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華夏至尊神器「九鼎」:已遺失2000多年,還可能破土而出嗎?

華夏至尊神器「九鼎」:已遺失2000多年,還可能破土而出嗎?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懸案」之一。

據《左傳》、《史記》等典籍記載,在夏朝建立之初,禹收「九牧(州)之金」,鑄成了「九鼎」(一說鑄鼎者為禹的兒子啟),鼎身鐫刻天下百物,以象徵九州,它們具有通天的「神力」。

九鼎被安放在夏王城,是國家最高統治權力的象徵。後來商湯滅夏,將九鼎遷到了商王城。周武王滅商,曾公開展示九鼎;其子周成王親政後,營建東都洛邑,又將九鼎安放在了該城。

夏、商、周政權的更替,都伴隨著九鼎的遷移,於是九鼎便成為了國之重器,代表著「天命所歸」,即對天下的合法統治權。這就像後來的傳國玉璽,得之象徵「受命於天」,失之表示「氣數已盡」,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義。

到了東周以後,周王室衰落,各大諸侯遂開始覬覦九鼎。比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楚莊王,曾挑釁式地探問九鼎的「大小輕重」,被周大夫王孫滿義正詞嚴地駁回了:「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又如天生神力,重武好戰的秦武王,在直入洛陽,「以窺周室」時,與手下的大力士孟說比賽舉九鼎中的「龍文赤鼎」,結果大鼎脫手,砸斷脛骨,導致其意外身亡。

更神奇的是,據《史記》記載,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九鼎震」;當年,周威烈王命韓、魏、趙為諸侯。我們都知道,韓、魏、趙「三家分晉」,標誌著中國歷史從春秋進入了戰國。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九鼎震動,想必是對天下即將分崩離析發出警示吧!

秦滅周后,「周之九鼎入於秦」。然而到秦始皇橫掃六國,一統天下時,九鼎卻不知去向了。有人說九鼎沉沒在泗水彭城下,秦始皇出巡過彭城時,曾派上千人潛水打撈,結果也沒有找到。

這一傳承了兩千年,曾作為夏、商、周三代鎮國之寶的「神器」,從此不知所終。九鼎的下落,遂成為華夏千古之謎。

對此,後人提出了種種猜測。有人說可能是周亡之時,九鼎在戰亂中被盜取了,後為「奸人鑄爍以為他器」,即被冶煉鑄成了其他青銅器,所以秦始皇才找不到了。

有人說九鼎其實是被周人自己毀掉的。因為在東周末年,群雄並起,都想謀求九鼎而佔有天下;此時的周王室已衰弱至極,君臣日夜忐忑不安,覺得九鼎就是個燙手山芋,「鼎存而禍隨」,乾脆把它們毀掉算了。

還有人認為,司馬遷在《史記》中曾多次提到「秦取九鼎」、「九鼎入秦」,所以九鼎應該在周亡後為秦所取。最後則毀於項羽入咸陽後,放的那把燒了三個月的大火。

當然,更多的人還是認為,九鼎「沒於泗水彭城下」;或流落到了某處,從此塵封了起來。也就是說,九鼎並沒有被毀掉。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對九鼎本身是否存在,也表示懷疑。這是因為一些古代典籍對九鼎的記述,實在太離譜了。上面說的「九鼎震」還算好的,《戰國策·東周策》中說,當年周伐殷商,得九鼎,「凡一鼎而九萬人挽之」,那麼九鼎就是由九九八十一萬人拖回去的。這就太過誇張而近於荒誕了。

今天,學術界對九鼎的看法,也大致分為兩派。一派認為,迄今為止,考古仍未發現能確定為夏代的青銅重器,甚至夏朝存不存在,都還有爭議。所以所謂「九鼎」,目前只能當作傳說來看。

也有學者提出,九鼎可能不是「夏器」,而是「商器」,是商代的統治者為了「神乎其器」,而故意向前推了時間,把鑄九鼎的「版權」安在了大禹頭上。所以,我們目前發現的商代青銅器中,可能就有「九鼎」。

另一派則認為,從目前已發現的考古資料來看,二里頭文化(很多學者視之為夏文化)已進入青銅時代,已發現爵、斝、盉等青銅容器和銅簇、戈等兵器,尤其是還發現了青銅鼎。

雖然夏代的青銅工藝還達不到商代水平,至今沒有發現青銅重器,但對「夏鑄九鼎」一事,還是不能過早地、輕易地否定。畢竟,如果九鼎並不存在,那麼歷代典籍何以能憑空杜撰出那麼多故事呢?

對此,你怎麼看?

/End.

(獲取更多內容,敬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古今神秘文化)

~如果您覺得還不錯,

別忘了點贊、轉發和關注哦!

~您的舉手之勞,

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神秘文化 的精彩文章:

真傷腦筋!甲骨文之前的這些符號,是文字嗎?

TAG:中華神秘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