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打仗時能驅使老虎豹子助戰,是真是假?劉秀親眼見過一次

古人打仗時能驅使老虎豹子助戰,是真是假?劉秀親眼見過一次

勇猛善戰的古代武將,有一個通用的美稱:虎將,形容其人在戰場上像老虎一樣兇猛。形容某一支軍隊戰鬥力極強,也會稱之為「猛如虎豹」。三國時代,一代梟雄曹操手下有一支騎兵「虎豹騎」,由心腹將領曹純統領,《三國志》記載「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是三國時著名的精銳部隊。

古人用虎豹形容勇士,不是沒有理由的。在動物界中,老虎和豹子都是位於食物鏈金字塔高端的獵食動物,性情凶暴,動作迅猛,爪牙鋒利如刀,擁有一擊必殺的高超捕獵技巧。古代軍人無不希望擁有老虎和豹子那樣的威猛殺氣,渴望自己在戰場上也能化身為讓敵軍望而生畏的「虎豹之師」。

既然老虎豹子這麼厲害,那麼何不讓它們直接走上戰場,撲殺敵軍?古人的想像力與智慧大大超乎我們的意料,老虎和豹子在古代,還真的曾經走上戰場,幫助人類作戰。

周朝史學家列禦寇的著作《列子》中,記載過上古時代黃帝和炎帝的一場決戰,「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帥熊、羆、狼、豹、羆、虎為前驅,」黃帝曾經帶領一支虎豹等猛獸組成的軍團,在阪泉之戰中大破敵軍。

不過,黃帝時代屬於上古時期,當時文字剛剛誕生,並未能留下詳盡可靠的史料記載。很多黃帝時代的史事都出於後人想像附會,因此黃帝驅使虎豹作戰一事真偽大可存疑,未必真有此事。

南朝史學家范曄的《後漢書》、宋朝史學家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以考證深入、完備詳實著稱,是研究古代史的最權威資料之一。這兩部書中,就曾記載過人類驅使虎豹助戰之事,可信度較高。

這件事發生在西漢末年。西漢權臣王莽篡位自立,暴虐不仁,天下臣民百姓奮起反抗,各地起義軍遍地開花,形成燎原之勢。公元23年,王莽派遣大將王尋、王邑,帶領大軍,攻擊義軍首領劉玄據守的重鎮昆陽。

王莽對此次戰役寄予厚望,希望能一舉蕩平劉玄義軍,可謂不惜血本。大軍總數達到四十二萬人,「旌旗、輜重,千里不絕」。王莽還四處搜羅民間奇人異士,找到了一個名叫「巨毋霸」的「巨人」,「長一丈,大十圍」。

巨毋霸不僅外貌威猛,還有一項獨特的本事:擅長馴獸。他能「驅諸猛獸虎、豹、犀、象之屬以助」,驅使虎豹犀牛大象走上戰場助戰,如果巨毋霸的「猛獸軍團」在這次戰役中表現出色,他就能創造古代軍事史上的一次奇蹟。

王莽大軍包圍昆陽後,昆陽城中的義軍將士面臨形勢十分嚴峻。城中義軍僅有區區四萬多人,眾寡懸殊,只能依託城池勉強自保,一旦糧盡援絕,必敗無疑。危急時刻,勇將劉秀——也就是日後的那位東漢開國皇帝,挺身而出,主動請纓,要求殺出重圍去調集援軍。

劉秀勇冠三軍,他只帶著十二個人組成的小分隊,歷經血戰,殺出重圍,調集偃師、宛城等地的部隊前來救援昆陽。劉秀挑選了三千人組成一支敢死隊,他一馬當先,以非凡的勇氣帶著這三千人向王莽大軍發起衝鋒,昆陽守軍也裡應外合中心開花,「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勢」,打開城門出城殺敵,雙方在昆陽城下展開一場鏖戰。

戰鬥過程中,老天彷彿為了烘托氣氛,「會大雷雨風,屋瓦皆飛,雨下如注,滍川盛溢」,加之參戰雙方「震呼動天地」,場面驚心動魄。而那些張牙舞爪的「猛獸軍團」,面對這樣的場面表現糟糕透頂,「虎豹皆股戰」,老虎豹子都嚇得索索發抖,四散奔逃。王莽大軍人數雖多,但大都是被強征裹挾而來的農夫,經此一戰全軍大敗,劉秀取得了昆陽之戰的最終勝利,同時親眼見證了「猛獸軍團」的覆滅。

其實「猛獸軍團」表現糟糕也不奇怪。自然界的猛獸雖然兇猛,但都是對特定環境、特定對手而言。如果在深山老林里讓虎豹面對一個兩個的孤單行人,它們自然佔盡上風。但如果把虎豹放到數十萬人激烈拼殺的戰場上,殺聲震天,刀山箭雨,它們必然本能地因畏懼而逃跑,根本不可能發揮什麼作用。

參考資料:《後漢書》《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文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給劉伯溫的聖旨,開篇一句話錐心刺骨,劉伯溫看後不久死去
明朝一個江南女子在旅店牆上寫了首詩,為何會引起外國人很大興趣

TAG:小文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