7個年份下跌30%。我們經常會忽視市場本身的周期特徵,以為平均回報率就應該是預期回報率。

這種情況還在購買基金產品的時候發生。我們常常會看到某隻基金過去10年的年化收益率是20%,那麼我們就預期今年就應該取得20%收益率。但是市場本身是波動的,基金經理可能會在某些適合其風格的年份,取得很高的收益率,但是在不適合風格的年份,取得低於市場平均的收益率。

歷史收益率永遠不等於未來,重要的是歷史收益率的來源是什麼。

通過正確的目標,引導正確的行動

我們這裡所說的「平均數」幻象,都來自錯誤的投資目標。芒格說過,如果我知道要死在哪裡,那麼我就永遠不會去這個地方。我們未必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投資目標,但從這些「平均數」對我們的誤導中,我們會明白哪些是錯誤的目標。

不要用「相對收益」做你的目標。人生的痛苦,許多都是來自比較。有人賺錢了,但是看到別人賺錢更多,他反而會痛苦。也有人虧錢了,但是看到別人虧更多,他反而會快樂。我們不應該用和其他人比較的心態去做投資。投資是自己的,和他人無關。

市場的長期收益率對應名義GDP的增長。過去100年美國股市年化收益率在6%左右,差不多就是美國名義GDP的增長。股票市場不是讓你短期來發財的。如果以暴富作為目標,那麼任何地方都不太適合我們。但是,如果以長期收益率超越銀行存款,那麼絕大多數國家的股市年化回報率,都超越了銀行理財。

不要線性外推,要明白收益率背後的邏輯。在熊市中線性外推,我們會錯過最佳的布局時機。在牛市中線性外推,我們會錯把運氣當能力。相信常識很重要。

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建立正確的投資目標,幫助我們在投資中實現價值觀的提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鉛筆道 的精彩文章:

美議員要求Facebook暫停開發加密貨幣產品
熱雲數據獲復星星元創新資本億元B+輪融資

TAG:鉛筆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