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先臨三維闖關科創板成功率有多高?

先臨三維闖關科創板成功率有多高?

先臨三維

繼新三板多家龍頭企業陸續轉投科創板之後,先臨三維(830978)也加入了闖關陣營。

作為國內外3D列印龍頭企業,先臨三維在國內同行中銷售排名第一、全球第九,也是新三板創新層的一家明星企業。在宣布衝刺科創板之後,公司股價一路高漲,截至停牌已翻了一番。

先臨三維快速成長的背後離不開併購。自2014年掛牌新三板之後,其接連將包括主要競爭對手天遠三維(872587)在內的多家公司收入麾下,但溢價收購也埋下了商譽減值的隱患。

儘管穩坐行業龍頭位置多年,但先臨三唯的盈利能力堪憂,公司近兩年扣非後凈利潤為負,包括上述併購企業在內,其旗下各地的控股子公司也大多處於虧損狀態,公司面臨著持續虧損和技術產業化風險;另外,公司金屬增材製造(俗稱「3D列印」)設備的部分核心器件對國外品牌也存在一定的依賴性。

針對相關技術產業化及持續盈利等相關問題,時代周報記者聯繫先臨三維,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1

申報前後股價翻番

如果成功登陸科創板,先臨三維將成為李誠治下的永盛集團旗下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2004年,靠傳統的化纖及紡織業起家的李誠成立了先臨三維,進軍3D列印行業。這位溫州商人有著極強的資本運作能力,2013年帶著一手創立的永盛新材料(03608.HK)登陸港股,2014年又帶領先臨三維掛牌新三板,成為國內3D列印行業第一股。

從股權結構來看,李誠直接和間接持有公司33.97%的股份,為公司實控人,也是先臨三維的董事長。

先臨三維的業務幾乎覆蓋3D列印全產業鏈,從前端的數據獲取(三維掃描)、三維的軟體設計,再到3D列印輸出、一體化解決方案,其產品應用於工業製造、生物醫療、教育消費等領域。

對於先臨三維而言,2016年是一個雙重轉折點。這一年,先臨三維的營業收入突破3.1億元,一躍成為行業第一。此後,先臨三維每年都入選新三板創新層,不過隨著市場持續不振,公司的股價從2016年以來一路走低,幾次再融資最終都宣告失敗,直到科創板的消息出來之後,才扭轉了上述局面。

今年2月27日,先臨三維發布公告,決定進行首發上市,已提交IPO輔導備案登記材料,輔導機構為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隨後,公司在回應媒體時稱,計劃赴科創板上市。

由於身披科創板概念,先臨三維的股價一路高漲,成為今年新三板上交易最活躍的股票之一。今年以來,其股價累計上漲103%,截至3月21日停牌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收於8.65元/股,總市值達27億元;另外,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公司新增股東441名。

「新三板公司公布申報科創板後股價出現上漲,反映出一二級市場的估值差,科創板高的關注度和二級市場較高的估值會形成較高的估值預期。同時首批企業受市場追捧會得到資金關注,存在較大的套利空間。」東北證券股轉業務部董事總經理張可亮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估值修復還是概念炒作,需要看具體公司,對於符合科創板上市標準的公司就是估值修復,需要投資人理解好科創板定位和公司發展情況。

儘管在國內穩居行業第一,但先臨三維部分核心器件卻仍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

「公司金屬增材製造設備的部分核心器件對國外品牌存在一定的依賴性。金屬增材製造裝備核心器件,如高光束質量激光器、大功率激光掃描振鏡等精密光學器件依賴進口,如果上述核心器件受出口國貿易禁用、管制等因素影響,導致公司無法按需及時採購,且無法及時採取替代方案,可能影響公司的金屬3D印表機生產經營等。」先臨三維在風險因素中如是表示。

對此,長期研究新三板的資深投融資專家許小恆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受技術壁壘影響,國內企業在這些具有高技術壁壘的核心部件難有突破,目前仍是外資企業在主導供應,這會導致企業在產業鏈上存在短板,企業綜合實力欠缺,上下游支撐不足,品牌溢價能力差。接下來可能會遭到監管機構的問詢。

2

持續盈利能力待考

除了核心器件依賴國外品牌,先臨三維還面臨著持續虧損等一系列風險。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公司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471.22萬元、1895.01萬元及941.07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981.52萬元、-135.79萬元及-2145.38萬元。

「主要系公司研發費用金額較大、部分子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產生股份支付金額較大、部分子公司計提商譽減值與無形資產減值以及非經常性損益中政府補助金額較大等原因所致。」 先臨三維如此解釋。

不難看出,在先臨三維持續虧損的背後,各種因素一環緊扣一環。從研發投入來看,2016―2018年,公司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7919.45萬元、9748.93萬元和14050.92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5.29%、26.87%和35.08%。

由於持續虧損,先臨三維選擇的具體上市標準為第二款,即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5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2億元,且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於15%。

從控股子公司的業績表現來看,時代周報記者梳理髮現,先臨三維這些年收購的公司及其在全國各地設立的子公司絕大部分都處於虧損狀態。從核算主體來看,主要原因是此前收購的捷諾飛與子公司先臨雲列印持續虧損。

捷諾飛虧損較大的主要原因系股份支付與無形資產減值所致。5月18日,先臨三維公告稱,公司擬不再控股捷諾飛並擇機轉讓部分股份。而先臨雲列印在期內分別虧損了353.71萬元、4342.78萬元和3567.03萬元,處於持續虧損狀態。

持續虧損與先臨三維相關技術的研發產業化的進展有關,時代周報記者梳理髮現,包括先臨雲列印在內,先臨三維旗下多家子公司尚處於研發投入期。

「在非金屬 3D 列印等領域,用於直接製造的 3D 列印技術仍處於發展階段,產業化應用尚待普及。公司在產品研發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與資金。如果公司未來開發的產品不能契合市場需求,或者產品銷售收入未能覆蓋研發、生產成本及相關費用,則將會導致公司投入研發的大額資金無法帶來經濟效益,相關技術存在未能實現產業化的風險。」先臨三維在風險因素中表示。

許小恆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公司從事的新產品項目若研發成功並實現產業化,將成為公司未來利潤的增長點,反之則將增加公司的費用支出,並對盈利水平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

持續虧損疊加產業化風險,曾大舉併購的先臨三維還存在商譽減值的隱患。截至2018年末,公司商譽賬麵價值為6876.01萬元,占非流動資產的16.36%。

「如果未來公司銷售規模增長或經營效益不及預期,則存在公司一定期間內無法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盈利的風險。」先臨三維在特別風險提示中表示。

張可亮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對於科創板的註冊制,考察公司的某一個財務指標還是從審核的視角,未來註冊制的核心是公司的好壞由市場決定,審核機構不對公司的好壞做辨別。許小恆則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面臨持續盈利能力下行,在接下來的問詢環節,先臨三維應該也會遭到監管機構的重點關注。

事實上,先臨三維2010年衝刺創業板被否也與其持續盈利能力有關。彼時,發審委認為,公司該階段的抗風險能力較弱,成長性和持續盈利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來源:時代周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激光製造商情 的精彩文章:

銳科激光:加速替代進口 助力鋰電池激光應用升級
「紅光獎」誕生記!

TAG:激光製造商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