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齊國復國的英雄田單,最終的結局為何是客死異鄉?

齊國復國的英雄田單,最終的結局為何是客死異鄉?

田單作為管理臨淄市場秩序的市掾,以非凡的膽識和能力火牛陣的創始人,以五千士兵便擊殺燕軍統帥騎劫,將二十餘萬燕軍驅逐出境,迎接齊襄王法章回到臨淄複位,成為齊國能夠復國的最大功臣。

復國後的齊國依靠豐厚的積累,短時間便恢復帶甲數十萬的強盛景象,但令人不解的是,作為首功之臣並受封為相國的田單,最終被選擇交換到趙國為將,並最終客死異鄉,這究竟為何?

先說說為何田單會失勢,田單驅逐燕國的過程中,始終沒有培植起自己的直屬勢力,即墨的五千兵力也非其私屬,在驅逐燕兵雖以勤王之師的名義,但匯聚的軍力多是齊國各地的宗親舊部,也並非是對其效忠的部屬。

也許會有人覺得田單名揚天下,自會受到萬民擁護,但實際上田單的名望,是後世儒家為其宣揚的,在當時田單的功績,只能算作其效忠君王的常規之舉,雖然勞苦功高也並不會受到格外的宣揚,畢竟功高震主的事情進而謀逆是君王格外防備。

田單以弱勢兵力能夠帶領諸將復國,又能夠擁立齊襄王登基,但是他特立獨行的性格,又與王室血緣較遠,受到很多齊國宗室的猜忌和排擠,所以田單為了能夠保住權勢,引兵攻打狄城,可惜戰局的發展並不盡如人意,昭示了齊國的虛弱。

田單在國內軍事的層面而言,沒有軍事舊部的支持,齊國財政與農業生產都百廢待興,面對列國的虎視眈眈,趙國無疑是最好的合作夥伴,因此趙國欲進攻燕國,並以三個大城市加上一些小村城鎮,共五十七個送給齊國換來田單,齊國無論從國恨還是家仇亦或是現實利益,達成這筆交易都是最好的選擇。

就這樣田單被交易到了趙國,並挂帥出征燕國,但田單在趙國也沒有根基,雖攻下燕國三座小城,卻與用作交換田單的城池不相匹配,他的軍事能力也展露無遺,因此很快便也消失在了史書的記載中。

由於田單是以交易的方式到了趙國,即使趙國不肯對其重用,其所屬權也不再歸於齊國或者其自身,因而不能如同其他名將般,自行的選擇效忠的國家,只能夠留在趙國孤獨終老。

此時的趙國國勢上升,是與楚國比肩能夠抗衡強秦的軍事大國,齊國雖是母國卻無力庇護,燕國更是仇敵絕無可能,而韓國與魏國都已衰落,面臨秦國的進逼毫無還擊能力,僅有楚國能夠接納田單,但楚國宗親勢力比之齊國更甚,若想在楚國大有作為簡直堪比登天。

秦國倒是既庇佑田單,又能為其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但先祖孟嘗君的過往可以提醒田單,若是到秦國不受信任事小,丟了小命也不足為奇,因此田單想想也只能夠作罷,何況趙國待田單尚算優厚,既有封地又能禮敬有嘉。

田單在趙國的封地安平,在現今的河北衡水,春秋時原屬鮮虞國,戰國時先是中山國,趙武靈王時終於歸屬趙國,既有農耕之便,又是溝通中原險關要地,戰略地位如此重要,足見趙國誠意,田單死後葬於安平城內,也算是榮寵至極。

應該說田單是個傳奇人物,以邊緣血親的底層小吏,以封建迷信和故意煽動,凝聚起即墨抵抗的決心,並能利用燕國的內部矛盾,促成騎劫替代樂毅,使用火牛陣五千人便將二十餘萬燕軍驅逐,重新光復齊國的政權。

但田單也是悲劇人物,即使為齊國立下如此功勞,卻在需要的時候就賣給他國,趙國雖然對他禮遇有加,但從趙奢的言論就知道,趙國宗室對他也是防備極深,所以他後半生的碌碌無為早已註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臻貴 的精彩文章:

TAG:多臻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