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問世間,對愛情最堅貞的是什麼動物?

問世間,對愛情最堅貞的是什麼動物?

蛤蚧又名仙蟾、石牙、四腳蛇、蚧蛇等等。

學名大壁虎,外皮呈紫灰色,長尺余,雌雄一對的干品可入葯。

清代詩人趙翼在《嶺南物產圖》詩中描述:「蛤蚧脰[dòu 頸部]能鳴,蟾蜍眉有毒。」

這說明蛤蚧是清代嶺南一帶的特產。

蛤蚧盛產於兩廣地區茂密的亞熱帶叢林中,棲居在山岩樹洞間,在滇、閩、台等地及境外的越南也可見其蹤跡。

「蛤蚧」一詞如「鴛鴦」一樣,屬於合成詞。

蛤為雄性,叫聲「蛤蛤」;

蚧為雌性,呼應雄性聲音為「蚧蚧」,故曰「蛤蚧」。

蛤蚧模樣類似蟾蜍、蛇類等讓人看著不舒服。

這種其貌不揚,看上去不怎麼漂亮的生物,卻有著令人心碎的凄美愛情。

蛤蚧很少單獨行動,常常出雙入對,須臾難離,夫唱婦隨。

夫妻倆覓到食物你一口我一口,一起分享上蒼的恩賜,一起在餐後沐浴聖潔的陽光,一起享受愛情的雨露滋潤,一起漫步在草叢、林間、石縫,一起伴著落日的餘暉回到溫馨的巢穴……

大山深處的石壁上,雄性蛤蚧在喊:「蛤,蛤......」

彷彿是說:哥哥我在這裡!

雌性蛤蚧則會呼應:「蚧,蚧......」

依稀應答:姐姐我聽到了。

就這樣,空谷傳來世間的愛情絕唱,聽來異常生動有趣,令人遐思不已。

蛤蚧夫妻間如果一方消失,另一方會四處拚命尋找,直到筋疲力盡,實在找不到了,就會選擇在太陽下把自己曬死,或者觸壁而亡。

如果發現對方的屍體,就會選擇守候在那裡,不吃不喝,耗盡精氣,直到氣絕身亡。

倘若發現對方被人捕捉囚禁,另一方就會義無返顧投身陷阱,任憑人類處置,絕不會選擇背棄愛人,苟且偷生。

人們發現蛤蚧這一特點,往往逮住一隻,就會在那裡慢慢等另一隻自投羅網。

晉代人顧微所著《廣州記》載:「蛤蚧生廣南水中,有雌雄,狀若小鼠,夜即居於榕樹上,投一獲二。」

鳥類中,鴛鴦、天鵝、鶴等也有與蛤蚧相近的愛情信仰。

明末進士陳文龍對鶴進行過詳細的觀察。

他養了兩隻鶴,不久雄鶴死了,留下了孤獨的雌鶴。

一年後,有人又送給他兩隻鶴,陳文龍發現,原來那隻雌鶴從不與新來的兩隻鶴來往。

他記錄那隻雌鶴:「踽踽避之,不同飲啄」。

這隻「為夫守節」的鶴選擇了獨身寡居,從一而終,卻沒有蛤蚧生死相依來得那麼徹底,為愛殉葬來得那麼轟轟烈烈。

人們傳說,雌雄一對的蛤蚧死後,被研成粉末,放在蠟燭上燃燒,會升騰兩股青煙,緩緩升上空中,又會盤旋纏繞在一起,纏綿悱惻,繾綣糾葛,如同「梁祝化蝶」,令人肝腸寸斷,不忍再看,好一個「生則同穴,死則同葯!」

蛤蚧對愛情的忠貞不渝,讓人類汗顏。

人們常常嚮往生死相依的愛情,而事實上,「山無陵……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愛情誓言,經不起柴米油鹽的零敲碎打,經不起車子房子票子的恣意蠱惑。

但「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境界畢竟令人心馳神往,美好的愛情還是值得人們期待的。

至少,人類還可以做到忠貞不渝、相親相愛,執子之手,陪你一起慢慢變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3000年前的這面銅鏡,已然好美!它的主人更令人著迷
民間為何有「狗肉不上席」一說?原因有很多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