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古生物學家發現6000萬年前魚群化石,定格259條遊動的魚

古生物學家發現6000萬年前魚群化石,定格259條遊動的魚

大部分魚類都喜歡成群結隊地遊動,研究表明這種群體行為有助於魚群抵抗捕食者的侵襲,有效提高獵食效率,還能藉助水波節省體力。最近的化石證據表明,這種群體行為非常古老,因為在一塊距今6000萬年的化石上,保存了魚群集體行動的證據。

這塊化石長0.57米,寬0.375米,是一塊僅0.2平方米的石板化石。化石雖小,但卻包含了259條類似小銀魚的魚類,根據古生物學家鑒定,這種魚類是一種已經滅絕的物種,它們在至少6000萬年前,生活一個山間的湖泊中。由於某個突發情況,這些魚被定格在了成群遊動的狀態。

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上的研究報告中說:「這個魚群化石表明,至少從始新世開始,魚類已經開始通過一些群體性的行為規則形成魚群。」一直以來,關於已滅絕動物的社會組織研究,都缺乏確鑿的證據,從這個方面來說,魚群石板的發現很有意義。

這款化石保存在日本福井縣的恐龍博物館,但是據推測,它的「原產地」應該是美國科羅拉多州的綠河組。綠河流域作為世界著名的化石產地,出土過大量動植物化石。

化石中的魚群朝著同一方向前進,根據單條魚的大小,研究者判斷其應該為幼魚。他們通過每條魚的位置和方向,重塑了這群魚的行為規則,並模擬出魚群的遊動模式,隨後將這個模式與化石中的情況進行了比較。

結果表明,這群魚和現代魚類有著相同的群體行為準則,即近距離的魚之間為了避免碰撞保持一定的距離,同時又吸引較遠距離的其他魚靠近。魚群中的個體之間保持著距離上的平衡,既不太近也不太遠。

在這個群體中,魚群可以將被捕食的風險降到最低,每條魚都遵守群體行為準則,以免成為群體內的邊緣成員而面臨危險。因為在群體中,更安全的中心位置,魚的密度越高,越靠近邊緣,密度越低,距離危險也就越來越近。

你對6000萬年前的魚群化石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

請隨手關注、點贊、評論,每天一點泛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UN知識點 的精彩文章:

氣候變暖會讓西伯利亞適宜居住嗎?俄羅斯科學家通過計算給出答案

TAG:FUN知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