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診基礎(附:相似脈的鑒別,七絕脈)
想系統的學習中醫課程/中醫針灸。頭條評論+私信電話:學習中醫/學習針灸,即可報名學習哦!
「8月1日」全國實用針灸全科培訓班
古代脈法最得人心的當屬李時珍先生的瀕湖脈學28脈,是我們中醫診斷學脈診講課的藍本,與現代脈法中齊向華老師的系統辨證脈學的25對脈象要素相得益彰。我認為系統辨證脈學最大的優勢在於用其物理語言描述脈象特徵使初學者找到入手點,有經驗的臨床工作者找到未曾命名的脈法或手下感覺,讓複雜混亂的脈法找到規範客觀的指標,為執著於脈診研習卻習不得法的人找到練習方法。
在系統辨證脈學培訓班上,我的師兄師姐演示過,他們診脈的一致性。多人診同一個人的脈,用系統辨證脈學進行分析,其診得的脈象要素,背景脈和局部脈象以及分析體質、性格特點和病因、病機結果是一致的。
《內經》記載的脈象遠比後世複雜得多。典型的脈名就有:
浮、沉、大、小、滑、澀、細、疾、遲、代、鉤、盛、躁、喘、數、弦、濡、軟、弱、輕、虛、長、實、 強、微、衰、急、散、毛、堅、營、石、搏、靜、緊、結、動、短、緩、絕、橫、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勁、洪、滿、疏、格關溢覆等,再加上非典型的、複合的以及一些難以索解的脈名脈形,總數有近百種。
傳統28脈
浮脈類:浮 洪 濡 芤 革 散
沉脈類:沉 伏 牢 弱
遲脈類:遲 結 澀 緩
數脈類:數 動 疾 促
虛脈類:虛 細 微 代 短
實脈類:實 緊 長 滑 弦
25對脈象要素
脈體要素:左右、內外、曲直、寒熱、清濁、浮沉、上下、粗細
脈管壁:厚薄、斂散、剛柔
脈搏波:來去、長短、動靜、遲數、怠駛、高深、結代
血流:滑澀、進退、枯榮、強弱、凸凹、稀稠、疾緩
傳統脈象中用物理語言描述的有:浮、沉、遲、數、長、短、結、細。
這幾種脈象比較容易理解。而難以理解掌握的多採用比擬的手段幫我們學習。其描述有:
「洪」:去衰來盛似波瀾。
「濡」:濡形浮細按須輕,水面浮綿力不禁。
「芤」:芤形浮大軟如蔥,按之旁有中央空。
「革」:革脈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脈寒虛。
「散」:散似楊花散漫飛,去來無定至難齊。
「弦」:端直以長,如按琴弦。
「緊」:脈來緊張如按繩轉索。
這裡不再一一列舉。古代從醫者,並能將文獻流傳於世的文人多,文字功夫了得。一句「散似楊花」把我們引入春天漫天飛舞的似雪非雪、似花非花、輕盈如羽、空靈似夢的浪漫意境中去。一句「如按琴弦」似乎耳畔傳來婉轉悠揚、清脆流暢的琴聲,讓我們腦海中浮現出古代才子佳人,撫按琴邊。然「脈理精微,其理易辨,心中易了,指下難明」。古人只給了我們形象化的描述,確沒有給我們如何掌握這種脈象的方法。
病脈
疾病反映於脈象的變化,就叫病脈。一般來說,除了正常生理變化範圍以及個體生理特異之外的脈象,均屬病脈。
在脈學發展過程中,由於醫者切脈的體會不同,所以對脈象命名也不一致。我國最早的脈學專書《脈經》提出二十四種脈象,《景岳全書》提出十大種,《瀕湖脈學》提出二七種、李士材的《診家正眼》又增加疾脈,故近代多從二十八種脈論述。脈象是通過位、數、形、勢等四方面來體察。如浮沉是脈位的不同,遲數是至數的不同,虛實是力量強弱(氣勢)的不同。有些脈象,又是幾個方面相結合的,如洪、細則是形態和氣勢的不同。
相似脈的鑒別
二十八種病脈中,有些很相似,容易混消不清,必須加以鑒別。歷代醫家對脈象的鑒別有豐富的經驗,如王叔和已指出了一些相類脈象,李時珍則編了較詳細的脈歌,徐靈胎更具體說明了脈象鑒別的方法,即用近似脈象相比的比類法(還有用相反脈象對比的對舉法),這是鑒別相似脈的好方法。
現將一些相似脈鑒別如下:
浮脈與虛、芤、散脈:四者相類似,其脈位均表淺,但不同的是浮脈舉之泛泛有餘,重按稍減而不空,脈形不大不小,虛脈形大無力,重按空虛;芤脈浮大力無,中間獨空,如按蔥管;散脈浮散無力,漫無根蒂,稍用力則按不著。
沉脈與伏、牢脈:三者脈位均在深部,輕取均不應,不同的是沉脈重取乃得;伏脈較沉脈部位更深,著於筋骨,故重按亦無,須推筋著骨始得,甚則漸時伏而不見;牢脈沉取實大弦長堅牢不移。
遲脈與緩脈:均以息計,遲脈一息不足四至;緩脈稍快於遲,一息四至,脈來有沖和徐緩之象。
數脈與滑、疾脈:滑脈與數脈有相似之處,滑脈流利,圓滑似數。但滑指形與勢。數指至數言,一息五至以上。《瀕湖脈學》指出:「莫將滑數為同類、數脈唯看至數間」。數、疾也以息計,疾脈更快於數,一息七、八至,相當於每分鐘脈搏在140次以上。
實脈與洪脈:在脈勢上都是充實有力,但洪脈狀若波濤洶酒,盛大滿指,來盛去衰,浮取明顯;而實脈長大堅實,應指有力,舉按皆然,來去俱盛,故有「浮沉皆得大而長,應指無虛情愊愊強」之說。
細脈與微、弱、濡脈:四者都是脈形細小且軟弱無力。但細脈形小而應指明顯;微脈則極細極軟,按之欲絕,有時至數不清,起落模糊;弱脈沉細而無力,満脈浮細而無力,即脈位與弱脈相反,輕取可以觸知,重按反不明顯。
芤脈與革脈:都有中空之象,但芤脈浮大無力中空,如按蔥管,顯示了脈管柔軟;革脈浮大搏指,弦急中空,如按鼓皮,顯示了脈管較硬。
弦脈與長、緊脈:弦脈與長脈相似,但長脈超過本部,如循長竿,長而不急;弦脈雖長,但脈氣緊張,指下如按琴弦。《醫述》說:「長類於弦而盛於弦,弦脈帶急,長脈帶緩」。弦脈有似緊脈,二者脈氣均緊張,但弦脈如按在琴弦上,無朝急之勢,緊脈如按在拉緊的繩索上,脈勢綳急,在脈形上緊脈比弦脈大。
短脈與動脈:二者在脈形上均有短縮之象,但短脈是形狀短縮且常兼遲,不滿三部;動脈其形如豆,常兼滑數有力,《醫術》說:「短類於動而衰於動,動脈形滑而且數,短脈形濕而必遲」。
結、代、促脈:都屬於節律失常而有歇止的脈象,這是三者共同之處。但結、促脈都是不規則的間歇,歇止時間短;而代脈則是有規則的歇止。且歇止的時間較長,這是結、促脈與代脈不同之處。結脈之促脈雖都有不規則的間歇,但結脈是遲而歇止,促脈是數而歇止。
附:對舉法
浮脈與沉脈:是脈位淺深相反的二種脈象,浮脈脈位表淺、輕取即得,主表屬陽:沉脈脈位深在,輕取不應,重按始得,主里屬陰。
遲脈與數脈;是脈搏慢快相反的二種脈象,遲脈搏動比正常脈慢,即一息不足四至;數脈搏動則比正常脈快,即一息五至以上,遲主寒而數主熱,亦主虛。
虛脈與實脈;是脈的搏動力量強弱(氣勢)相反的二種脈象,虛脈三部舉按均無力;實脈舉按均有力,分主虛實。
滑脈與澀脈;是脈的通暢度相反的二種脈象,滑脈往來流利通暢,指下圓滑;澀脈往來艱難滯濕澀,極不流利,前人形容澀脈,如輕刀刮竹。所謂輕刀副竹即脈過指下不平滑之意。
洪脈與細脈;是脈體大小和氣勢均相反的二種脈象,洪脈脈體大,充實有力,來勢盛而去勢衰;細脈脈體細小而線狀,多軟弱無力,但應指明顯。
長脈與短脈:是脈氣長短相反之二種脈象,長脈超過本部,即指脈氣搏動範圍超過本部的狀態,前人比喻如循長竿;短脈則形狀短縮,不及本部,即指脈氣搏動範圍短小,不及本部的狀態。
緊脈與緩脈:是脈的緊張力相反的二種脈象,緊脈緊張有力,如按轉繩;緩脈勢緩,一息四至。
怪脈
凡脈無胃神根的,便是怪脈,又稱真勝脈,敗脈,死脈,絕脈。多見於疾病的後期,臟腑之氣衰竭,胃氣敗絕的病證。元代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列怪脈十種,稱為「十怪脈」,後世醫家在十怪脈中除去偃刀、轉豆、麻促,稱為」七絕脈」,這些脈象,臨床上可以遇到現將七絕脈的形態及臨床意義敘述如下。
①釜沸脈:脈在皮膚,浮數之極,至數不清,如釜中沸水,浮泛無根。為三陽熱極,陰液枯竭之候,主脈絕,多是臨死前的脈象。
②魚翔脈:脈在皮膚,頭定而尾搖,似有似無,如魚在水中遊動。此為三陰寒極,陽亡於外之候。
③蝦游脈:脈在皮膚,如蝦游水,時而躍然而去,須奧又來,其急促躁動之象仍如前。為孤陽無依,躁動不安之候,主大腸氣絕。
④屋漏脈:脈在筋肉之間,如屋漏殘滴,良久一滴,即脈搏極遲慢,起無力。此為胃氣營衛將絕之候。
⑤雀啄脈:脈在筋肉間,連連數急,三五不調,止而復作,如雀啄食之狀,此為牌無谷氣已絕於內。
⑥解索脈:脈在筋肉之間,乍硫年密,如解亂繩狀。這是一種時快時慢,散亂無序的脈象。為腎與命門之氣皆亡。
⑦彈石脈:脈在筋肉之下,如指彈石,闢辟湊指,毫無柔和軟緩之象,此為腎氣竭絕之象。
在那個沒有現在高科技診療手段的時代,傳統脈法在一定時期發揮了巨大作用。中醫學為中華民族做出的突出貢獻是無法泯滅的。其奪目耀眼之光在歷史的長河中依舊熠熠生輝。但隨著社會的進步,許多古代的疑難怪病或者從未有過的疾病都成了現在的常見病,生活壓力增加,人的心理狀態也在發生變化,情志致病癒發多見。所以,在傳承古代脈法的基礎上要求我們創新發展以適應當代疾病流行性的變化。建立脈診的規範操作、技術的評定日益重要。
「8月1日」全國實用針灸全科培訓班
學習中醫/學習針灸,請私信回復:學習中醫/學習針灸。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中醫養生方法僅供參考學習,不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按揉腳背的胸部反射區,有效改善乳腺增生
※又一位不差錢的走了,年僅36歲!別再透支健康了
TAG:傳承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