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雞蛋,兒時的記憶

雞蛋,兒時的記憶

「媽媽,今天是我們仨誰過生日呀?」兒時的我們都不記自己生日,但只要媽媽蒸了三個雞蛋,我們兄弟仨一人一個,就應該是我們中的一人過生日了。一年三次,感覺真的很好。

雞蛋,在現在的生活中,已是一種稀鬆平常的東西。估計在每個家庭的冰箱里,隨時都會存放有那麼幾摞。也許營養就是現在雞蛋的全部意義。然而,對於我們這些70年代初出生的人,對它的認識以及所包涵的意義遠遠不止於此。

在那個物質稀缺的年代,特別是農村,除了個別家庭,大都可稱得上是一窮二白。一般家庭都會養上幾隻母雞,用雜糧來餵養,多了也是養不起的,因為一旦要用主食來飼養,在那年代顯然有些得不償失,畢竟那時人吃的飯都得添上些薯米,才足以充饑。

雖然家家都會養豬,但畢竟養大一頭豬必須得一年以上的時間,所以平常家裡能拿得出手能換來幾毛幾塊錢的,可能就只有雞蛋了。一個家庭的平時油(煤油)鹽醬醋、針頭線腦等花銷,基本源自於每一枚寶貴的雞蛋。當然,除了賣錢也還有諸多的用處。

媽媽每次從蛋窩撿到雞蛋,都會小心地把存放鋪有米糠的罐子里。數量清楚地記在她心裡,因為這些個雞蛋分別有著它們的作用:譬如某某家的喜事要去10枚作賀禮,誰誰誰的小孩滿月的三斗也得備上10枚,哪位親戚來家返回時得打發上10枚,還能賣掉多少,媽媽都會安排得妥當。當然我們兄弟幾個生日的那枚蒸雞蛋肯定也在計算之中。

以致於每次只要聽到母雞下蛋後那清脆咯咯咯咯……的聲音,心裡都有一份收穫的喜悅。而對於那隻賴抱(地方話:戀孵的意思)的母雞,會有著眾多折磨的方法,讓其儘早回歸到下蛋的正常狀態。當然,若是正準備孵小雞時就另當別論了。

平時的餐桌上,是很難見到有雞蛋的。只有家裡來了客人,媽媽就會炒上一盤。大家都知道磁鐵能吸引鐵的東西,然而那時媽媽炒的雞蛋更有著一種神力,能吸引我們手裡的竹筷子,連同手與眼睛也一同吸引過去。但在客人面前,我們又往往會倔強地控制手筷伸往那盤雞蛋的次數,口水吞進肚子。客人返回時,雞蛋也是很好的贈品。

那時,鄉里輪流在不同村子放映的露天電影,或是那時農村唯一的文化生活。偶爾有閑,爸爸媽媽也想去看一回電影。可是二個大人要同時連抱帶拖地帶上三個娃娃夜間走到幾里外的村子,而且免不了我們仨個中有人會睡著,確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爸媽會說:「你們今晚誰不跟去,明天就給誰蒸個雞蛋」。這時候,雞蛋那噴香的物質誘惑往往能令我們都放棄精神的嚮往。

我們兄弟仨要是誰攤上個感冒、頭疼腦熱,就會成為媽媽的主要關照對象。有時會蒸碗米湯蛋羹,或吃上荷包蛋湯。但在記憶中,媽媽自己生病時卻沒有這般地關照過自己。

今天,超市的蛋類品種也開始五花八門,各種分類:蛋雞蛋、土雞蛋、富含蛋白質的、富含微量元素的、有品牌的、沒品牌的。

媽媽的思想也受影響,也相信土雞蛋相比蛋雞蛋對人更好的說法。在家圈養了好幾隻雞,攢著雞蛋,等我們回家。

每年底在家日子裡,中午,媽媽會做上一碗米酒,燙上個雞蛋。但她自己碗里的只是酒,她說燙雞蛋的酒會有她不習慣的腥味。正月出門時再讓我們仨各自捎帶上一些。或許她是想把當年因為生活艱辛賣掉的雞蛋再補回給我們

自20歲出門謀生,基本沒在家過過生日了。時間真快,馬上就快50了,那年,我想回家在父母身邊過個生日,吃上個噴香的蒸雞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篇美文 的精彩文章:

距離螢火蟲只有小手指長的夏夜
《紅樓夢》:端午,走進賈府品察民俗文化的百般精彩

TAG:美篇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