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米100萬,估值600億?中國古代第一豪宅的史話與秘聞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史話在坊間流傳至今。如今,這座廣為人知,又有著神秘故事的恭王府,靜靜地坐落在北京西城區的柳蔭街街坊中。恭王府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以及全國AAAAA級文化旅遊景區,每天迎接著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遊人前來參觀。遊客們有的為了研究中國古建築,有的為了一睹秀美的中國園林,而有的則是為了尋覓恭王府的歷史印記。
這座赫赫有名的恭王府,就是清朝出了名的大貪官——和珅的府邸。說到和珅,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他的事迹,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和珅的貪官形象被刻畫得淋漓盡致,給觀眾朋友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珅最高曾任職清朝的領班軍機大臣,軍機大臣位高權重,不僅負責審理一些重大刑事案件,還常陪侍在皇帝左右,於是和珅在就職後,就頻頻受到不法分子的賄賂。
人們常說貪心滾雪球,和珅又幼喪考妣,經歷過艱難困苦的日子,自然對錢財無法不動心,久而久之,受賄就成了習慣。據史料記載,和珅所貪的錢財數目是當時人們難以想像的,可謂天文數字。嘉慶四年正月,嘉慶帝下令抄和珅家,不抄不要緊,這一抄就抄出了統共八億兩白銀,是朝廷總稅收的數倍,令人嘆為觀止。
和珅以白綾自縊後,他這座規模壯觀的私人宅邸就留了下來。由於所貪的錢財眾多,和珅自然為自家的花園找了個好地方落戶。錢有了,豪宅不能少,和珅選的這塊風水寶地,在明朝時,曾經是連皇帝都來上香的寺廟,後來寺廟漸漸廢棄,到了滿清入關後,這裡才被改成了普通的住宅區。
雖說是普通的住宅區,但這裡依舊風景秀美、環境清幽。在京城的前海西南岸,被「蟠龍水」環抱周圍,又離毗鄰皇帝首府。和珅憑藉強大的財力,又仗著乾隆帝對他的厚愛,二話不說買下了這一塊的大片地皮和住宅,購置完畢,就開始加以改造。打造以良木優材,建廊亭軒榭,一半府邸,一半園林,建築與山水交相環繞,很是氣派。
到了今天,這座氣派的府邸依舊坐落在幽靜的北京西城,帶著被歷史鐫刻上的斑駁細痕,向遊人們訴說它的過往。和珅死後,這座時稱「和第」的豪華宅子就順理成章地被封賜他人,接手宅子的,是嘉慶的胞弟慶僖親王永璘,後經輾轉,「和第」才到了恭親王奕?的手中,稍經整治,改名為如今人們所熟知的「恭親王府」。
恭王府從建立至今,其歷史軌跡恰好契合了整個清王朝的興衰,所以才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和珅的宅邸曾被封給永璘、賜給恭親王,在戰亂時,又被賣給外國教會過,後經贖回,才歸由本國的機構管理。恭王府在經過多個機構使用後,終於在新中國建立前夕,得到周總理的重視,最終受到修繕與還原,並對外開放。
恭王府是在清朝發展至頂峰的年代建立的,加之和珅財力可觀,建築的用料和用工都價值不菲,一根柱子現在值千萬也確有此事。恭王府之「貴重」並非貴在某一根柱子,而是每一根都造價不菲。中國古代建築多是木質結構,而建造恭王府所用的木材十分昂貴,單是每間房屋的隔斷,就用了極其貴重的金絲楠木。
古人對楠木尤為喜愛,在古代的「四大名木」中,楠木位居榜首。當時金庫充盈的和珅,自然選擇了最昂貴的木種來進行房屋的建造。像恭王府中的錫晉齋,就是典型的以金絲楠木為主的建築。「金絲楠木」並不是一個樹木的品種,它指的是木質中帶有金色細絲的楠木,在古代,金絲楠木是只有皇帝才能用的建材,如果平民擅自使用,是要被定下死罪的。
專家對恭王府整座府邸作出估值,如今大約1平米100萬,總價值在600億。而林立在恭王府建築群中的這些珍貴木材,每年都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和人力進行保養。恭王府是清代規模最宏大的王府,且相對來說保存較為完好,具有很高的建築參考價值和考古研究價值。為了防止恭王府建築遭到人為損壞、風化以及蟲蛀,政府對此一直十分重視。
恭王府的規模之大、規制之宏偉,在當時足以跟皇帝的宮殿媲美。恭王府前半為住宅府邸,而後半為假山園林,不僅在規制上堪比宮殿,在細緻的裝修上,恭王府的精心打造也別出心裁。
其中幾座主要的廳堂建築里,裝有多寶格、各種隔斷,除卻華麗的內裝之外,恭王府更是有多處與仙樓、神殿相似的造設。
恭王府里,還有一個關於「福字碑」的秘聞,如果跟隨導遊遊玩,導遊一定會向遊客們提起這一史話。恭王府花園裡靜水流深的園林中,在一處較大的假山後竟「別有洞天」,在這座糯米漿澆築的堅固假山下,有一座福字碑立在其中。原來,這座福字碑是由康熙親筆的福字,康熙有每年都親筆題字送給大臣的習慣。康熙皇帝書法別緻,雖說惜字如金、傳下來的墨寶極少,但康熙帝偏好寫一個「福」字,故這塊碑也被稱為「天下第一福」。
本來這塊福字碑與「和第」無緣,但和珅當時卻秘密將他運出宮外,同假山一併築在了自家花園裡。後來乾隆抄宅時發現,欲將這塊福字碑送回宮內,卻發現挪動不了,這座碑已經連同恭親王府一道被築在了北京的龍脈上。
古人建築講究風水,而和珅建府時,更是別出心裁地選擇了兩條「龍脈」——一條水龍,指後海和北海所連成的線;一條地龍,指臨近故宮的龍脈。這兩條龍脈讓恭王府成為了不折不扣的風水寶地,更承載了悠久綿長的歷史記憶,一直延續至今。
※《尼布楚條約》——清朝為何打了勝仗還要割地
※宋朝的榮辱浮沉,衰落低迷的背後,埋藏著歷久彌新
TAG: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