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古人有英文名,應該怎麼叫?陸遊的英文名字笑掉腦袋
前陣子有個網紅的微博上了熱搜:
於是一個給歷史人物起英文名的蛇精病貼火了起來,網友們腦洞大開寫了各種段子,比如:
漢文帝有一天穿越到了一個世界,遇上一個人居然是漢武帝。漢武帝走過來跟他打招呼:"Hi,Wendy!"漢文帝也笑著回應他:"Hi, Woody!"
看來皇帝dy字輩兒,比如:
秦始皇就比較不一樣:
就是不一樣
總的來說,取英文名這件事兒,就是叫啥取啥,簡稱之:
直譯法
原則只有一個:中文叫啥,英文也叫啥。
宋代理學家朱熹,英文名叫做:
三國名將周瑜:
唐玄宗李隆基:
洛基:彷彿聽見有人叫我?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哪個有我潮?」
然而對於王安石的英文名,部分人有不同的意見:「王安石字介甫,不是叫Jeff嗎!」
於是這裡還派生了第二種直譯法——
字譯法
眾所周知,古人除了「名」還有「字」,「字」一般就是對「名」的解釋和補充,是和「名」有關聯的。那麼給古人取英文名,不一定要按名取,還可以按字取,比如:
「詩聖」杜甫:
至聖先師孔子:
喜歡作詩不寫題的李商隱:
論如何有效地幫助大家記住古代名人的字
除了簡單粗暴的直譯法,還有一些高端玩家提出了第三種譯法:
意譯法
簡單來說,就是按照名字的意思來轉譯成對應意義的英文,比如:
有網友貢獻智慧,直接翻譯「zhang 5G」,嗯,很跟潮流
沒毛病 沒毛病
直譯還是意譯?
網友們的花式取名,總歸來說分為「直譯」與「意譯」兩種,這也正是20世紀中國翻譯學界最大的論爭議題。
20世紀初,中國正值西學東漸,大批西學湧入進來,包括各種不同領域的科學、文學、醫學著作等,形成了強烈的思想碰撞,同時也促成中國翻譯體系的建立。
提到翻譯,就不能不說最有標誌性的人物嚴復。
嚴復
嚴復從小學習英語,是中國最早派赴西方的留學生之一。他翻譯的赫胥黎的《天演論》,標誌著中國近代翻譯史的開端,他在《天演論》的自序中提出了著名的翻譯三原則:信、達、雅。
對於嚴復來說,「信」即「誠信」,翻譯需要忠實地轉達原著之意,「信」是翻譯的核心。而「達」和「雅」則為手段,即要「達旨」與「文雅」。自嚴復提出這三大原則後,這三個詞成為19世紀末以來中國譯論體系權威的原則,強調準確、忠實地「直譯」原著的內容。
然而,嚴復提倡的「信、達、雅」是為了翻譯科學著作而生。他翻譯的《天演論》完整地體現了這三大原則,其讀者也都是受教育的知識分子,嚴復的翻譯方法和標準對於他們來講是合適的,但這也意味著對大眾讀者不一定合適。
後來,梁啟超提出了一種對立的翻譯方法,也就是「意譯」。
梁啟超
梁啟超強調必須在「使人深知其意」的主旨上,提倡「譯意不譯詞」的翻譯方法,以「意譯」的方法將原著的內容翻譯成使讀者更容易理解的譯文。
由此,近代中國翻譯界產生了強調「科學性」的「直譯派」,以及強調「神韻」的「意譯派」,至今仍爭論不休。
※從「被請出去喝咖啡」到國際一流,中國人在南極30多年的拓荒史
※希臘化世界的歷史終結了?為何當今應該給予希臘化世界重新認識?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