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缺愛、自卑敏感、社交恐懼,如何去提升自我價值?

缺愛、自卑敏感、社交恐懼,如何去提升自我價值?

在一個諮詢的案例中,一個生活已經受到困擾的女孩過來諮詢,她深受自卑情緒的影響,無法與其他人產生正常的交往。

她對於自己存在嚴重的認知偏差,從心底里認為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她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一點價值,因此擔心所有接觸的人對她的評價、看法、甚至是一個眼神。

因此為了避免尷尬的社會交往,她開始學會逃避。

從小父母離異的打擊,在她內心中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她沒有去和任何人表達過。父母離異之後她再也沒有見過母親,父親再次成了家,自己也有了一個同父異母的妹妹。

父親的忽略、後母的不公平對待,她將太多的冷漠和嘲諷看在眼裡。在每一天的期盼成長中,只為能夠早日脫離這個沒有愛的家。

缺愛、自卑敏感、社交恐懼,如何去提升自我價值?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愛和歸屬

愛和歸屬的需要是指:人們要求與他人建立情感聯繫並隸屬於某一群體。在社會中交往,我們害怕被孤立,因此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而去選擇隨大流的生活。

從精神世界上來看,家人帶來的愛與安全感是我們面向這個世界,面向困難的一股能量。在愛的汲取中,我們首先期待的是獲得父母的關愛。

小時候聽話的孩子會更加讓父母喜歡,因為孩子的行為符合家長的行為表達。對於那些比較叛逆和淘氣的孩子來說,家長給予的耐心也很少的,因為他們忽略了孩子在家長看來的「行為不當」背後表達的是什麼?

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就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應該從孩子的行為目標中知道,我就想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

而這個需求的滿足的首選對象就是父母,我們之所以說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是長遠的,因為它不僅僅是當時遭遇了痛苦,並且在長遠的生活中影響著我們的思想、認知、及價值觀等等,改變了我們看這個世界的眼光。

我們需要愛,這個是包括了付出和需要,與溝通一樣,是需要一個橋樑去形成通道,彼此的信息才能去得到高效的交流。愛的付出和獲得也是存在這樣的一個通道,而這個通道是多通路的,我們如何高效的獲得愛或者是表達愛,受我們的認知、感受等等方面的影響。

缺愛、自卑敏感、社交恐懼,如何去提升自我價值?

我們通常感受到缺愛的情況包括:

忽視、沒有足夠的關注

沒有足夠的滿足和關愛

冷漠、不公平的對待

打壓、不信任

缺愛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感受到父母的關愛,第一種是因為父母真的是無法表達自己的愛。第二種就是彼此之間接收的愛效率太低。

例如許多父母喜歡用打壓的方式教育孩子,這其實也是一種愛的表達,但是對於孩子來說接收的並不是父母的關愛。

心理學家認為我們心中都是有一個愛箱的,當這個愛箱是滿的時候,我們會感受到自身的美好以及這個世界的美好。但是這個愛箱是匱乏的,我們就會轉移對象,去汲取愛。

因此對於許多處在親密關係中的夫妻來說,愛箱都是缺乏的,卻都期待從對方那獲得關心和愛護,於是兩個缺愛的人不可能滿足對方的需求,因此很容易產生矛盾。

缺愛、自卑敏感、社交恐懼,如何去提升自我價值?

缺愛帶來的直接後果,是自我價值感系統的缺失

自我可以稱為自我意識和自我的概念,由心理學家詹姆士提出,自我就是個體對於其存在的狀態的一種認知,這種狀態包括生理、心理、以及人際關係和社會角色的認識。

詹姆士認為,自我分為主我和客我

主我是指主動的自我,是指進行中的意識流,也就是認識的主體,是自我的主要的動力的部分。而客我是指一個人所擁有的關於他自己所有的信念和知識,客我會制約著主我的活動。

個體在行為時對於自我的概念大概要經歷三個過程:

即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心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形成自我的初始形態,是指出生8個月到3歲,此階段個體主要感知的是自己的軀體,包括支配感、佔有感等。

社會自我:是形成的第二階段,主要是從3歲到13、14歲,這個階段個體更多的是以自我為中心,但是會關注社會的期待,慢慢的根據社會的期待來統一自己的行為。

心理自我:此階段是形成自我的主要階段,在期間特別重要的是發展了自尊和自信的兩個概念。心理自我一般從青春期到成年,此階段個體能夠知覺和調節自我心理的狀態,並根據社會的需求和自我的需求,去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和行為。

此階段更多的是強調自我價值的形成,自我價值感知系統,是你對於自我狀態的一種認識和評價的形成,若在此階段形成錯誤的自我認知,就可能造成自我價值感知系統的失調。

缺愛、自卑敏感、社交恐懼,如何去提升自我價值?

如何獲得自我價值感?

1、重新的去認識自我

羅傑斯(C.Rogers)認為自我知覺體系與認識自我的方式有關,當你自己內在的主觀判斷出現了偏差的時候,就會讓你看不到自己的優點。例如對於自卑的人來說,他們就像給自己帶了一個濾鏡,眼睛看到自己的都是缺點,看到他人的都是優點。

想要改變這樣的錯誤認知,我們需要從內在的去接受自我,從外在的行為中來幫助獲得新的認知。

例如你可以找到自己的一個優點,然後通過適當的放大,來讓自己重新的認識自己的好。

缺愛、自卑敏感、社交恐懼,如何去提升自我價值?

2、在能力範圍內,去幫助他人

心理專家發現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在幫助他人做了某件事情之後,內心的愉悅感會得到提高。

也許就是自己簡單的一個行為,卻滿足了對方的需求,這樣你會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自我價值是通過自我去感知的,當你自身擁有一種特別積極和滿足的感覺的時候,你的自身價值就會得到體現和提高。

3、設立小目標,去完成

失敗帶來更多的是沮喪,而成功會增加我們去行事的信心。對於缺乏信心的人來說,我們可以學著去追求小的成功,小的成功之前,我們去設立小的目標。

每天早上可以給自己設立一個小目標,例如你可以讓自己今天學習一個知識點,或者是看幾頁書,這都是小目標,這個目標並一定有多大的意義,但是對自己有好處就可以。

當每天的目標完成,每天就會獲得小成功,逐漸的對於自己就會形成更加積極的認知和評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學充電時間 的精彩文章:

家長們:在和熊孩子發脾氣之前,先告訴自己等一等
想要快樂,就不要預支未來的煩惱

TAG:心理學充電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