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李商隱:那封「查無此人」的信

李商隱:那封「查無此人」的信

唐朝的發展就像過山車,很有意思的是,我們會發現,能被大家熟知的著名詩人的數量與唐朝的軌跡是一毛一樣的,盛唐最多,初唐、中唐次之,晚唐最少。

畫出來大約就是這樣的一個圖

李商隱:那封「查無此人」的信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事實證明,大量精神糧食的產出,都是要有一個安定溫暖的搖籃的,如果國家不太平的話,偉大的文學作品依舊會出現,但是整體的發展往往就沒有了氣象,那種氣象就是我們常常念叨的盛唐氣象、大漢風采。

說到盛唐離不開李杜,而說到晚唐,依舊離不開「李杜」,在晚唐,李商隱同志,字義山,號玉溪生,與杜牧號稱「小李杜」,與溫庭筠號稱「溫李」,他撐起了晚唐詩壇的半壁江山。

李商隱:那封「查無此人」的信

據統計,李商隱留下的詩大約是600首,在傳奇國民讀本《詩三百里》,李商隱排行第四,入選詩歌22首,第一到第三分別是,詩聖(杜甫38首)、詩佛(王維29首)、詩仙(李白27首)。

大部分人最熟悉的,應該是他的那幾首無題詩。什麼「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等等等等。

為什麼?

因為那是愛情呀!

李商隱寫得最好的無題詩說得都是愛情的失意。

李商隱應該是有過幾段失意的愛情,但是都沒有確鑿的證據,只能從他的無題詩中揣測一二,畢竟如果不是為情所傷的人,很難寫出「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他的感情生活向來是有人研究的,其中以一本叫《玉溪詩謎》最為著名,作者蘇雪林,考據出了李同學和女冠(女道士)的三角戀情,以及他與王妃的凄絕愛情……不過,在本書中作者的主觀猜測和推理幾乎不加節制,很讓人懷疑它的可信度,有讀者老爺有興趣可以去找出來看看。

李商隱最深刻的一段感情毫無爭議,就是他與王晏鎂的婚姻。

初相遇是在王家中,只一眼,就註定了終生,公元838年,李商隱娶王晏鎂為妻。

李商隱一生東奔西走,他們一起生活的日子並不多,但是他們在一起的日子雖然過得有點清苦,但夫妻倆卻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並且育有兩子。

關於李商隱的兒子,還有個傳說——「樂天投子」,白居易是李商隱的超級粉絲,雖然他比李商隱大好幾十歲,臨死前,他跟李商隱說「我死後,得為爾兒足矣」。

白居易去世後不久,李商隱就生了個兒子,取名白老,結果這個白老有點笨笨的,損友溫庭筠說,這要是白居易轉世,那真是對不起白先生了,後來李商隱又生了個兒子,叫李袞師,倒是聰慧之極,只可惜留在史書上的記載少得很,也不知辜沒辜負白居易。

李商隱:那封「查無此人」的信

公元851,李商隱隨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往四川任職,這一年夏秋之交,王氏病故。

此時,李商隱的那首《夜雨寄北》還在路上。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寄往家鄉的信封上或許還寫著「妻王晏鎂親啟」,可惜,這是一封註定「查無此人」的信,舉案齊眉的日子,李商隱再也等不到了,在剩餘的人生日子裡,只剩自己徘徊淚凝,迷茫路上伴孑影。

公元857年,李商隱正月又回到了洛陽崇讓宅。他的生命時光只剩下了一年,在這裡他留下了一首詩,有題卻更似無題: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千百年來無數名家前赴後繼的研究,依舊無法吹散籠罩在它身上的迷霧。

或許它真的只是義山又一次夢到了王氏,醒來後傷感的喃喃自語。

858年,45歲的李商隱去世,他終於可以和自己的妻子共剪西窗燭,說一說蜀地的夜雨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