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日本結束32年科研捕鯨史 7月正式重啟商業捕鯨

日本結束32年科研捕鯨史 7月正式重啟商業捕鯨

在北海道網走市捕獲的鯨魚(共同社)

海外網6月25日電24日,日本在北海道網走附近的鄂霍次克海域結束了最後一次科研捕鯨活動,日本歷經32年的科研捕鯨至此結束。日本政府將於30日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7月1日起正式重啟商業捕鯨。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水產廳介紹稱,國際捕鯨委員會決定暫停商業捕鯨活動後,日本於1987年在南極海域、1994年在西北太平洋開始了科研捕鯨活動。雖然此舉遭到許多反捕鯨國家的強烈批評與反對,日本政府稱「已計算過捕獲量,為了進行研究」而持續科研捕鯨。2018年,日本共捕獲小鬚鯨、塞鯨等鯨類1.7萬頭以上。

7月1日起,日本6家企業將啟動沿岸商業捕鯨,以北海道釧路市為首個據點。水產廳將限制捕撈數量,具體數據將於G20大阪峰會後公布。日媒稱「這是為了避免招致來參會的反捕鯨國家的反感」。

日本地方捕鯨促進協會代表理事貝良文24日稱:「希望科研捕鯨積累的經驗有助於日本進行商業捕鯨。非常期待7月1日重啟商業捕鯨。」

日本的鯨肉菜色宣傳海報(日本「urbanlife」網站)

據悉,《國際捕鯨管制公約》允許國家或地區進行科研捕鯨活動,以收集鯨類生存數量和年齡等科學數據。而日本一直在國內銷售捕獲的鯨肉。

據此前報道,2018年12月,儘管遭到多方反對,日本政府仍然宣布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並決定從2019年7月起,時隔30年重啟商業捕鯨活動。日本政府人員稱,日本以「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捕鯨」為目標,以收集到的科學數據為基礎,會確保鯨魚種類充足的資源量,但不會停止商業捕鯨活動。

在八戶市第一魚市附近被抬出水面的小鬚鯨。(日本「河北新報」)

為維護捕鯨產業秩序,保護漁業資源,國際捕鯨委員會作為國際組織於1948年成立,日本於1951年加入。1982年,委員會決定暫時中止商業捕鯨,1986年通過了《全球禁止捕鯨公約》。之後,日本以「科研」為名,自1987年起陸續在南極海域和西北太平洋捕鯨,受到諸多國家和動物保護組織反對和譴責。(海外網 王珊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忽然悄悄收費 手機免費寬頻真的很划算嗎?
外媒:兩架戰鬥機在德國上空相撞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