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朝關係70年:歷久彌堅金不換

中朝關係70年:歷久彌堅金不換

6月20—21日,應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邀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朝鮮進行國事訪問。此次出訪是中國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時隔14年再次訪問朝鮮,也是習近平總書記首次訪問朝鮮。學者認為,此次訪問正值中朝建交70周年之際,對兩國關係具有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意義。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習近平主席出訪前在朝鮮《勞動新聞》等主要媒體發表署名文章,高度讚賞兩國傳統友誼「歷久彌堅金不換」。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同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會談,雙方一致同意,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朝雙方願不忘初心、攜手前進,共同開創兩黨兩國關係的美好未來。習近平主席表示,中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中朝友好合作關係,維護好、鞏固好、發展好中朝關係,始終是中國黨和政府堅定不移的方針。

「從鮮血凝成的傳統友誼到面向新時代的好同志、好鄰居,中朝關係發展展現了充足動力和充分活力。」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教授郭銳認為,中朝傳統友誼關係走過70年不平凡的歷程,經受住了不同時期的考驗,保持著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這有助於半島無核化目標的實現,有助於半島局勢的穩定與和平發展,展現出超越雙邊關係範疇的積極價值和深遠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鍾飛騰認為,習近平主席用70年友誼概括中朝關係,充分表明同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和朝鮮,在維護好、鞏固好和發展好兩黨兩國關係上具有共同的戰略利益。這種戰略利益,一方面建立在兩國老一輩領導人攜手打造的基礎上,另一方面也順應了時代發展要求和兩國人民共同願望。中朝將深化黨際交流和治國理政經驗互鑒,加強友好交往和務實合作,共同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

「中朝友誼與合作堪稱鄰國往來、雙邊交流的國際典範。」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笪志剛認為,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朝鮮,不僅繼承並發揚了兩國間70年的友誼,還對今後一個時期的中朝關係指明了方。中朝將進入加強戰略溝通和交流互鑒、加強友好交往和務實合作、加強溝通對話和協調合作三位一體向前推進的新時代。

在吉林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中心秘書長金美花看來,中朝關係走過70年輝煌歷程,正步入新的歷史階段,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有助於雙方擘畫中朝關係美好未來,開啟中朝友誼嶄新篇章。

「中朝關係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鍾飛騰認為,這包括三層含義。第一,最高領導人的友誼傳承和戰略引領是中朝關係的最大優勢。如今,這種優勢正在積極轉化為政策實踐,中朝兩國的高層交往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第二,為中朝關係規划了新的發展方向和重點,經濟發展將成為中朝關係最為優先的核心議題之一。中方將支持朝鮮落實新戰略路線,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中朝將加強經濟民生領域幹部培訓和人員往來。第三,中國在地區安全中的重大作用再一次得到彰顯。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是全球戰略穩定的組成部分。中國有能力和決心在維護地區穩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願為朝方解決自身合理安全和發展關切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願同朝方及有關各方加強協調和配合。

推動朝鮮社會主義建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此次出訪前,習近平主席用三個「加強」指出中朝關係發展的明確方向:加強戰略溝通和交流互鑒,為中朝傳統友誼賦予新內涵;加強友好交往和務實合作,為中朝關係發展注入新動力;加強溝通對話和協調合作,為地區和平穩定開創新局面。

鍾飛騰認為,中朝友好合作始終是兩黨兩國關係的根本特徵。在新的形勢下,中朝關係新特點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朝鮮承諾堅持政治解決朝鮮半島問題,這是重要前提。第二,中方堅定支持朝鮮落實新戰略路線,這一共識是未來邁入新階段的中朝關係的核心特徵。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巴殿君認為,朝鮮正在從國家戰略規劃、經濟開發區建設、農村合作社改革等方面穩健、務實地推進經濟「革新」。朝鮮近年來的經濟成就已經超出國際社會的預期,這不僅符合朝鮮本國的利益,同時也有利於中朝經濟戰略對接,符合雙方的國家戰略目標與利益。

笪志剛介紹,中國是朝鮮最大的貿易和投資夥伴,雙方以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為中心的互補合作規模不斷擴大,旅遊、文化等人文交流也不斷取得突破。這鑄就了兩國合作的基礎。近年來,中朝友好合作不僅體現在經貿領域,還呈現向旅遊、教育、文化、科技、體育、媒體等領域擴大,向青年、地方和民生等領域傾斜的日益多元化態勢。

「中朝雙方在朝鮮發展戰略上已經達成了共識,即從政治安全上構建穩定與和平的周邊環境,將國家的戰略重心轉變到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上。」鍾飛騰提到,為了有利於朝鮮更好地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中國願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一方面,中方將幫助朝鮮培訓適應新時期發展所需要的幹部和人才;另一方面,中方將擴大對朝鮮的交流合作。今後一個時期,相關各方應該在中朝領導人會晤基礎上,進一步創造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有利於朝鮮聚焦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的外部環境。

促進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穩定繁榮

此次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積極評價朝方為維護半島和平穩定、推動半島無核化作出的努力。習近平主席強調,半島問題高度複雜敏感。我們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來準確把握形勢走向,切實維護半島和平穩定。中方支持推進半島問題政治解決進程,為解決問題積累和創造條件。中方願為朝方解決自身合理安全和發展關切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願同朝方及有關各方加強協調和配合,為實現半島無核化和地區長治久安發揮積極建設性作用。

學者認為,中朝關係健康發展有助於推動全球無核化與防止核擴散進程。在郭銳看來,持續、穩定、務實地推動中朝關係發展,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影響,對於緩解半島緊張局勢、減少各方戰略誤判、增進對話和彼此信任關係、推動半島轉向和平機制、穩妥實現半島無核化目標等方面,都具有建設性作用。

巴殿君認為,朝鮮經濟發展面臨巨大外部挑戰,國際制裁阻礙了朝鮮經濟發展,無核化成為解除國際社會制裁的關鍵。習近平主席的訪問,不僅鞏固了中朝傳統友誼,指明了中朝關係新時代的發展方向,同時也是以「雙邊 多邊」模式解決半島問題的最新嘗試,對於穩定朝鮮半島、東北亞乃至全球局勢都具有積極意義。

金美花認為,習近平主席對朝鮮的訪問,對穩定朝鮮半島局勢、推動東北亞地區和平與發展起到關鍵作用。與一些國家對朝政策往往隨著政府更迭而發生根本性變化相比,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對朝政策始終保持友好這一基調。對此,朝鮮《勞動新聞》6月18日發表一篇題為「不斷提高領導作用的中國共產黨」的社論,高度讚揚中國共產黨在國家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稱今天的中國共產黨懷著遠大夢想與抱負,正引領中國走向新的復興之路。

「當前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維護好、鞏固好和發展好中朝關係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鍾飛騰認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足夠的資金、技術和管理水平。中國正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全面幫助發展中地區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積極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和自由化,致力於進一步改善全球經濟治理,這些都是有利於朝鮮實現新戰略路線的外部因素。如果朝鮮成功地將戰略重心轉移到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可以預期,東北亞地區合作將更加活躍。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黃琲 排版編輯:黃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2019中國文化產業發展論壇綜述
葉秀山先生二三事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