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體重的秘密:最好的體重,比標準體重更好!

體重的秘密:最好的體重,比標準體重更好!

兩個同等身高,同等體重的人,一個人跑得快,跳得高,這當然是因為,他更有爆發力,更有速度,但說到底,還是因為身體的感覺更輕。

同一個人,高興時,感覺全身輕鬆,走路都帶風。害怕時,可能就走不動路,腿還是那雙腿,就是邁不動。現在很多景點,有透明的玻璃棧道,從上往下看去,有些人立馬腿腳發軟,根本走不動。

還有些人,有恐高症,只要站在高處,就感覺自己的身體往下沉。明明是站在,非常結實的地板上,卻總擔心,自己隨時會掉下去。

上面三個例子,都說明了感覺對人體的重要影響。人,是活在感覺里,確實無誤。很多時候,人的心理感覺,可以直接反應,人的生理狀態。了解這一基本規律,我們再來看看體重的秘密。

最好的體重,不是標準體重,而是體重不輕,但是感覺很輕。最差的體重,不是超重,而是體重不重,但是感覺很重。

假如,你20歲時,體重為65千克,這是身高為170公分的標準體重。你感覺身體很鬆快,走路的速度很快,幹什麼都很輕鬆。這就是體重的感覺很好。

等到了40歲,你的體重沒有變化,仍然是65千克,身高當然也是不變的,你還是標準體重。但這時,你身體的感覺,沒有那麼鬆快,你的身體,不再那麼輕鬆。總之,跟年輕時相比,各方面都差了一大截。

這當然是因為,身體的機能下降了。在這種情況下,體重的感覺,也變得不好了。很多人,體會不到這種,來自於體重上的感覺變化。因為變化是相對的,需要對比才知道。你40歲時,肯定不會記得,20歲時的身體感覺。

現在人,基本上做不了引體向上,平板支撐,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深蹲,蹲不了幾個,仰卧起坐,也很困難。這些人,看上去身材很協調,根本就不胖,但這些動作,就是做不好。這是因為,身體的力量,不足以支撐身體的體重。

因此,身體是不是好,單純看體重,根本沒什麼意義。還要看,你的身體里,是否有足夠的力量,來支撐你的體重。而這,體現的就是,你對體重的感覺。當你感覺自己的身體,很輕時,上面那些動作,你很輕易的就能完成。當你感覺身體很重時,自然就無法完成。

簡單說,人的體重,有兩個指標,一個是客觀體重,也可以叫做生理上的體重。一個是主觀體重,也可以叫做心理上的體重。客觀體重,就是你用體重秤,稱得的那個數字。主觀體重,就是你對體重的感覺。

主觀體重,和客觀體重,有時候是一致的,有時候是矛盾的。身體很輕,你感覺輕,這是一致。身體很輕,你卻感覺很沉重,這是矛盾。身體很重,你感覺重,這是一致。身體很重,你感覺輕,這是不一致。

我們常說的標準體重,都是客觀體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實際上,主觀體重,可能更加重要。因為它反應的是,你負擔體重的能力。這個能力下降時,感覺會很重。能力回升時,感覺會很輕。

人的客觀體重,以及這種心理上的,主觀上的體重感覺,是由什麼決定呢?看看人體的基本構成,就知道了。人體,由細胞及細胞間的體液構成,血液,也可看作是體液的一種。因此,人的客觀體重,是細胞的重量,與體液的重量之和。

細胞是生命體,有感知能力,體液是非生命體,沒有感知能力。因此,主觀上的體重感覺,是來源於細胞。當細胞有強大的力量,足以支撐起整個身體的運營時,身體的感覺會很輕,反之,則很重。

從健康角度看,體重不輕,但是感覺自己很輕,比較健康。體重不重,但是感覺自己很重,則不健康。有些人,瘦的皮包骨頭,體重很輕了,但是卻感覺自己很重,幹什麼都有氣無力。有些人,明明是個大胖子,卻異常的靈活,因為感覺自己不重。

當然,如果你的體重,本來就很重,然後感覺也很沉重,這肯定是不好的。身體有沉重感,是身體變差的重要信號。反過來,當你通過一些調理手段,讓自己逐步恢復,感覺身體變得輕快了,哪怕客觀體重增加了,也是非常的健康。

如何才能做到呢?一要增加細胞的活力,也就是細胞加工營養的能力,一般稱為氣化。也就是要補氣。提高氣化能力,只能是提升單個細胞的活力,因為成年人的身體,細胞總量是不變的。有多少細胞死亡了,就會有多少細胞新生。這個程序,受DNA的嚴格調控。

發胖,大多數情況下,是體液里的廢物增多了。廢物,是相對的概念,它一開始也可能是營養,不能利用的營養,在體液里聚集,也就變成了廢物。細胞的氣化能力增強,相當於具備了變廢為寶的能力。

二要增加身體的循環能力。有些廢物,不能加工,只能是運走,靠的就是體液循環。流水不腐,流動的水,才更乾淨,因此需要適量的運動。當氣化能力,和循環能力,都增強時,人的身體,會越來越好,體重的感覺會更輕。本文由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原創首發,微信公眾號同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的精彩文章:

姿勢要穩,身體要松,大腦要靜,呼吸要柔!

TAG: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