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兵荒馬亂的戰爭年代,軍糧是從哪裡來的?解讀軍糧的幾種來源渠道

兵荒馬亂的戰爭年代,軍糧是從哪裡來的?解讀軍糧的幾種來源渠道

古人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見糧食在重要性,糧食不光是百姓的生存之本,更是戰爭時期的重要戰略物資。戰爭發生時,為了保證作戰部隊的基本保障,糧食一般由國家統一控制和調撥,全力保障龐大數量的軍隊的日常供應。比如抗戰時期,河南境內的駐軍,除湯恩伯約40萬人馬,再加上第一戰區、第八戰區、第五戰區的駐軍,總數就達到了100萬餘,如此龐大的部隊是如何解決軍糧問題的呢?

《一九四二》劇照

一、本地自產和徵收軍糧

抗日戰爭爆發後,我國東北、華北和華東的重要糧食產區迅速淪陷,供給出現嚴重失衡,糧食已經非常緊缺,國民黨部隊的口糧標準一再下調,從抗戰前的每天三頓飯改為二頓,還未必每頓都能吃得飽。抗戰相持階段的主戰場就是河南和湖南,湖南是魚米之鄉,所以薛岳第九戰區的幾十萬大軍尚可維持,甚至還可以結餘一部分轉運西南大後方,所以湖南的堅守意義非常重大。

1943年日寇第11軍發動常德攻略戰,其重要目的就是摧毀這個糧秣重鎮,破壞重慶政府的抗戰後勤。而河南卻只能依靠風調雨順,一旦出現「水旱煌」災,糧食產量就會銳減。比如1942年河南大旱波及全省82%的耕地,超過1200萬人需要救濟,糧食產量比戰前平均水平下降了40%,儘管重慶政府決定當年河南軍糧配額從420萬石減為250萬石(一石約120斤),這仍然大大超出了河南民眾的承受能力。

《一九四二》劇照

二、糧食貿易和區域流通

侵華日軍自然清楚糧食的重要性,所以對河南地區進行了嚴密的物資貿易封鎖,此時中條山防區已經全部淪陷,黃河以北都是敵占區,黃河自然成為了一道天然的封鎖線。而豫南自信陽到武漢地區被華中日軍第11軍所佔領,豫東地區也被日軍華北方面軍所控制,河南等於三面被封鎖,糧食等重要物資根本無法運進來。狠毒的日軍同時嚴禁災民流向日佔區,百姓唯一有活路的只有經豫西前往陝西,這就是大批災民西逃的原因。

河南大災爆發的時期,日軍佔據了河南三分之一的領土,即河南全省111個縣中的43個;國民黨部隊則控制著其餘68個縣,軍隊駐紮範圍位於黃河以南,賈魯河以西和淮河以北;另外還有豫北和豫東地區的新四軍抗日敵後根據地,如此混亂的戰場局面不僅使得糧食大幅減產,糧食流通也相當困難。

《一九四二》劇照

三、國外採購和國際援助

抗戰期間這個渠道獲得的糧食數量非常有限,一方面是國民政府有限的外匯儲備要用來購買更迫切需要的武器裝備,一方面是海外物資進入中國的通道被鬼子基本封閉,從1939年蘇聯和日本簽訂《日蘇中立條約》開始,北方已無外援通道,而華東、華南沿海全部被日軍封鎖,甚至是大西南通過越南的出海口也被切斷,唯一的輸血管僅剩滇緬公路,其有限的運輸能力只能優先保證進口軍用物資,到1942年夏季中國遠征軍滇緬失敗以後,這條通道也不復存在。

而八路軍的抗日根據地在日軍的嚴密封鎖和「三光政策」下更為困難,1940年以後各部糧食普遍不足,不得不以黑豆、麥麩等充饑,129師甚至發布命令:部隊不得扒榆樹皮吃,以免「與群眾爭食」,可見情況之嚴重。但是八路軍在根據地實行「減租減息」等政策,同時各部隊能夠開展大生產自救,比如359旅的南泥灣,這是國民黨部隊所做不到的。

《一九四二》劇照

總體而言,抗日戰爭畢竟是民族戰爭,中國軍民還能夠同仇敵愾共渡難關,重慶政府實施「糧餉劃分、主食公給」的軍糧供給政策,並對軍糧供給機構、辦法、渠道、標準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同時盡最大努力挖掘大後方各省的農業生產能力,在抗戰中後期有了較顯著的增長,稻、麥、棉等主要農作物的種植面積上升,總產量雖有起伏,大體上呈較明顯的成長趨勢。

以1939年國統區的主要農產品產量與抗戰前的1936年相比,水稻產量增長了54%,棉花產量增長了77%,麥產量增加幅度竟達11倍,基本還能夠滿足軍隊糧食需求,但是非戰鬥人員和百姓的日子要苦得多了。

《一九四二》劇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度度狼哥哥 的精彩文章:

TAG:度度狼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