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都認輸了,華為鴻蒙系統還有戲嗎?看完這三點就明白了
從一年前的中興禁令,到愈演愈烈的華為禁令事件,美國熱衷於再三制裁中國科技企業背後的主要原因,無非是仰仗著掌握了舉足輕重的話語權。微軟的Windows和谷歌的Android,以及蘋果的iOS,目前全球主流的三大操作系統無一例外均出自美國,難怪在面對迅速崛起的國產電子產品時,美國始終能以有恃無恐的態度冷眼旁觀。最近聲勢浩大的制裁華為風波,也無外乎是習慣於「科技霸權」的美國意識到危機後,做出的過激反應。
在Windows穩坐PC操作系統寡頭後,微軟也嘗試進軍移動操作系統市場,但在Windows Phone推出後卻始終不溫不火。由於iOS和Android將大部分市場份額瓜分殆盡,因此Windows Phone並未能使微軟如願以償。對此,比爾蓋茨稱最大的失誤就是給了谷歌機會,讓它們推出了Android,相當於直接損失4000億美元。相比之下,不禁令人聯想到最近引人注目的「備胎計劃」,比爾蓋茨和微軟都失敗了,華為的鴻蒙系統能逆襲嗎?
首先,從系統生態體系和市場方面宏觀分析的話,衡量一款操作系統是否具備市場潛力和前景,主要分為三個因素:渠道、生態和技術。從這一層面看來,華為自主開發的鴻蒙操作系統確實具備特色和一定的競爭力。
蘋果的iOS生態系統,覆蓋貫穿了iPhone、iPad、Mac等蘋果的全線產品,為產品賦能的同時也演變成為蘋果核心的競爭力,就產品和實際體驗而言,蘋果的產品確實有鮮明的特色,但知名的短板就是售價太過昂貴。而谷歌的Android系統,雖向所有手機廠商免費開放,但僅擁有使用權卻沒有話語權終究不是長久之計。而華為的鴻蒙系統模式和蘋果的iOS如出一轍,同樣是通過打通手機、PC、平板電腦等設備一體化的生態系統模式,大大提升了鴻蒙系統的覆蓋產品範圍,華為旗下的手機、PC和平板等產品在國內市場均佔據較大的市場份額,在渠道方面應該不成問題。
一款操作系統能否贏得市場,最主要的關鍵取決於系統生態是否的完善程度。吸引大量開發者為操作系統適配開發應用軟體,是一個十分浩大且漫長的過程,谷歌耗時近十年時間,才為Android系統構建一套成熟完善的生態圈;而入局最早的微軟,雖然為Windows打造出一流的生態系統,但在開發移動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時,卻苦於遲遲不能構建出自主的生態體系而束手無策。
有了微軟Windows Phone的前車之鑒,為避免重蹈覆轍,華為的鴻蒙系統具備同時兼容安卓、Wed軟體應用程序的特性。這就直接解決了鴻蒙系統的生態問題,避免在上市後由於早期缺乏軟體和開發者,而陷入僵局。
和生態、渠道相比,一款操作系統的技術才是基礎。而追求技術研發,就勢必需要長期且大量的資金投入,但據華為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在近十年內華為投入的研發經費高達千億以上,而截止到目前為止華為開發鴻蒙系統已經長達7年。除了巨額研發資金的注入,開發團隊和技術人才也尤為關鍵。據悉,為開發鴻蒙系統,華為特地挖來了業內頂級大咖,來自於上海交大的陳海波教授親率開發團隊,主抓鴻蒙系統的開發,如果不了解的話只需搜索一些關於他的資料和履歷,就不會質疑鴻蒙系統的未來了。
當然,鴻蒙系統的傳聞不少,渠道、技術和生態也一樣不缺。但在正式上市後不免會遇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響,不過無論成功與否,至少華為的戰略和危機意識還是值得稱讚的。那麼,如果鴻蒙系統上市的話,你會支持嗎?
※大快人心!鳳姐嘲諷華為後遭全網封殺,網友評論眾說紛紜!
※5月份安卓手機好評榜:華為墊底,新黑馬逆襲奪冠!
TAG:小白人聊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