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Libratone Track Air+體驗:我們離更好的真無線耳機又進了一步

Libratone Track Air+體驗:我們離更好的真無線耳機又進了一步

從今年 1 月份等到 6 月份,小半年過去,Libratone(小鳥音響)的 Track Air 終於發售了。

為什麼對這款產品這麼期待,翻看今年 Libratone 發布會的文章就能知道,我對這款真無線耳機期待,是希望它能成為高通 QCC5100 晶元產品的一個縮影,讓我們一窺晶元級方案帶來的諸多高級特性。

在去年我曾經寫過一篇《對於真無線耳機,我們還有多少不滿足?》,列舉了一些我對真無線耳機發展方向的看法,其中就提到了上游供應鏈對產品功能的重要影響。

那 Libratone Track Air 是否能擔當得起 QCC5100 系列的標誌產品,在用了兩三周之後,我也算是得出了一些答案。

放下耳機本體,我們先從充電盒來說。

Track Air 的充電盒在一月份的時候就已經見過,相比 Track Air 少了個粉色,只有黑白兩種配色,而且在上市初期還只有黑色可選。

今年的流行趨勢是在充電盒上加入無線充電功能,新的 AirPods 如此,BeoPlay E8 2.0 如此,Track Air 當然也早早宣布了盒子支持無線充電功能。

另外它的盒子也是我所見過最小的充電盒之一,相比 AirPods 的充電盒只大了一點點,比 Galaxy Buds 等主流產品都要更小。但是在續航方面卻能夠提供 3 次充電,讓總體續航達到 24 小時,和 AirPods 持平。

相比之下,Galaxy Buds 的充電盒滿電只能提供 7 小時續航,顯得十分可憐。

儘管在功能性上給出了驚喜,但在實際體驗中我還是遇到了幾個讓人不爽的地方,而最讓人糟心的就是充電盒不耐磨的問題。

我們大多經過鍵盤使用時間較久之後,常用的按鍵就會變得「油光鋥亮」的體驗,而 Track Air 會把這個過程縮短到幾個星期,導致原本中規中矩的盒子顏值迅速下降。這也是為什麼我對 Libratone 沒有採用它們擅長的編製工藝而感到可惜,無論是 BeoPlay E8 的皮革質感還是森海塞爾 Momentum Ture Wireless 的布紋編織,其實都是迅速提升檔次的好方法。

畢竟你 Libratone Track Air 也賣到了 1698 元不是?

好在官方也有意識到這點,所以推出了充電盒的硅膠保護套,算是一個暫時的解決方法吧。

至於其它像無線充電盒子發熱會比較厲害,充電式沒有盒子外沒有指示燈等等,相比之下都是無關緊要的小問題了。

將 Track 耳機剪掉線就成了 Track Air 這事是成立的

Track Air 的造型設計和早前幾周上市的 Track Air 幾乎一模一樣,小區別是小鳥圖案 Track Air 是鏤空設計的,而?Track Air 的圖案則是填充的。

工業設計方面其實也也是 Libratone ?Track 大家族的標誌性設計,就像把 EarPods 的線剪掉就是 AirPods 這事成立,把 Track 耳機的線剪掉就成了 Track Air/Air 這事也是成立的。

不過 Track Air 這個系列的設計還是非常有意思,在市面上的一眾產品要麼在模仿老大哥 AirPods,要麼模仿老前輩 Bragi The Dash 的時候,Libratone 拿出了一種很有辨識度的設計。

一個膠囊狀腔體加上一個不規則三角形板,構成了 Track Air 的整個外觀。

獨特有趣的外觀設計,也帶來了不同的佩戴體驗。

在使用 Track Air 之前,真無線耳機的佩戴體驗大致分為兩種:

AirPods 式的「無感」佩戴,不牢固,也沒有佩戴負擔

Galaxy Buds 式佩戴,深入耳道的入耳式佩戴

前者有著最舒適的佩戴體驗,舒適到近乎「無感」,戴上它之後你就會忘記它,你可以戴著它使用一整個下午,甚至但當你想起它時再去伸手時,可能它已經不再你的耳朵上了。

而 Galaxy Buds 以及大多數同類的「豆」狀產品則有著相似的佩戴體驗,伸出一個導管深入耳道,換用不同大小的硅膠套或記憶海綿直到你的耳道被合適的力度撐滿。

入耳式的好處是能夠帶來出色的被動降噪效果,尤其是記憶海綿套戴起來效果尤為出色。但所有人應該都有過相同的體驗,佩戴時間稍長一點,耳機就會一點一點被擠出耳道,直到你重新用手往裡推緊。

Track Air 的佩戴體驗自然和 AirPdos 大相徑庭,但和我慣常佩戴的幾款真無線耳機也略有不同。

仔細觀察 Track Air 的設計,其實你可以發現它的導管要比其它的真無線耳機都要短上不少,佩戴主要是靠膠囊狀的腔體在耳甲腔中撐住。這讓它對耳道的負擔變小了許多,長時間佩戴耳道也不會有腫脹的感覺,由於導管較短入耳很淺,所以也不會被耳道一點點擠出去。

但同時由於每個人耳甲腔的形狀和大小不同,所以佩戴的感覺也有一定的差別,比如對我個人來說就很難長時間佩戴,不然耳甲腔就會感覺比較腫脹。當然如果你的耳朵和它契合很好的話,或許長時間佩戴也會比較舒服。

較短的導管和入耳部分,同時也帶來了另外的「副作用」—— 被動降噪稍弱。在對比了我採用記憶海綿套的 Beoplay E8 2.0 之後,明顯後者的被動降噪部分要出色不少。

不過這點可以靠 Track Air 最大的功能賣點——主動降噪來彌補,我也很好奇一款正經降噪的真無線耳機到底能做到什麼地步。

正經的主動降噪真無線,通勤使用很 OK

首先要下的結論是,拿它去和大耳降噪耳機,比如索尼 WH-1000XM3 或者 Bose QC35 II 去對比是不合適且沒有意義的,因為 Track Air 的降噪效果一定是遠遠趕不上這兩款產品的,包括索尼第一代的 MDR-1000X,依然是暴打這款真無線小弟弟。

但總有些原因讓我們不願意戴上大耳降噪耳機,比如最近的原因就是季節問題。現在正值盛夏天氣炎熱,氣溫動輒就飆升到 35° 以上,這個天氣隨便下樓走去便利店買水,哪怕只要 10 分鐘,脖子一定會開始出現細微的汗珠,如果這個季節你戴著大耳降噪耳機聽歌,摘下的時候腦袋可能就像是被水浸過一樣,摘下掛脖子上又與汗水皮膚相貼而變得濕膩膩,體驗極為難受。

這點對於「降噪圈」之類的產品也是一樣的,滿是汗水的脖子難以在承受任何「負擔」,所以只戴在耳朵里的真無線耳機,毫無疑問成了夏季使用的最佳伴侶。

戴真無線耳機同樣有問題,通勤路上各種喧嘩的噪音也並不讓人好受,尤其是對於 AirPods 這種幾乎沒有被動降噪的產品來說,在地鐵運行的時候簡直「魔音灌耳」,主動降噪成了 AirPods 用戶們最希望加入的功能。

只不過,在真無線耳機中,具備明顯降噪效果的產品可以說是鳳毛麟角,索尼「降噪豆」早已口碑崩盤不說,其它同類產品也幾乎沒有主打降噪的,而 Track Air 使用的 QCC 5100 系列(具體型號是 QCC 5121)具備的晶元級主動降噪,自然成了真無線產品的「希望之星」。

根據官方的說法,在開啟主動降噪和入耳式帶來的被動降噪後,Track Air 總體能帶來 30dB 的降噪效果,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自家有線產品的 20dB。

在實際的體驗過程中,我覺得用這個數字來描述 Track Air 降噪效果是沒有意義的,能具體展現其降噪能力的,還是在不同噪音環境下的主觀感受。

舉個例子,洗衣機發出的噪音頻率是多種類型的,既有非常低頻的「轟隆隆」噪音,也有注水時的水流聲這種中頻噪音。顯然 Track Air 更擅長處理非常低頻的噪音,戴上之後洗衣機的轟鳴聲立刻就被削弱到難以察覺的底部。但同時注水聲幾乎沒有任何削弱,反而因為低頻噪音被消除後更明顯了。

而大耳降噪產品在聲音處理的「深度」方面不僅更強。同時「廣度」也更寬,整體上要細膩得多,所以戴上之後「世界瞬間安靜」的感覺會非常強烈,而 Track Air 雖然依然也有類似的感受,但卻感覺像是不完整的。

當然了,從降噪效果上對比兩者根本毫無意義,更多人想知道是,在通勤路上比如公交或者地鐵上,Track Air 的表現如何。

在細說感受之前,首先要說一下 Track Air 具體的降噪設置。在 6 月初更新了 app 之後軟體才正式支持了 Track Air ,這時我們才能使用 Track Air 的手動調節降噪級別功能。

Track Air 把降噪功能分為了自動降噪和手動降噪兩種模式,我個人建議是一直使用手動降噪,並把一邊的觸控操作改成環境音。

在手動降噪中,Libratone 把降噪調節細緻的分為了 30 個檔位,但其實大致可以分為四檔,大約在 7、16、24 這三個檔位切換的時候,會有明顯的降噪效果變化,有意思的是隨著級別的調高,app 中的背景也會變得越來越模糊。

由於降噪效果並不像大耳降噪那麼強,所以我個人建議一直開到滿也就是 30 就行,自廢功力在這裡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受制於外界噪音的種類,無論是公交還是地鐵,Track Air 都無法將噪音完全消除,效果比較好的低頻也只是能減輕,包括地鐵和公交運行時的機械轟鳴聲在降噪開到最大的情況下依然是可明顯感知的,要完全消除它們也確實有點強人所難,此外對於人聲也沒有太大的效果,那種降噪的氛圍和儀式感要弱了不少。

但我仍然會把 Track Air 作為我固定的通勤耳機使用,一方面是因為它的佩戴相對比較穩定,不需要我經常去固定一下,同時造型方面也比較獨特。另一方面降噪效果也是明顯存在的,總體來看隔音效果在真無線耳機中依然獨樹一幟,綜合體驗上佳。

關鍵還是在於把大耳的降噪效果寄望於一個小巧的真無線耳機中目前並不現實,如果你認清了這一點,那 Track Air 就能很簡單的讓人滿意了。

至於音質方面,森海塞爾 Momentum Ture Wireless 可謂獨一檔,Track Air 的表現也比我想像的要好,中頻部分表現穩定而細膩,低頻我喜歡將音效打開到低音增強,雖然對下潛沒什麼幫助,但是量感會比較足。

我眼中的幾個遺憾之處

不過遺憾的是,目前 Track Air 只支持 SBC 編碼,在諮詢官方之後表示 aptX 協議支持目前還在研發測試當中,當測試完成之後就會以固件更新的形式加入。但目前,我們依然要忍受延遲和音質都不算太好的 SBC。

另一件值得提一嘴的遺憾就是 Track Air 沒能支持 TWS Plus,TWS Plus 簡單來講就是左右耳都能單獨與手機進行數據鏈接,而不必在通過左右耳的配對。顯然這樣有助於減少最影響使用的一個問題——延遲。

那麼 Track Air 的延遲表現怎麼樣?實際上在宣布不支持的 TWS Plus 的那一刻,Track Air 就不適用於進行遊玩吃雞類射擊遊戲了,因為開槍動作和聲音之間的延遲會嚴重的造成遊戲體驗的割裂,但是像我主要玩的 2D 格鬥手游火影忍者,雖然能感覺出來有一點點滯後,但基本無礙遊戲體驗(測試機型 iPhone XS)。

至於遊戲之外的體驗,比如 Android 機型的大屏影音應用,目前只要是腦子正常的廠商都會講軟體補償與耳機硬體協調好,所以在影音體驗方面基本上沒什麼問題,2019 年還出現音畫不同步話那應該就是態度問題了(測試機型一加 7 Pro)。

最後,我再提一個有些人沒有注意到的一個功能——多設備連接。作為一個出門至少帶兩個手機的雙機黨(雙機黨早已並不罕見),我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iPhone 連接著耳機,並在口袋中播放音樂,手上則拿著大屏 Android 進行刷微博等日常操作,但有時碰到某些有意思的土味微博視頻就很想看一下,而這個時候就很尷尬,換成另一台手機使用感覺體驗不連貫,將耳機斷開連到手上拿的這台又很麻煩。

其實養成我這個「不好」習慣也有 Spotify 的一份功勞,它多設備之間協同操作讓我在任何裝載了 Spotify 的手機(或者電腦)上都能夠控制播放音樂,而作為一個 Spotify Premium 用戶它是我的主力播放器。多設備同時連接功能配合 Spotify 則能完美解決我的任何問題。

退一步說,多設備同時連接還意味著你到辦公室的時候不需要斷開手機就能夠和辦公電腦繼續連接,從而達到一個無縫的體驗。而多設備同時連接功能也是讓 BeoPlay E8 2.0 成為我 Track Air 之前主力通勤耳機的主要原因。

換成 Track Air 之後,我在通勤路上幾乎不再會將兩台手機隨性換著用(另一個原因是一加 7 Pro 的 90Hz),這個問題雖然暫時讓我(被迫)主動迴避了,但內心還是覺得非常遺憾。

如果你問我會不會將 Track Air 推薦為主力的通勤耳機使用,如果你是 iPhone 用戶和最新三星手機的用戶,那我會認為 AirPods 和 Galaxy Buds 仍然是與其自家生態配合最好的產品。

如果你是另外的 Android 手機用戶,那我會推薦 Track Air ,它設計出挑,續航優秀,支持主動降功能,充電盒設計小巧且支持無線充電,這些出色的特點能掩蓋很多它的不足支持,況且隨著固件版本升級,未來一些更高級功能加入也指日可待。

最後一個問題,Track Air 有沒有達到我去年文章中的期望?我覺得依然還有一段距離,比如充電盒設計還可以更出色,主動降噪的演算法也應該還有提升空間,aptX 和 TWS Plus 更是管飽的硬功能。

不過這也並不妨礙 Track Air 成為上半年我最喜歡的真無線耳機之一,同時也對接下來採用同系列晶元的產品,抱以了更大的信心。

最後我們再來回顧一下 Track Air 這款國內首發高通 QCC5100 系列晶元的真無線耳機,究竟有那些優勢以及不足之處。

優點:

獨特的家族式外觀設計

本體 6 小時續航,加上充電盒可提供 24 小時續航

充電盒小巧且支持無線充電

支持主動降噪

ip54 的防汗功能

遺憾(目前):

充電盒不耐磨

不支持 aptX

不支持 TWS Plus

不支持多設備連接

不支持定位找回功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macOS 的「Sidecar」有多好用?我甚至有了想入手大 iPad 的衝動
中國電影市場增長迅猛,預計 2020 年票房收入將超過美國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