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總動員4》:皮克斯的又一部傑作
大家好,我是動畫迷貓。
上周五,對於全國的動畫迷來說都是要被永遠記住的一天。
因為有兩部大家等了很久的電影終於上映了。
一部是已經等了18年終於上映的《千與千尋》,另一部就是花了9年才問世的《玩具總動員4》。
這種神仙打架的場面還真是難得一見。
今天,文章的主角就是《玩具總動員4》。
其實《千與千尋》和「玩具總動員」系列還蠻有緣分的。
宮崎駿與「玩具總動員」掌舵人約翰·拉塞特此一次見面是在40年前,
後來,宮崎駿創作《龍貓》的時候,他們倆成為了朋友。
龍貓甚至作為彩蛋出現在《玩具總動員3》里。
其實,一開始聽說要拍《玩具總動員4》的時候,本貓是拒絕的。
因為《玩具總動員3》作為這個跨越了15年系列的句點是再完美不過的。
當即將上大學的安迪把玩具們送到邦妮家,大家互相揮別的時候,不知道別人是怎麼樣,本貓眼淚嘩嘩的。
所以大家很怕這個代表了很多人的童年會翻車。
想想今年有多少大型翻車現場,《權游》就不用說了,《黑鏡第五季》全系列最差,《黑衣人:全球追緝》也是一臉問號。
《玩具總動員4》一開始就不順,約翰·拉塞特因為Metoo辭職。
他離任了,留下了這麼一個大坑,大家對於這次重啟是沒有信心的。
他的性醜聞事件,對於這個系列的危害是長久的,皮克斯表示《玩具總動員4》以後短時間內系列不會再重啟。
約翰·拉塞特曾經對於「玩具總動員」系列,就是父與子的關係,沒有拉塞特,就沒有「玩具總動員」。
當初,拉塞特和艾德·卡特姆在金主爸爸喬布斯的支持下,創立了皮克斯。
從1986年的《頑皮跳跳燈》開始,皮克斯這個名字就代表著動畫界的天花板。
《玩具總動員》是皮克斯打開迪士尼重要的一記敲門磚。
拉塞特要做一個不僅小朋友能嗨,成年人也能嗨的作品。
他覺得這樣還不夠有挑戰性,風格還要跟迪士尼以往的動畫片完全不同。
1995年,史上第一部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上映,全球票房3億5千萬。
次年的奧斯卡上,《玩具總動員》還得了一個特別成就獎。
像迪士尼花了74億美元收購皮克斯,那都是後話了。
美國人有多愛這個系列呢?前三部爛番茄新鮮度至今還在100%。
好在,《玩具總動員4》沒翻車,守住了皮克斯的尊嚴。
它不但沒翻車,成績並不輸前三部。
豆瓣評分,四部里的最高分,甚至被催淚的《玩具總動員3》還高。
美國人就更愛了,爛番茄新鮮度98%。
「玩具總動員」系列在老美心中的國民度,可不是一般的高。
拋開這些數字不談,作為一次重啟。
它跟以往的三部很不一樣,這一次的重啟是真·重啟,是對這個系列的真·告別。
上一部安迪離開了,這一部胡迪也離開了。
在看《玩具總動員4》之前,很難想像靈魂人物胡迪會離開他的主人。
說實說,本貓是捂嘴把最後的戲看完的。
他為什麼會選擇離開?
在這裡,先復盤一下,前三部里的胡迪,鋪墊從第一部就開始了。
在《玩具總動員》第一部里,胡迪可不是現在這般偉光正,他以自己是安迪最喜歡的玩具自居。
當巴斯光年來的時候,他非常害怕自己會被取代。
在經歷了一系列的事件後,他成長了,他懂得了友情,也懂得了分享。
胡迪真正成為了安迪玩具們的團魂。
在《玩具總動員2》里,胡迪偶然間發現自己原來很有名。
在他面前有兩個選擇,一是回到安迪的身邊,但可能會想片中那樣,如果自己懷了,就會被拋棄;一是去博物館,受到大家的喜愛。
他最終回到了安迪身邊,明白自己是一個玩具。
這一部講的玩具的意義。
在《玩具總動員3》里,安迪長大了,要去上大學了。
雖然胡迪之前說過,他不想錯過安迪長大的每一個瞬間,但離別的時候還是來了。
他自己也成長了,玩具與主人之間的真正關係,是在於陪伴,即便換了一個主人。
而到了《玩具總動員4》,胡迪面臨了失寵,新主人邦妮漸漸冷落了胡迪。
一開始的胡迪並沒有覺醒,還是固執地認為,不管自己開不開心,都要守在主人的身邊。
他甚至偷偷鑽進了邦妮的書包,暗中護送她去幼兒園。
為了幫助邦妮克服社恐,胡迪從垃圾堆里撿了幾個垃圾,悄悄放在邦妮面前,邦妮自己動手做出了一個新玩具。
叉叉,主人邦妮的新寵,身體由垃圾構成,主體是一個塑料勺子。
叉叉認為自己只是垃圾,並不是玩具,所以一遍遍逃走。
而為了哄主人開心,胡迪不得不一遍遍把叉叉抓回來。
作為一個「玩具」,胡迪很稱職;作為團隊的領袖,他更是完美。
《玩具總動員4》並不是新瓶裝舊酒,他探討了一個大家從沒想過的問題,玩具的價值是什麼?
一個玩具的價值,到底要依據什麼標準來判定?
是不是僅僅靠主人的垂青,玩具就有價值了呢?
如果玩具的價值只是被主人玩,在主人需要的時候在主人身邊,它就有價值的話。
萬一哪一天,主人有新玩具了,或是已經到了不玩玩具的年紀,玩具的價值就不在了么?
《玩具總動員4》破天荒地給了玩具們一次主動選擇的機會,留下或離開。
一開始,胡迪並沒有想過自己會離開主人這件事,因為他不想錯過主人成長的每一刻。
在這裡,影片又拋出了另外一個問題,玩具對於主人的付出,是不是一種對於主人寵愛的佔有?
要說付出,胡迪身邊的玩具,都沒有他付出的多,記得在《玩具總動員3》結尾,安迪打包,都把胡迪單獨放在一個紙箱里。
在前三部里,為了主人,胡迪赴湯蹈火在所不惜,他把主人開心等同於自己開心。
在他的認知里,玩具就是指主人的私有物,他們的功能就是陪在主人身邊,逗主人開心。
而在《玩具總動員4》里,玩具和主人第一次平等了。
還記得缺席了一整部《玩具總動員3》的牧羊女么?
在這一部里,牧羊女變成了俠女,她有著自己的想法。
在外面兜兜轉轉幾年,牧羊女已經不需要任何一個主人。
而反觀胡迪,在《玩具總動員4》里,他迷失了,搞不清自己幹什麼才是對的。
他對於新主人邦妮傾注了一切,當他跟小夥伴第一次解救叉叉失敗的時候。
他不顧其他人的安危,也要搭救叉叉,為什麼他這麼軸?
因為他覺得,只有這麼做,邦妮才會開心,他才會有價值。
他把這個這個所謂的價值看的很重,而牧羊女點醒了胡迪。
要說作為「後拉塞特時期」 的《玩具總動員4》,牧羊女身具女權的特質。
練就了一身生存的本領,有一套自己的價值觀。
她明白,玩具不該在櫥窗里苦等新主人的寵幸,就像同在這一部的蓋比娃娃,以為只要把發音裝置修好了,就會被人喜歡。
玩具也可以是自由的,在胡迪的眼中,牧羊女自由,是因為她被主人遺棄。
對胡迪來說,被主人遺棄等同於被處以極刑。
《玩具總動員3》里的草莓熊,被主人遺棄後,因愛生恨;在《玩具總動員4》里的瀟洒公爵,因為不能像廣告里那樣飛車,被主人遺棄。
牧羊女為胡迪戳破了那層窗戶紙,教會了胡迪,主人並不是一個玩具的全部。
她看出了胡迪之所以離不開主人,不是主人需要他,而是他需要主人。身為玩具的「自尊」,蒙住了他的雙眼。
用一句話講,他這只是自我感動,再看他在幼兒園幫助邦妮的行為,真的有幫到邦妮么?邦妮那天有交到新朋友么?並沒有。
邦妮有了新玩具,克服了恐懼,可那只是暫時的,邦妮沒走出舒適區,胡迪也沒有走出舒適區。
胡迪最後沒有回到邦妮的身邊,他明白了陪在主人身邊,並不是玩具的一切。
至此,胡迪完成了身份認同,可以不用再依附於主人。在前三部里,他遭遇過的被人取代、不被需要等問題已經不再困擾他。
這一次的道別,是一次主動的道別,是胡迪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無怨無悔的道別。
「玩具總動員」系列花了24年的時間,完成了一個玩具真正的自我認知,同時開了一段新的冒險,可能,下一次胡迪現身,就是在番外篇里了。
在《玩具總動員4》里,我們拋開了以往的框架,真正從一個玩具的角度來看待世界。
不得不說,你爸爸還是你爸爸,皮克斯能在已經被大家公認完結的地方重新開始。
這可能是皮克斯矗立這麼多年二不倒的原因,總以一種我們想不到的方式,告訴我們人性的小美好,這也是我們喜歡皮克斯的原因。
雖然這一次的告別,略顯傷感,卻合情合理,期待下一次與胡迪的相遇,下一次的久別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