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長期缺失的「死亡教育」,能讓我們學會什麼

長期缺失的「死亡教育」,能讓我們學會什麼

「人們之所以領悟不到宇宙的秘密,是因為他們習慣於將自己桎梏在眼見為實的牢籠里,不允許自己盡情想像,大膽假設,從而掩蓋了直覺的光芒。」

理解死亡,

才能真正放下恐懼與不安。

體悟生命的力量,

真正勇敢地去愛,去生活。

死亡,每一天都在真真切切的發生。可如何面對死亡,人們卻總是諱莫如深。

從出生的時候開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很多人教我們如何生活,但「死亡教育」卻長期缺失。

死亡不是你的敵人,總要面對

12個陌生人,彼此毫無交集,因為「死亡」,走到一起。有人一臉凝重、一語不發,有人笑著調侃:「一起上路,多多指教……」

在上海的這家「醒來」死亡體驗館,12位素不相識的體驗者坐在一起,參與了12輪涉及道德、親情、友情、愛情等話題在內的心理遊戲。每輪遊戲投票淘汰一名參與者。出局者就意味著「死亡」。

沒有人知道死亡確切的樣子。死亡體驗館設計了一套模擬死亡的方案:被宣判死亡後,他(她)將走過「無常」門,躺入「焚化爐」,再爬過狹長的「輸卵管」,重回「子宮」,醒來,獲得新生。

這是一場「死亡體驗」的遊戲。與其說是遊戲,不如說是一場前置的死亡教育。

創始人之一的黃衛平認為,死亡體驗館存在的目的,就是通過體驗死亡,探討生命,探索更為完整的人生意義。

在《奇葩說》節目中,高曉松曾問死亡體驗館的另一位創始人丁銳,「是此生太苦的人不怕死,還是此生太幸福的人更不怕死?」丁銳回答:沒有充分活過的人,最怕死。如今,形式多樣的死亡體驗在各個城市開展。

2019年3月27日,浙江金華,7名來自不同行業的體驗者,在殯儀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躺入文明棺內,體驗「死亡5分鐘」。

體驗者鄭女士說,躺在棺內想流淚,「接下來要過好每一天,做更多溫暖的事。」

直面死亡,是最精準的死亡教育

2018年12月7日的《奇葩說》節目中,辯手邱晨透露,自己曾確診甲狀腺惡性腫瘤外加淋巴結轉移,手術在她脖子上留下的疤痕至今仍十分明顯。

死亡可怕嗎?可怕。手術前的事宜安排,打電話,請假,參加「最後」一場讀書分享比賽,查閱術前術後注意事項,看似從容的一切,背後也藏著憂慮。

死亡真的那麼可怕嗎?

「真正嚇人的是想像,我們都想像自己跟朋友抱頭痛哭,想像自己得到這個消息之後一蹶不振。」

我們總把自己預設的很脆弱,把現實設想的很恐怖,可是現實「沒有那麼多誇張的設定,沒有那麼多狗血的劇情,現實就是現實而已」。

術後兩個月,她恢復了工作;三個月,恢復了健身;四個月,《奇葩說》開始培訓;五個月,開始錄影……

「因為生活本身有質量,時間本身有原點,它會拽著我們往前走,帶著我們迅速離開那個震驚的原點,只要你願意把自己交出去,只要你願意麵對這件事情。」

「死亡」不跟你討價還價,它對你一視同仁,也只有如此,我們才可以放下內心最堅持的那一點偏見和傲慢,放下內心自以為是的那點漫不經心。

人生最後的旅程,還有人牽你的手

央視主持人張越經歷過一次主動的死亡體驗後,與從事臨終關懷的上海女孩王瑩進行了一場關於「生與死」的對話。

王瑩曾陪伴上萬名癌症末期病人走過生命最後的時光,紓解他們臨終前的絕望。

面對「我可能要去世了」「我可能不行了」……你該如何回應?那些人可能在身體上很脆弱,但他們內心世界,非常強大。

有一位孤獨的父親住在癌症病房裡。聖誕節,志願者送給他一個大蘋果。每天早上起來,他都會把蘋果拿在手裡,深深地吸蘋果的香氣,這讓他覺得那一天是美好的。

他的女兒正在讀高三,沒有時間來看望他。可當女兒了解父親的病情後,情緒崩潰,成績一落千丈。

父親找到志願者,請他們把這個蘋果交給女兒,希望女兒吃下蘋果,也代表吃下爸爸的勇氣,帶著這份勇氣去高考。王瑩帶著這位父親的囑託,連夜開車穿過了半個上海,把這個蘋果交給他的女兒。

女兒收到父親的心意,說會好好去高考。父親最終沒有等到女兒高考的那天,而女兒填報志願時選擇了醫學。

後來,王瑩的志願者團隊把這隻蘋果設計成小熊頭頂上的帽子,提醒自己要做兩件事:讓末期患癌病人安詳地死,讓失去至親後的家人堅強地活。

最可怕的不是死亡那一刻,而是一個人孤單走向死亡的過程,我們很難改變這黑夜,但卻可以為寒夜歸家的人點一盞燈,向孤單的他們伸出一雙手。因為只有陪伴,才能讓即將離開的人們依舊感受到自己被愛著,在活著。

這世上,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10年前,一部名為《入殮師》的日本電影曾一舉斬獲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這部電影描述的是至今也沒能完全獲得人們認可的職業——「入殮師」。

影片主角小林先生,曾是一名失業的大提琴手,為生計所迫,誤打誤撞成為一名入殮師。

小林正式接觸的第一位往生者是一位獨居老人,在家中死去足足兩周才被人發現。

他看到遺體當場就嘔吐起來,下班後洗了一個細緻到鼻孔的澡,卻仍舊擺脫不掉心理陰影。

直到旁觀了一次老社長為逝者入殮的過程,見到逝者親屬因為入殮而滿懷感謝時,小林被這種安靜、美好的儀式所打動。

漸漸地,小林開始理解入殮師存在的意義,並對自己的職業產生了敬畏和歸屬感。

死亡是神聖的,因為生命本身值得尊重和敬畏。

但死亡也是普通的,因為每個人都將經歷這個過程。

電影里負責火葬的老爺爺這樣說過,「死可能只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下一程,正如門一樣。我作為看門人,在這裡送走了很多人。說著,路上小心,總會再見。」

你在或不在,我這裡都有一句「早」

2018年10月29日, 哈文的一條微博人讓不少人感到意外。

很多人無法接受李詠的突然離世,對哈文來說,錐心之痛,化成四個字:永失我愛。

在這條微博之前,哈文發了551個早安。不少網友說,直到此刻,才讀懂了這個「早」的真正含義。

而李詠,似乎更早就準備好了怎樣與這個世界告別。他曾在一次演講中描述了想像中生命的最後一天:「我會找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待著。我不會有道歉,也不會有離別,更不會有抱怨,我只會感謝。所有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感謝你們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李詠去世後,哈文的微博沉寂了近一個月。隨後,她發的第一條微博仍然是「早」。到現在,她的微博里,幾乎每天都有一句「早」。

這一句「早」,是和你說,也是和自己說。既是告別,也是問候。到底該如何說再見?或許,李詠和哈文給出了一種答案。

死亡的解答可以有很多種

體育主播傅達仁,晚年罹患胰腺癌,痛苦不堪。

2018年6月7日,他選擇進行安樂死。

近日,家人公開了他臨終的畫面。

傅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緩緩端起手中盛葯的杯子。

他笑著對鏡頭說:再見。Farewell so long。最後倒在兒子懷裡。

最後,他對這個世界說,「人必有死!送君千里,終有一別!長江後浪推前浪。年輕時奮鬥向前!年老時喜樂再見,我的家人都陪伴著我,心中平安,沒有遺憾。」

在死亡這道必答題面前,每個人都有選擇如何作答的權利。

死亡是終點,卻並非終結

這是一支「一個人」組成的籃球隊。

「我是葉沙,葉沙的肺。」

「我是葉沙,葉沙的肝。」

「我是葉沙,葉沙的眼睛。」

2017年4月27日,16歲的男孩葉沙(化名)因突發腦溢血不幸離世。

幾經思慮,父母將葉沙的心臟、肝臟、肺臟、左右腎臟、左右眼角膜進行了器官捐獻,救助了7個人。「我們就是葉沙,葉沙就是我們。」周斌(化名,葉沙「肝」的受者)說。

這位喜歡打籃球的少年走得突然。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策劃安排下,7人中的5人來到北京,組成了一支名叫「葉沙」的特殊球隊,他們球衣上的數字定格在葉沙離世、他們獲得新生的2017年4月27日。

2017年4月28日葉沙的追悼會上,受者們送來幾段錄音,向葉沙父母講述他們的孩子在自己體內的近況。

「孩子的爸爸媽媽,你們好,你們孩子的部分捐體,在我身體里安家了。它現在很好、很棒,我會帶著它一起好好感受世界,真的非常感謝,感謝你們的孩子,感謝你們的大愛,謝謝了。」

死亡是終點,卻並非終結,它以另一種方式延續著生命。

未知死,焉知生。

死亡,賦予生命以新的意義。

關於活著這件事,死亡才是最好的老師。

理解死亡,才能真正放下恐懼與不安,放下內疚與遺憾,在成長的過程中,體悟生命的力量,與自我達成一場和解,真正勇敢地去愛,去生活。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厚德載物!草木金石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人無病厄,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始善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育萬物 的精彩文章:

華裔船王沈家楨居士自述學佛神奇經歷
閱讀言情小說的過患原來如此嚴重

TAG:善育萬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