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別急著「蓋棺定論」,青少年網路文化需多角度審視

別急著「蓋棺定論」,青少年網路文化需多角度審視

「文化」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概念和意義極其寬泛的術語。僅就美國某學者的統計,1871年到1951年社會科學關於文化的定義就有164種。青少年網路文化與當前時代的流行文化以及社會整體網路文化環境緊密相關。相較於傳統社會流行文化和傳統研究關注的青年文化,以下三個方面更體現青少年網路文化的突出特徵,並與青少年價值觀緊密相關。

原文 :《認識青少年網路文化需要多視角》

作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 楊斌艷

圖片 |網路

全球化是網路文化的重要特徵之一,受全球流行文化和全球時尚潮流的影響是青少年網路文化的突出特徵之一。比如,近些年青少年網路文化中持續流行的動畫動漫、網遊社交、二次元、Cosplay、偶像崇拜(粉絲文化)等都是具有全球性的青少年文化。日本被主要視作動漫、二次元和Cosplay等文化的輸出,而「偽娘」、「妖媚」、「偶像團」、「萌」等等則被視為是主要的韓國流行文化的輸出。互聯網使得全球化成為常態和日常,互聯網成為流行文化的最主要輸出和傳播渠道,全球化成為青少年網路文化基本最為重要的特徵之一。在商業全球化的模式運作下,全球化的青少年網路遊戲社區、二次元社區、偶像社區已經非常多見。世界各地不同現實社會文化制度,和不同地域生活中的青少年通過互聯網在同一個遊戲、動漫、偶像、興趣的網路社區中擁有同樣的服飾、音樂、流行語、情緒、觀念、行為等已經成為正在發生的現實,也成為中國青少年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未成年人往往被視為正在被成年人塑造、引導和教育的一代,網路文化在青少年社會化中的影響和作用不容忽視。而當代資本對於流行文化和網路文化的影響力是巨大的,甚至網路文化和網路潮流很多就是資本所創造的需求和產品。資本提供源源不斷的新產品、新服務、新模式,進而不斷地創造潮流、生產潮流、掀起潮流、引領潮流。青少年以及青少年的監護人在某種程度上僅僅是網路潮流和社會時尚的追隨者而已。所有網路服務商和網路平台所追求的用戶數量和用戶黏性就是網路流行文化發展的原動力之一。青少年作為相較於成年人的弱勢群體,其網路文化只是整體網路文化下的一個小小的系統,而從本質上和最初的動機上,青少年網路文化根本不具有顛覆、反抗或者對抗整體網路文化的能力和資源。這是青少年網路文化與學術界經常研究和討論的「青年文化」的抗爭性的重要差別之一。

網路空間的泛娛樂化,青少年在網路空間「娛樂至死」的價值傾向,是近幾年媒體批判的一個重點,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反思。「泛娛樂化」在網路空間的主要表現為:

一是,所有內容的娛樂化,重要歷史、時政大事、政務民生要事等被戲謔、被調侃,以賣萌、耍乖、有趣等娛樂化的模式改編、改寫形式進行傳播;

二是,娛樂有趣、輕鬆好玩內容在網路上全面覆蓋,消費、享樂、搞笑成為互聯網文化的主導。在這種網路文化大環境下,青少年網路文化也呈現出「極端娛樂化」的傾向,嚴肅文化被曲解,傳統價值被篡改,近幾年出現各種奇怪的網路流行語以及網紅視頻等,都是青少年網路文化中泛娛樂化的表現。娛樂的價值和娛樂對於青少年成長的意義不容否定和忽視。然而,青少年網路文化中的過度娛樂化和泛娛樂化表現,已經不能帶來正向價值和影響了。更不要說,泛娛樂化下隱藏於網路遊戲、動漫動畫、網紅視頻中的庸俗、低俗、泛色情、暴力、審丑、惡搞等不良信息對於青少年的影響。

文化的整合功能和文化的型塑力量,是我們關注青少年網路文化的意義。青少年群體具有自己獨特的網路文化,能夠通過互聯網更好地表達自我,與同伴能夠更好地交流交友, 能夠更好地參與社會,能夠更好地傳承與創造,這些都是青少年社會化的必要途徑。而且網路世界的虛擬性特質為青少年帶來全新的體驗和探索空間,網路遊戲的角色扮演、網路社交的跨地域交流、二次元中的在線協作、網路興趣的創作創新,通過互聯網找到和建立起來圈子文化、群體文化和夥伴文化為青少年帶來的認同感、歸屬感、安全感和成就感,對於青少年的成長極為有益,這就是互聯網為青少年的賦能,也是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原著民的福利。

互聯網的發展加速了全球化、資本化和娛樂化,「青少年網路文化」的概念已經不能簡單地在一個明確的地域概念下來考察和思考,這種全球化的流行文化的交流交往,帶來了價值觀多元化的現實。在這種社會價值觀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通過主流文化/傳統文化、主流社會價值這樣的視角去洞察青少年網路文化,把其視為某種帶有負面意義的「亞文化」來理解,已經失去了意義,而且往往可能導致因為缺少包容而產生的代際衝突。更何況,青年文化對於社會的推進和更新本來就具有積極的意義,也是社會文化傳承創新的動力和途徑之一。因此,作為試圖闡釋、理解並引導教育青少年的成年人,對於青少年網路文化的認識和研究更需要多視角、多維度,更需要看到時代變革、社會變遷、代際更替的基本規律和特徵。

早在1970年,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在《文化與承諾——一項有關代溝的研究》一書中就提出了「後喻文化」。她認為,年輕一代將知識文化傳遞給他們在世的前輩將成未來(後喻文化社會)。當前互聯網和新技術下,這種「後喻文化」在某種情況下已經成為正在發生的事實。在這樣的現實下,應該怎樣重新審視和刷新青少年網路文化研究,這值得我們思考。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62期第4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媒體筆下的「三農」,是否真正抵近了鄉村?
職業教育創新,應更關注「怎麼做」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