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星雲大師:看佛陀如何解答「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生命之謎!

星雲大師:看佛陀如何解答「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生命之謎!

釋星雲,出生於1927年8月19日,俗名李國深,法號悟徹,其信徒常稱之為星雲大師。

江蘇揚州(江都)人,十二歲於南京棲霞寺禮志開上人出家,是臨濟宗第48代傳人。

1967年創建佛光山,並出任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住持。

其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200餘所道場,並創辦美術館、圖書館、出版社、書局、中華學校、佛教叢林學院及大、中、小學等數十所。曾主編《人生》、《今日佛教》、《覺世》月刊等佛教刊物。

現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等職。

生命從何而來

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必須為生命的存在與意義而奮鬥。

如何才能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有尊嚴?生命的本質是什麼?生命的真相又是什麼?

生命教育是近幾年來才受到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

在佛教,早在二千多年前佛陀宣說的「緣起法」,就已說明生命是彼此相互關係的存在。

佛陀以「十二因緣」說明生命的由來與三世輪迴的關係,幫助我們解答「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生命之謎。

談到生命從何而來,星雲大師首先開宗明義:

「人活在世間,就是因為有一條命,如果沒有命,就沒有身體,沒有活動;因為有命,才有世界、才有人我、才有幸福、才有歡喜,生命的重要於焉可見。」

生命到底從何而來?佛教的教義能否為我們解答生死之謎?

自有人類文化以來,生命的起源就一直困擾著無數的思想家、哲學家。

但千古以來唯有釋迦牟尼佛和歷代悟道的禪師們道出了原委,卻又不易為人所了解。

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應該懂得尋找生命的根源,提起「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的疑情。

生,不會像孫悟空一樣,突然之間從石頭裡蹦出來。

人既不是石縫裡蹦出來的,也不會無緣無故從天上掉下來,那麼人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依一般世俗的說法,人是父母所生!

父母從哪裡來?從祖父母來!祖父母從哪裡來?從曾祖父母來!曾祖父母從哪裡來……一代一代往上追溯,最後就不得而知。

根據佛教的「十二因緣」說:有情眾生由於累劫的「無明」煩惱,造作各種「行」為,因此產生業「識」。

隨著阿賴耶識在母體子宮裡漸漸孕育成色心和合的生命體,是為「名色」;

名是生命體的精神部分,色則指物質部分。

數月之後,生命體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成熟,稱為「六入」;

胎兒脫離母體後漸漸開始接「觸」外境,並對外界的苦樂感「受」產生「愛」與不愛,進而有了執「取」所愛的行動;

結果由於身、口、意行為的造作,又種下了後「有」的生命體;有了「生」終將難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開始。

因為「無明」的關係而有了「行」為,有了行為就產生業「識」;

有了業識,所以有精神與物質的「名色」,有了名色故而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

透過六入與外境接「觸」,產生觸覺對苦樂的感「受」;

有了感受就會揀擇貪「愛」,有了貪愛進一步就會執「取」;

執取的結果有了後「有」的生命,因為後有的因緣而出「生」;

生命又會隨著緣滅而「老死」。

因此在十二因緣的循環之下,有情眾生一期又一期的生命便因此流轉不已。

所以佛教的「十二因緣」,明示一個人的生命是三世流轉的,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循環不已,這也是佛教和其他宗教對生命看法的最大不同。

一般宗教對生命的思考模式都是直線式的,佛教講生命則是環型的。

佛教認為「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佛教對生命的看法是「無始無終」,佛教把人定位在六道輪迴、五趣流轉的樞紐地位。

五趣六道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人在六道里輪迴,就是靠著「業」這條線來維繫生命。

業的生命線猶如念珠的線一樣,一顆念珠等於一期的生命,一期一期的生命靠著「業」來串連,就像一條線把念珠串成,不會散失。

所以佛教說生命的流轉,是無始無終的「生死輪迴」。

宇宙根源都在心中

過去有一首歌《一江春水向東流》,不管江水流到哪裡,又會再流回來。

生命之流不但在五趣六道里流轉不停,而且佛經說:「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

我們的生命不是突然就有,也無法單獨存在。

例如,我們要仰賴農人耕種,才有飯吃;要有工人紡織,才有衣穿。

父母養我、老師教我、社會大眾共同成就之外,還有自然界的陽光、空氣、水分等宇宙萬有眾緣和合,「我」才能存在。

如果宇宙萬有缺少了一個因緣,「我」就無法生存了。

我們的生命不是建築在自己的身體上,而是必須仰賴士、農、工、商、社會大眾的眾緣成就;失去大眾的因緣,我們的生命就難以維繫。

尤其在眾多因緣當中,因為父母相愛,有緣結合,再加上我的業「因」和他們為「緣」,因此生養了我。

所以,我們要研究生命從哪裡來。

簡單說,生命是從因緣所生,人是從業感而來。

由於我們的行為造下各種業,最後就會隨業而受報,生命就在「因緣果報」里隨著業力流轉不停,這就是生命的去來。

人,生從何來?死又往何去?宇宙人生是怎樣形成的?

天台宗的「百界千如」最能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都具足「十法界」,每一個法界又都具有「十如是」,所以「百界」、「千如」都在我們的心裡。

我們的心,就時間來說是「豎窮三際」,就空間來說是「橫遍十方」。

所以能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宇宙萬有的根源,都在我們的心中。

佛教有一部《大乘起信論》,就是要我們相信自己的真心。

真心就如一塊黃金,把黃金做成戒指、耳環、飾物等,甚至把它丟進陰溝里,或棄置垃圾堆中,它的形態雖然千變萬化,但黃金的本質永遠不會變。

正如一個人的生命,雖然在中陰身時不得不受生,已生不得不變老,已老不得不生病,已病不得不死亡,但是在生老病死的不停流轉中,我們的「真心」卻是圓成周遍,恆常不變的。

所以,世界可以毀滅,而我們的真心不會毀滅;生命的形相雖有千差萬別,生命的理性則是一切平等。

只是凡夫在分段生死中,一期期的生命因有「隔陰之迷」,也就是說換了身體就不知道過去的一切,致使千古以來生命之源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但是生命本來就沒有所謂的起源、終始,生命只是隨著因緣而有所變化,隨著業力而相續不斷。

因此只要我們對佛教的緣起性空、三法印、業識、因果等義理能通達明白,「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即不問自明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常新語 的精彩文章:

福報從哪裡來,如何看待和使用金錢?
佛教里做任何功夫,目的都是……

TAG:平常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