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武滅佛是皇權出於經濟原因嗎?是,但並非唯一原因

三武滅佛是皇權出於經濟原因嗎?是,但並非唯一原因

「三武滅佛」更準確的是「三武一宗滅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後周世宗。這裡面既有政權統治者出於佛教信眾太多且不繳稅、不當兵,使得國力受損,「滅佛」主要是為了培植國力。但前兩位「滅佛」的主要原因卻是權力鬥爭為主、治國思想之爭和宗教鬥爭。限於篇幅以北魏太武帝滅佛為主要思想。

(1)北魏太武帝滅佛,乃是世族首領崔浩奪權導致

崔浩的崔氏家族乃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著名的世族之一,世族勢力在西晉以後幾與皇權並列。北魏太武帝滅佛,是世族勢力逐漸控制政權的典型特色。

崔浩崔姓世族,母親乃是范陽盧氏大族之後,崔氏、盧氏、河東柳氏、太原郭氏四大家族形成緊密關係。世族多信奉儒家、道家。崔浩的思想比較複雜,以儒家治國、以道家專權。

(2)太多殺戮造成佛道矛盾深化,道教首領暗中扶助佛教希望日後不要「滅道」

太武帝拓跋燾也信奉佛教,但在崔浩影響下逐漸產生生疏感。438年,要求50歲以下的沙門還俗服兵役、服徭役。444年,拓跋燾就曾對佛教進行嚴厲批評。446年更是決定滅佛。對於崔浩促動拓跋燾滅佛舉動,一直幫助崔浩的道教首領寇謙之比較反對。

寇謙之認為:做事該留有餘地,不應該對佛教徒斬盡殺絕。因此,儘可能地保護佛教徒。

北周武帝

(3)崔浩以世族勢力大力支持「高門貴族」,引起拓跋氏貴族憤恨,因寫「史書」而滅族

崔浩力主「滅佛」後,按照漢人傳統的「世族等級」安排職位,太子拓跋晃從宗教信仰到權力鬥爭上對此都非常不滿。最終,在崔浩主持撰寫「國史」(北魏的歷史)完畢後,將許多鮮卑拓跋沒有「漢化」前的歷史公開化,「國史」被刻成碑刻讓世人觀看!

太武帝拓跋燾等拓跋氏族人非常憤怒。從現在看,崔浩的行為極為不妥,其思想完全可以被認為是故意抹黑皇族,目的是什麼?想改朝換代嘛!

為此,拓跋燾對崔氏、盧氏、郭氏、柳氏四大世族進行「滅族」。

隨著四大世族勢力被消滅,「太武帝滅佛」慢慢地轉向。拓跋晃(451年7月被宦官勢力鬥爭而亡)、拓跋燾(452年3月被宦官殺死)及其皇位之爭後,拓跋晃之子拓跋濬於452年10月繼位,「復興佛教」運動開始。

又因寇謙之因素和權力鬥爭考慮,拓跋濬並沒有對道教再斬盡殺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正義終將來臨:古巴的關塔那摩終會脫離美軍百年佔領
左宗棠和李鴻章都是改革派,但二人的矛盾為何那麼大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