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專家學者共議新時代的教育理念和閱讀推廣

專家學者共議新時代的教育理念和閱讀推廣

近日,由中國版權協會主辦的遠集坊第二十一期在京舉行,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朱永新、騰訊主要創始人陳一丹分別圍繞「新時代:教育的理念與實踐」發表演講,並與來自教育界、出版界的專家學者以及教師代表進行了深入研討。

「今天全球經濟越來越崇尚創新為本,而教育是創新之母。教育不僅僅是教,即教授知識和技能,更是育,即培育人的品格、人格。」陳一丹創辦的一丹獎是全球最大的教育單項獎,被業內人士稱為「教育界諾貝爾獎」。他介紹了幾位獲獎者及其教育創新理念和熱忱,認為創新並不是一個人的事業,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潛能和無限的可能性,希望大家群策群力,跟著前人的步伐持續前進,也為後人播下希望的種子。

回顧新教育實驗的由來,朱永新說,長期從事教育、思考教育的他1999年讀到了《管理大師德魯克》這本書,裡面的一句話「僅僅靠理論流芳百世是不夠的,除非你能夠改變生活」觸動了他,使他成為一個真正的教育行動者,其新教育實驗的夢想也由此誕生。

朱永新從探索和實踐角度介紹了新教育實驗,闡釋了「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即以教師成長為起點、以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他介紹,新教育實驗年度研討會每年集中研究解決一個重大難題,比如科學教育、藝術教育、教師成長、家校合作、生命教育、習慣養成等。因為相信閱讀的極端重要性,新教育實驗的重要工作是推動閱讀,為此,他們研製了中國人基礎閱讀書目、中國中小學學科閱讀書目、中國基礎研究書目等。在新教育實驗行動中,把營造書香校園居於首位,還成立了專業的閱讀研究機構——新閱讀研究所,並研發了不同的閱讀綜合課程。

那麼,新教育實驗中的未來學校是什麼樣的?怎樣才能讓孩子幸福完整、成為最好的自己?朱永新說,他們做了很多探索,從未來整個構建,到學什麼,再到誰來教、誰來學,都建立了自己的初步思考。他認為,未來課程體系必須是有關大生命、大藝術、大人文、大科學的,未來學習一定是集群式的學習共同體。

《中國教育報》2019年06月24日第9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全國政協委員管培俊:把高教領域「放管服」改革進行到底
為鄉村振興貢獻「西農智慧」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