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到了,想去西藏嗎?高原反應真的那麼可怕嗎?
當旅行遇上高原反應
畢業季到啦,想必大家都想來一場所走就走的旅行,但…去哪兒旅行呢?四川黃龍?西藏?
旅行是一件讓人幸福的事兒,但地方沒選好就是讓人頭疼的事兒了。
夏天是去高原的旺季,但當旅行遇見高反,就只能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高原反應】
海拔往往是旅行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因為人類到了海拔3千米以上就有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不適,我們稱之為「高原反應」。
【高原反應的產生】
海平面空氣的含氧量是21%,而海拔3千米以上空氣當中的含氧量只有百分之十幾。
當氧含量很少時就會引起缺氧,人體反應最靈敏的器官就是腦。
- 缺氧以後腦動脈擴張,心跳加速以後血液就更快地被輸送到腦子裡,腦子處於充血狀態,有時候會出現頭痛、頭暈,興奮、失眠等癥狀。
- 如果缺氧繼續加重,腦細胞就會水腫,從而出現腦水腫,這是比較危重的情況。
- 肺臟也會出現缺氧,早期覺得呼吸急促、胸悶心慌,如果重的話也會出現肺水腫。
【如何預防高原反應】
輕症的高原反應只是各種不適,重症可能出現生命危險。所以每個去高原的人都會擔心並且想要做一些預防性的措施。
1.急性反應的預防
其實我們登山時只要不是太快地一下子到海拔高的地方,我們的身體是可以逐漸適應的。
或者到了一定的海拔高度後,停上兩三天,然後再慢慢地往上爬也會適應的。因為這些急性的高原反應人體有逐漸代償的能力。
2.慢性反應的預防
但是還有一些是慢性的反應:比如紅細胞增多。人體血液當中,紅細胞攜帶氧氣運轉到全身各處。
【高原反應可引起紅細胞增多症】
在缺氧狀態下,人體會想:是不是運送氧氣的器官變少了呢?它就會發出一個錯誤的指令,來讓紅細胞增多。本來正常人體的血紅蛋白12、13g,增長到16、17g甚至到20g,越來越多的紅細胞不但不能起到增加運送氧氣的能力,反而使血液變得黏稠、流動得更慢。
從而引起另一種疾病,叫「紅細胞增多症」,它反而會加重缺氧。
【生長在高原的人們不會出現紅細胞增多】
生長在高原上的人千百年來不斷地進化,當人體缺氧時不增加紅細胞的數目,而是增加每一個紅細胞攜帶氧的能力。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這種能力。在西藏,很多藏民也是面色暗紅、也有紅細胞增多,按藏醫學的分類來說屬於「龍」型人的「赤龍」屬。
而有些漢族的援藏幹部也會紅細胞不升高,這類人的高原適應性很強!
【那些你不知道的高原訓練的秘密】
在一定的海拔高度下進行大運動量的訓練時,由於缺氧給人體一個刺激,就會短暫地引起促紅細胞生成素分泌的增多,這時會促進紅細胞增加,帶氧量也就增加。
當然也不能長期進行,長期的話血液就變黏稠了,反而不增加了。增加到一定數目、帶氧量非常好的時候正好碰上世界大賽,就從高原到平原去參加比賽,這樣帶氧量比正常人多,成績就可能比以前要好。
【哪些人容易有高原反應】
◆年輕人比老年人多
◆男性比女性多
◆胖的人比瘦的人多
規律:
強壯的一方比稍微弱一點的一方更容易有高原反應。
因為:
強壯的人代謝更旺盛,對氧的需求量也就更大。
年輕人、男人代謝更旺盛,胖的人比瘦的人需要的氧更多,所以到了高原,沒有那麼多氧的時候,就直接倒下了。
反而是那些身材比較矮小、平時看似手無縛雞之力的老翁、女性倒好像沒有什麼反應。
所以在去高原之前 我不建議大家進行體育鍛煉,不要把人體的代謝鍛煉得非常旺盛,到高原沒有氧氣的時候,反而覺得不舒服。
【出現高原反應該怎麼做?】
一旦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時,其實最關鍵的不是吃藥,而是應該馬上吸氧,然後迅速下撤到低海拔地區進行高壓氧艙治療,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有關預防高原反應的藥物,我們下一期再詳細講講。
【你聽說過「偽高原反應"嗎?】
分享一則故事:
2009年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去四川玩,去了海拔是3500-4000米的黃龍。纜車上到3000米的高度,剛沒走一會兒,同伴中一位年輕小姑娘就覺得頭暈、胸悶,蹲下來了。旁邊正好是一個吸氧站,她就進去吸氧了。剛吸上兩口氧氣她就生龍活虎了,可出去走了幾步又胸悶氣短,蹲在了路旁。
後來我就找了一個空的塑料袋罩住她的口鼻,讓她罩著口鼻往前走,小姑娘吸著袋子里的空氣越走越快,完全就沒有胸悶、氣短的癥狀了。
我並沒有在這個袋子里沒有裝氧氣,那為什麼小姑娘就不胸悶氣急了呢?
這是因為我看出3000米的海拔,對她這種身材比較嬌小的女性來說,不一定會有什麼高原反應,只是她害怕了、過度透氣了,體內的二氧化碳呼出過多,這在醫學上叫呼吸性鹼中毒,就會出現胸悶、氣短的癥狀。
所以當我們把塑料袋罩在口鼻上,呼吸的時候就會把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重新吸進去,這樣很快就調整了體內的二氧化碳平衡,也就不會有胸悶氣急的癥狀了。
總結:
高原反應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不用過度擔心~
當你出現高原反應的時候,先告訴自己可能是緊張、不要害怕,然後多吃點有熱量的東西,因為寒冷和飢餓可以消耗我們的體力,定下心、整裝待發!
當已經去到了高原,又應該如何減少高原反應呢?這個問題我們下期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