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教師鄧世平,比易烊千璽更應該被銘記

教師鄧世平,比易烊千璽更應該被銘記

本世紀以來最有名的湖南懷化人,本來是易烊千璽,但現在卻應該是鄧世平。這位被埋在操場下十六年的懷化市新晃縣一中教師,更有理由被長久銘記。

2000年11月,易烊千璽出生在懷化。此前一年,新晃一中迎來了六十周年校慶,履新僅一年的校長黃炳松,正處於意氣風發的人生巔峰;此後一年,51歲的鄧世平從縣教學儀器廠調入一中,任後勤教師。

懷化處於與貴州接壤的湖南最西,而新晃又處於懷化最西。公元753年,李白為貶官至湖南黔陽的好友王昌齡賦詩一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五溪之地,便是唐時的黔陽、如今的懷化,「夜郎西」即在如今的新晃縣境內。賦詩一千二百五十年之後的2003年1月22日,因反對工程偷工減料,鄧世平被黃炳松的外甥、包工頭杜少平在校內殺害,屍體先藏在一間房的床底,當晚再抬到操場一角埋下。詩歌與殺心並存,文明與殘忍齊飛。

鄧世平死時,其母七十五歲,其子鄧藍冰十五歲。母老,家貧,子幼。十六年後,九十歲的鄧母得知失蹤兒子的屍骸重現天日,哭了整整兩個小時。

新晃一中成立於抗戰時期的1939年,當時湖南是戰鬥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日軍總兵力的35%在此攻擊,國軍總兵力的25%在此抵抗,雙方在長沙、常德、衡陽、湘西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絞殺戰。

此時懷化地區成了大後方和拱衛陪都重慶的屏障,全國大量的工廠、高校、社團、機關搬遷至懷化的沅陵、辰溪、漵浦等地。懷化的芷江更是軍事重鎮,不但陸軍總部駐紮於此,還有遠東第二大空軍基地芷江機場。抗戰勝利之際,芷江被定為第一受降地。1945年8月21日,日軍代表今井武夫在芷江機場遞交了第一份投降書,標誌著日本正式認輸。一年後,芷江受降紀念坊開建。

此時在紀念坊以西六十公里的晃縣,縣立初級中學校長周常沛,為學校定下了「誠敬勤勇」的校訓。十年後,晃縣改名作新晃。但七十多年來,從縣立初中到新晃一中,這四個字一直是這所學校里無人不知的箴言:

誠,「不妄語者,不欺人也;腳踏實地者,不自欺也。」

敬,「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蕩之謂也。」

勤,「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勇,「勇有大小之別:血氣之勇,小勇也;義理之勇,大勇也。」

鄧世平四個字都做到了:他不欺人也不自欺,不肯昧了良心在工程驗收單上簽字;他對學校建設一絲不苟,不怠慢也不輕率;他上班沒有庸懶散浮拖,沒有睜隻眼閉隻眼晚來早走;面對杜少平聲稱弄死他的人身威脅,他有勇氣不變軟骨頭。同事們對他的印象是:「脾氣直、敢講真話,看見烏七八糟的事情不會藏著掩著。」

而結果是他成了操場下的一具屍骸,讓天天耳提面命的四字校訓顯得既蠢且惡,而黃炳松更代表校方宣稱他攜款潛逃。

前赴後繼的千百萬抗戰英烈,與誠敬勤勇的鄧世平泉下相逢時,不知該作何感想。他們捨命從屍山血海中救出來的土地,居然是這樣?

易烊千璽出生前十個月,「西部大開發」正式啟動,國務院正副總理分任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正副組長,規格可見一斑。但新晃卻尷尬地發現,他們成了「全國唯一一個地理上屬事實上的西部,卻又未被納入國家西部大開發的邊遠省級少數民族貧困縣。」

新晃多山,三面與貴州省的三穗、鎮遠、玉屏、萬山、銅仁五縣市接壤,五縣市不但享受西部大開發的優惠政策,而且全部被列入國家重點扶貧縣,每年有數千萬元的無償資金扶持。與此相比,原為新晃經濟支柱產業的煙廠和汞礦卻相繼關門,新晃當年的經濟就出現了負增長。作為省級貧困縣,每年僅有300萬元左右的資金。

據新晃統計局公報,2001年新晃縣農民人均年收入僅1277元,而當時全國數據為2407元。2002年,新晃縣全年地方財政收入僅有3386萬元。經濟萎靡的背景下,形色人更是挖空心思找錢。當鄧世平負責學校工程時,校長黃炳松提前支付杜少平的140萬工程款,相當於整個新晃財政收入的4%。

雖然不排除瞞報財政收入哭窮、爭取扶貧款的可能,但一個中學校長,居然就可以動用一縣紙面收入的4%,而且似乎除了一個鄧世平外無人監督——無論怎麼看,都不像是黃炳松一個人在戰鬥,況且學校怎麼也不能算一級油水單位。所以攪局者鄧世平拒絕了杜少平一個人的豆腐渣工程,擋的可能卻是一群人的財路。

實事求是的鄧世平動了別人的乳酪,遭報複本來不算稀奇,稀奇的是此事在新晃十餘年來其實是半公開秘密。鄧世平的弟弟鄧晃平,在哥哥失蹤後就幾乎能確定他被埋在操場下,但8000平方米的操場,就算能挖也不知從何挖起。

2015年,當地人楊傳定找杜少平討要工程款,遭到杜少平「50萬買人頭」的威脅,楊傳定回答:「我又不像一中那個老師,活活被你埋掉。如果我死在這裡,我家人都會找過來。」楊傳定只知道杜少平埋人,卻不知道被埋的這人什麼樣。

新晃縣城許多人都知道杜少平幹了些什麼,以及鄧世平在哪裡——但有什麼用?當地人說,黃炳松當了多年校長,在新晃有不少學生;黃妻彭玉香原來是縣政協辦公室主任;他們的很多親戚不僅在新晃甚至在懷化都身居要職,例如政法委這樣的單位。

連鄧世平自己的學生都知道。鄧世平曾經教過姚才林畫畫,後來姚才林卻成了杜少平最得力的馬仔——而且他對杜少平埋了自己的美術老師一清二楚。他自首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督察組把一切和盤托出。

要想在新晃這樣的不發達小縣城生活,就不能惹你惹不起的人。一個中學校長的能量,足以造就家破人亡。所以鄧世平被害被埋十六年,當地許多人知道、很少人問津。心裡雪亮的人們不聲不響,不斷把子女送來這所當地最好的中學,就算知道操場下埋著人。

1924年,十六歲的懷化會同人粟同珍離家出走,因為父親堅持要他棄學管賬。出走、革命、入伍、封將直至六十年後逝世,功比元帥的第一大將粟裕終生沒有回過家鄉。

如今也一樣,許多人只要條件允許就會離開新晃,其中甚至包括地頭蛇黃炳松。黃炳松2005年從校長被降為主任科員,四年後退休。如果不是東窗事發,黃炳松會一直長住深圳女兒家含飴弄孫頤養天年,頂多回新晃開開同學會,在埋著鄧世平的校園裡深情吟誦一首「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鄧世平被害次日,高三學生蒲鴻正在複習備考。一校之長黃炳松冒雨半小時在操場親自指揮推土機這一幕,他多半並沒有親見。半年後,蒲鴻成為了第一個考上清華的一中學生,去陳丹青所在的美術學院報到。在清華讀完學士碩士、如今身為策展人和藝術評論家的蒲鴻,幾乎已經沒有任何可能再回到新晃,跟兒時玩伴一起過那種縣城生活。十六年來縣城越來越擴大的同時,戶籍只增加了不到一萬人。

要改變生活環境和自身命運、從小縣城奔向大都市,高考仍然是當下中國最有效可行的方式之一。被害前幾天,鄧世平正把兒子的戶口從懷化轉到新晃,方便就近督促學習。但鄧藍冰永遠也沒有蒲鴻那樣的機會和可能了,他終於只讀了個大專,他爸爸不在了。

出於恐懼,事發後鄧家人就搬回了懷化,在鄧世平失蹤9天後的除夕夜抱頭痛哭,從此每次年夜飯多擺一雙碗筷。一開始他們還在電視台播尋人啟事,「爸爸快回來,我們愛你」,後來就絕望了。女兒鄧冷說:「我巴不得他是活著的,我百分之一萬巴不得他是活著的。但是我知道,他肯定沒有活著。」

清華的一教旁,有一塊王國維先生紀念碑,「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蒲鴻說,「每一個清華人都該去看一看。」蒲鴻的中學母校里也有一尊孔子石像,那是學校專門不遠千里從山東泰安請來的,以表「尊師重教」。每年高中生都在石像下舉行儀式,他們當然不知道:尊師重教的原因不是因為石像,而是因為不遠處有老師為他們埋骨操場。

即便有人指認了具體位置,挖掘機也足足挖了兩天才找到骸骨。杜少平和黃炳松選擇把鄧世平埋在操場,也許出於某些不可言說的原因:學校人多、操場露天、陽氣充足,不怕陰祟——這裡畢竟是湘西。即便如此,他們也仍然在鄧世平雙手反綁的屍身上,再壓上幾塊七八百斤重的大石頭,讓他每天被千人踩萬人踏的同時連做鬼也無法翻身,整整十六年。

現在有倡議將新晃中學改名為世平中學,以此紀念沉冤待雪的中共黨員、教師鄧世平。只是不管改不改名、給不給鄧世平造像紀念,似乎都應該把這幾塊石頭置於埋屍坑的旁邊,一直保留下去。為的是讓每一個新晃人、湖南人甚至中國人都來看一看: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說真話可能要付出的代價——再想一想應該伸張到何種程度、才算配得上這代價的正義。

主要參考:

人物周刊《尋找鄧世平》

新京報《受害人講述涉嫌埋屍案團伙劣跡:高利貸、泡冷水、捅刀子 》

公號「大數據捕手」《窮極生惡:新晃一中埋屍案背後的經濟邏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資有營養 的精彩文章:

北野武離婚給老婆錢,他離婚要老婆命
代珠峰問,你為什麼而登山?

TAG:談資有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