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要斷掉變易生死,怎麼理解?
問:成佛要斷掉變易生死,怎麼理解?
答:生死分兩種,一種叫變異生死,一種叫分段生死。一般講的生死是指分段生死,就是指從出生到死亡,有一段時間。變異生死是指第八識一直在一點一點地更換種子,包括凡夫做好事、壞事或者形成果報而改變種子。這裡是用的「異」,指部分汰換,不是全部整體性換掉。這個異是生、住、異、滅的異。而你所說的「易」,是交易的易,是整個全體換掉。這兩個字在意思上有區別,不能用錯。
菩薩在八地以前,要汰換染污種子。染污種子是一念無明,這是屬於解脫道上的煩惱,包括十使(五上分結和五下分結)。使,就是驅使的意思,你會被煩惱驅使去做一些事情。另外一種叫塵沙惑,又叫無始無明。這是破參之後才會跟它相應的煩惱,所以也是從破參之後才能汰換它。比如你不知道第八識的思心所是什麼、想心所是什麼。
以前我們的學員破參之後很急於去修學百法明門,這就需要做觀行,觀行有相、名、分別。這可以增長智慧,但是如果你的真如三昧不是很牢固,那個智慧就屬於世間智,還是會在三界裡面輪迴,沒有辦法讓你得到解脫。出世間智和世間智是不一樣的,出世間智會讓你離開相、名、分別。一個有出世間智的人不會認為自己有智慧,甚至也不會認為自己有出世間智。因為這些都是按照世俗諦去說的,都是如夢如幻。
智慧,要通過觀行去證。五蘊才有智慧,七轉識才有智慧。七轉識屬於覺知心,屬於五蘊。五蘊不是真我。大乘見道者證下品的平等性智,他們知道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他們能夠普遍地尊重其他的有情,而沒有大乘見道功德的人則常常會看不起人,未悟的人可以用這個標準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大乘見道,雖然這只是比量,存在一定的誤差。大乘見道證下品的妙觀察智,他能夠現觀第八識的妙作用,般若慧源源而生,因此能夠妙解經教,說法自成一家,不會拾人牙慧。但平等性智和妙觀察智,都是在世俗諦上說。覺知心本來就是如夢如幻,覺知心成就的智慧更是如夢如幻,所以在勝義諦上說「無智亦無得」。
我們其實是在玩一個大遊戲,整個宇宙世間包括我們自己在內,全部都是變化出來的,可以說是數據、資料。除非你不玩這個遊戲,沒有辦法離開這個遊戲。類似的比喻大家可以看電影《盜夢空間》《黑客帝國》《異次元駭客》,去體會那種心境,如果這一切都是夢幻泡影,你會怎麼做?你會怎麼樣去看待這一切?
一切都是無智亦無得,既沒有覺知心,也不可能讓你得到什麼。反過來,你也不用擔心失去什麼,原本就是無所得,這樣你就能夠遠離顛倒夢想,你就不會擔心什麼、害怕什麼。比如你會不會擔心犯戒?修行人很擔心自己會犯戒。一個明心的人對於這些戒相是「心無掛礙」的。他有這個功德受用。比如真觀被人污衊為「破和合僧」重罪,雖然當時會生氣,這個是習氣使然,但是我在見地上知道「罪不罪不可得故」,沒有所謂的犯戒和持戒的差別相。我的反應集結成《荷擔如來末法事業》電子書,大家可以看看,不但一點都沒有小媳婦的心態,反而將這個煩惱成為佛菩提道的助緣。
如果你把一切都當成是真實存在的東西,你就受到系縛了。不管你是正當還是不正當,你是持戒還是破戒,你都在煩惱當中,都在系縛裡面。所以,對我們來講,不是區別某件事的是非對錯,究竟的真相才是重點。究竟的真相就是一切都是夢境。如果你不知道這一切都是夢幻泡影,你就一直都在系縛裡面。要怎麼實證這個真相呢?這要破參才能夠證明。但是先相信正教量,再想辦法去求證。破參後你就知道只有第八識才是唯一的真實,這個時候你才能夠離開顛倒夢想。看到好人壞人、看到人家幹壞事,甚至你自己,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因為你知道一切都是本來無生,無所得,所以你就「心無掛礙」了,就算你究竟成佛也是夢幻泡影。
※正信的佛教:十業之果報
※你行善,你就享福;你造惡,你就受罪
TAG:會點代碼的阿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