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著名養生專家因病逝世,享年59歲

著名養生專家因病逝世,享年59歲

著名養生專家因病逝世,享年59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梅墨生(1960年—2019年6月14日),出生於河北,號覺公。齋號為一如堂。書畫家、詩人、學者、太極拳家、教授、研究員。中醫影響世界論壇副秘書長,中國武術七段,北京吳式太極拳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武當山武當拳法研究會顧問。

2019年6月14日,梅墨生因病去世。

梅先生一生注重養生,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發表過許多養生經典理論文章,教育大家注意養生。享年59歲,還未到退休年齡,和中國人均壽命76歲差距一個「青春少年」的時長。他原本並不為大眾所知,卻因為「養生大師」「太極大師」與過早逝世聯繫在一起,吃瓜群眾陷入無盡的思考。

早年有一個健美操教練馬華早逝的事情,又被網友翻出來。當年,作為「中國健美第一人」,馬華成為中國健美運動的代名詞和象徵,後因白血病逝世,享年41歲

有著「葯中茅台」美譽的國葯同仁堂,在2008年,其董事長張生瑜因心臟病突發逝世,年僅39歲。中藥在養生領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並未挽留住少壯掌門人的生命。

著名養生專家因病逝世,享年59歲

秦始皇作為宇宙最強養生愛好者,為了尋找長生不老之法,三千童男童女創造出現在的大日本子小丸子國,雖說是傳聞,秦始皇享年49歲是正史。普通老百姓只要不餓死,基本也能撐到秦始皇這把年紀。

網上對於「養生」爭論有三派,第一派的論調是基因決定壽命,其他徒勞;第二派的意思是生死無常,反正都會死,折騰吧,愛咋咋地;第三派是我的觀點,怕死不是養生,惜命才是養生。

在這用梅先生假設,並無冒犯之意,只是舉例說明。

假如,梅先生的基因里顯示40歲時腸癌爆發,結果梅先生自己養生得當,多活19年,直到59歲才因腸癌逝世,算不算養生的功勞?

假如,梅先生的基因里顯示到80歲出現腸癌,結果梅先生過度養生,長期過度服用保健品,長期反自然規律的對待身體,減少了21年壽命,這是不是養生的害處?

以上兩個假如說明了養生利弊難料,那些養生專家和養生達人是如何很堅定的認為養生只有好處?站在反方的人,拿出了很多例子說明胡吃海喝抽煙喝酒活到99的案例,最著名的是張學良,過百歲。

著名養生專家因病逝世,享年59歲

養生到底好不好?很難說,但是長期用保健品肯定不好!

現代社會,科技已經較為發達了,大家都學過基礎科學的常識。那些所謂的保健品,打著營養、無毒副作用的旗號,卻難超越能量守恆,那些過度集中的元素進入體,破壞體內自己的能量平衡,怎麼可能沒有副作用?平常飲食均衡,就已經滿足了對各類營養的需求。

著名養生專家因病逝世,享年59歲

比如,雖然維生素的副作用很少,超出計量單位的補充,長期破壞體內的生態平衡,醫生說是安全範圍,但醫學真的到了讀懂人體的層面嗎?只是現有眼界制定的標準而已。你以為的無害,只是現在無法評估評估真實危害。

絕大部分養生者都不是在養生,更多是因為怕死,所以長期固定生命格式,而生命真的會根據人的意志發展嗎?統計學裡的百歲老人,99.99%的人並沒有養生概念,只是活著活著怎麼還沒死,然後編造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長壽秘訣」,安慰怕死的人有方法多活幾年。

今天往前推算100年,1919年前後出生的百歲老人,從1919年到1980年,長達半個多世紀都生活在饑寒交迫窮困潦倒之中,他們活到60歲才迎來改革開放的春風,之前哪有功夫養生?怎麼解釋又活了40年?甚至未來更長壽。

我所理解的養生,絕對不是保命,而是惜命。

著名養生專家因病逝世,享年59歲

三餐七分飽,稍微準時準點,別餓死,別撐死,體內減少生理對抗,至少消化系統減少了患病概率。養生人士動不動就是辟穀絕食、坐禪修行,意志上可能自嗨了,但是生理累不累?微觀上有沒有異常,只有他們的身體知道。

能吃的不能吃的,稍微都嘗試一點點,別克制,別貪嘴,身體對於營養元素和毒素有正常的新陳代謝和免疫,才能張弛有度、進退有序。養生人士迷信營養,相信自然健康無副作用,水喝多了都有副作用,何況亂七八糟的瓶瓶罐罐大丸子小粒子。

運動多了並不僅是提高生理機能,同時也加速身體老化。養生達人、健美大神們看看,自然界里長壽的動物都有哪些?其實大部分都是運動量很小的動物,比如:龜、鶴。看看那些長壽老人,幾個是運動健將?反觀運動員的平均壽命,贏不了正常老百姓。

大家都是躺著來到世界,別想站著回去。能多睡就多睡,睡覺降低新陳代謝,身體損耗自然減少。也別睡的昏天黑地,困了就補充睡眠,醒了就起床該幹什麼幹什麼。養生如果要查黃曆看星辰,想想就可笑,你的生理狀態和別人的不同,怎麼照搬執行?違背自己的身體,身體會有不良反應,只是積累到哪個時間點爆發而已。

著名養生專家因病逝世,享年59歲

世間除了生死,哪件不是小事?你計較了,它就存在;你不計較,它就是個泡泡。

心情舒暢,減少條條框框,沒煩惱,身體好,這是古話,千百年來的智慧。養生人士給自己制定的條條框框,看似對自己有益,為了維持框框,卻要違背生理需要、違背自然規律、違背人性、違背各種本該隨意的狀態。你不想早逝?身體會自己早逝。

說了這麼多廢話,養生就是放飛自我,順應自我。高矮胖瘦喜怒哀樂,別綳著自己,開心就好。人,生來可能不平等,但是,死是人人平等的,別作死,適可而止。

本文來源於:平常志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有趣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共讀 的精彩文章:

《道德經》:人生不能打破的四大天規,越早知道越好
最有影響力中國女作家,曾提名諾貝爾,今年94歲了

TAG:有書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