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同讀馬雲和豐子愷的意趣

同讀馬雲和豐子愷的意趣

生活的藝術就是藝術地生活

文|朱小棣

(文化特約作者)

讀書是一種緣分,同時讀兩本書就更是一種奇特的緣分。那日我從波士頓公立圖書館同時抱回了兩本風馬牛不相及的書,《馬云:未來已來》《你是這世界的慈悲:豐子愷說剎那與永恆》,剛巧就是這樣的一份奇緣。若是讓我單獨分別來讀這兩本書,很可能一本都讀不下去,或是草草翻完了事,悟不出許多的新鮮道理。可是由於同時手頭剛好有這兩本書,逐一交替地翻閱,便幡然有了全新的領略。

看馬雲的書,原本是帶著對於未來的焦慮和想要學習如何應對的期待而開始的。讀豐子愷的書,本來倒是想喘口氣,偷閑一把,回味一下歷史的酸甜苦辣,玫瑰芬芳。結果和預期的完全相反,前者並未能打消我的焦慮,反而是後者讓我對未來餘生有所釋然。

馬雲的書共分四章,分別是「21世紀的全球化」「阿里的下一個10年」「馬雲的互聯網世界觀」「年輕人就是未來」。各章節中也有許多高調的小標題,什麼「未來三十年」「當東方遇見西方」「一家偉大的公司,必須解決社會問題」「幫美國中小企業實現『中國夢』」「機會就在眾人抱怨的地方」「企業家要思考十年後的事」「三十年後不忘初心,就是成功」「『她時代』的經濟更有味道」,可是讀起來既沒有使我心情愈加激動,也未能安撫我一顆焦慮忐忑之心。倒是對於最近剛剛發生的有關馬雲的網紅議論(996與黃段子)有過一絲劇透的感覺,例如這樣兩個小標題:「明天開始,生活是我的工作」、「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修屋頂,年輕力壯時生孩子」。

豐子愷的書,顯然系今人所編,所以才會有這種貌似佛繫心靈雞湯的書名。書分五輯,先後取名為:「人生中,初心是彼岸」「鬧市裡,溫愛是慈悲」「心靈處,童心是本心」「80年人生,真味是苦中甜」「塵世里,覺知人地天」。相對於各自收錄的文章內容,每輯的名稱雖然顯得很文藝,卻有些牽強附會。僅以開篇的兩篇文章為例,就足以說明是怎樣地文不對題,或者說是題不配文。第一篇《嫁給小提琴的少女》,講的是一個女孩子原本以為可以有柏拉圖式的戀愛,結果男孩子不肯,令之失望,轉而學習小提琴得以解脫。第二篇《伯豪之死》記敘一位超凡脫俗、獨立思考、我行我素的中學同學,成年後卻鬱郁不得志,害傳染病夭亡。前後兩個人物皆沒有能夠憑藉初心抵達人生的彼岸。難道說,初心就是永遠也達不到的彼岸?果真如此,倒也算是警世恆言,可是與當今流行的話語和規範理念卻又剛好截然相反。所以結論只能是,這樣編造出來的第一輯的名稱,文不對題,附會牽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新文化 的精彩文章:

《少年維特之煩惱》:高尚的愛
別對「其他」視而不見

TAG:財新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